第85章
“说什么张老大人来了,我瞧着你这扯谎也不扯个像样些的,不如说圣上亲临,来你这小食肆吃饭如何?”
另一家酒楼掌柜的开口,“咱们做生意也有讲究,你一家独大不好,还请娘子多想想,咱们这些人也不是为难你,只是叫你万别爬的太高,回头再折了。”
半威胁的话语听的院里常平安怒目,正要进来就被阿桃拉住了。
“圣上也是你敢妄议的,真不怕闪了舌头。”闭目养神的渔翁开口。
那位原先情急之下口不择言的掌柜自知失言,可面上还是硬气,想说些什么,叫旁边人扯住,刘掌柜瞧出不对劲儿,对这渔翁开口,“我这弟兄冒失,您老人家只当是风过,莫要计较。”
既是开门做生意的,自有些眼色,个个此时也都瞧出不对劲儿了,听说那位老大人喜钓鱼,再一看这渔翁,当下心里懊悔万分,只是此时再开口更是落了下乘,一群人相视一眼,刘掌柜依旧装不知道,出来打个圆场。
“娘子你勿怪……勿怪,方才席间一番话正是提点了我们几个,实在不该不思进取,等回去自家酒楼也该整理也要重新整理,赵兄方兄二人失言,并非我们其他人本意,你且先忙,等回头我再专程提礼来谢。”
刘掌柜圆滑,几句话将余下人同那两位撇清,阿桃拱手回礼,却不曾说话,再看了这些人一眼便转身仰着头去灶间了。
等这伙人离开,顺子偷偷来说,
“可解了气儿了,这几人都是低着头夹着尾巴走的。”
阿桃正将鱼片儿下锅,汤底用红椒干椒熬的,正沸腾冒泡,薄薄的鱼肉一下锅立即烫成了奶白色,这鱼片的薄,只需烫上几息便可以捞出锅来。
今年腌的酸菜多,阿桃手艺好,酸度正正合适,用来给这鱼片儿做配菜再清爽不过,花椒一撒,热油淋过,爆出有些呛人的味道,等油烟散尽,敛口盘中便露出这一道白里透红,鲜辣爽口的美味。
阿桃盛了一碗米饭端过去,因今儿蒸的米饭不够了,柴火锅里煮的是晚上自家人吃的,给这位张老大人吃的便是柴火锅里煮的饭。
阿桃怕老大人嘴刁,提了一句,不成想他竟叫阿桃再去盛块锅巴来,口中还念叨,“幸而年纪虽老了,但牙还没坏。”
阿桃哭笑不得去盛,出来见人已经吃上了,上回吃饭许是有学生在,需摆几分架子,又许是今儿饿得狠了,故而这一趟是放开了吃的。
鱼是常平安带来的,昨儿本想着今儿做酸汤鱼片自家先吃,等月初再上,也没想到一口没吃上,常平安有些委屈,阿桃只得说明儿补给他。
鱼片没了,鱼头鱼骨还剩下不少,阿桃干脆一样,烧了顿酸菜鱼,端上桌个个也吃的冒汗,这辣子下的太足了。
那边张老大人将一大碗吃的光净,只剩些辣子花椒再里头飘着,末了还摸着肚子打了个饱嗝儿,顺子见那边吃好了,擦了手去柜台给人结账。
收过碎银,准备找铜板,这位老大人却说不必,先记上,下回来直接从里头扣。
顺子愣了片刻,这才笑着应声,“成,您老常来,咱们食肆常上新菜。”
老人家穿好蓑衣带上帽子拎起鱼篓,阿桃起身去送,老大人在檐下连道了几声留步。
等人走出去几步,又忽然回头道,“若有什么事儿,可以到青云巷留话给我,别我这牙口还没倒,你这铺子就先倒了。”
说罢便又转身走了。
青云巷在城西。
阿桃心里到有些羞愧,对着远去的背影大声道了句谢,她愧在将这些人引到前面,谢这位老大人今儿真的帮了她。
顺子跟在阿桃身后关了门,“张老大人可真是好人。”
阿桃应声,低头吃饭。
“听说张老大人两朝为官,学问无人能及,告老还乡时连圣上都挽留呢。”顺子感叹,“只是一生不曾娶妻,也无儿无女。”
一场雨过后,天渐渐转暖了,今年不见下雪,不过天还是冷的。
等柳枝生出绿意,田间地头的活儿也开始忙起来了。
常平安家里十来亩田地都请了短工帮着干,开春后他又重新开始带着那一小支队伍四处干活儿去了,先前那位主簿对他的赏识也不是假的,哪里修要铺路哪里要造桥都想到他,也替他揽了一些合适的活计。
要说这位周主簿别的爱好没有,只爱吃喝,如今二人相熟,食肆里头有什么新鲜菜式,常平安便请人过来尝尝,这关系比旁人也就更亲厚几分。
桃树一开花,先在庙里定下的婚期也越来越近。
阿桃面上不显,心里倒生出几分紧张感。宋妈妈自顾自去挑了好料子,又请云绣坊的绣娘来绣嫁衣,阿桃如今常在灶间忙活,即便日日都细心擦油,但手还是难免粗糙,细小的伤口才好又生,如今那些细些的料子,一碰上就花了。
心里可惜,不过为了赚钱,她也不纠结这事儿。
常平安拉她手时也注意到了,托人从府城带了药膏回来叫她搽,药膏温和,涂着有些清凉,说是涂上后那些小伤口好的也快,阿桃涂了两日,还真有些效果,便将先前搽的油膏都换成了这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