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阿桃先叫余娘子买半大的鸡崽儿,价儿虽比小鸡崽儿贵些,但她正是想着趁年下赚些银钱回点本,好叫余娘子增添些信心。
余娘子她日日都在发愁,倒不是怕自个儿银子打了水漂,实在是看阿桃出的银钱太多,怕亏了她。阿桃自个儿浑不在意,她只出了些银钱,要管理都是全靠余娘子自个儿,连带着谈下来的年前的仔鸡生意也是她自个儿一家一家跑来的。
至于她又支出去的五十两银子,等鸡场有了收成再还也不迟,横竖也不会亏了去。
“快到年下了,鸡场事多,成日里连饭食都顾不上,前些时候没顾及上孩子,着凉了竟也不说,还是我见咳嗽这才带去瞧了大夫,这几日好些了,我便想着将猫儿放在你这儿待几日……”
阿桃点头,“再好不过了,宝妞才问我何时接猫儿来玩呢,正好叫猫儿跟她后头开蒙认字儿。”
“再好不过!再好不过!我也是忙,累的夜里睡觉都不够,顾及不上猫儿认字儿呢。”余娘子喜不自胜,“读书明理,猫儿往后可要好好跟你宝姨后头认真念书。”
猫儿坐在阿桃身上,两手捧着脸颊,也是一副欢喜的模样“知道了阿娘!”
宝妞听见外头声音,出来见是猫儿来了,立即便牵着猫儿去屋里,余娘子回回来都带着猫儿,她要同阿桃对账或是商量鸡场事宜,故而猫儿常跟在宝妞后头玩,一来二去,一大一小两人格外亲香。宝妞才买了个七巧板正打算送给猫儿呢,话本儿月月都有进账,如今算是苦尽甘来,宝妞整个人肉眼可见的自在。
除了给猫儿买了七巧板,店里个个都有礼物,送给阿桃的是个毛茸茸的暖耳,给常平安的是一副暖呼呼的手套,给宋妈妈做了一身冬衣,给禾苗跟二妹的是胭脂水粉,给顺子的是一支细狼毫笔,至于阿福得了个高脚的凳子!盖因宝妞见那卤味摊子一日站下来实在累人,有个高脚凳子也能歇一歇。
其余人也各自都送了些小玩意儿,个个都是送到了心坎上。
又是一年要过去了,阿桃看着外头纷纷扬扬飘下来的雪花,心里感怀,常平安一回来就见人站在风口对外看,将人揽进去关上门。
“外头冷,快进去。”常平安将手套脱下来,搓了搓手,又小心翼翼将手套塞进怀里,这正是宝妞给他买的呢!
“这回雪下的不小,这几日暂且都开不了工了。”屋里先时修整时砌了一面暖墙,常平安这段时日去给人起屋子都要问一句要不要砌暖墙烟道,只因有暖墙,冬日里人好过许多,别的不说,就说食肆砌了暖墙,一进来就暖和,冬天人本就犯懒,但这儿暖和还有的吃喝,人自然就愿意来,饭又香,吃着也不冷。
去年给人起屋子帮几家砌了暖墙,今年不少都是冲着常平安他们会砌暖墙来的,故而自他从京里回来,事儿就没歇过,忙虽忙些,钱却不少挣,他也不是怕吃苦的人,自然跑的一身的劲儿。
“明儿山洼里开塘捞鱼,毕竟是庄里的塘,去年忘了这事儿,今年无论如何该占的咱们得占了。”常平安一脸愤愤。
“成,回头多要些大的,咱们炸圆子吃。”
阿桃一边应声,一边指挥常平安,灶间水缸水没了要挑,院子里败坏的花花草草也要修剪修剪再搬到暖和些的地方。
阿福买的马驹一直在院里养着,阿桃专门为这马修了个马棚,他日日打扫撒灰,并没有生出什么气味,倒是成了个景,不少客人好奇,常有人来后院瞧,又或是喂一把草料。
山洼里的鱼塘里头今年捞出来不少于,按人头分一个人才能分个十来斤,常平安听了只觉得兴致缺缺,拿了两条草鱼凑够斤数,又进塘里摸了小半桶鲫鱼,这才拎着桶赶回县里。
“早先忘记说,该叫你买些鲢鱼,咱们好做熏鱼来年吃。”阿桃爱吃熏鱼。
“不妨事,年底各个村里都在捞鱼,明儿去旁的庄子上买个几十斤也是一样的。”
“才刚周婶子送了豆腐过来,说是新做出来的一样嫩豆腐,极其嫩滑,入口即化,可巧这鲫鱼鲜,晚上做个鲫鱼炖豆腐。”阿桃凑到常平安带回来的一堆鱼边上,咽了咽口水,“你挑鱼的眼光当真不错,这草鱼还真是肥,正好晚上咱们吃烤鱼!”
留下两条最大的鲫鱼晚上炖汤,分了些叫顺子带回去给她阿娘补补身子,如今他阿娘已经大好了,寻常还能烧些饭食留顺子回去吃,阿桃听说也颇觉欣慰。
桶里还有不少鲫鱼,阿桃回杏花巷子跑了一趟,挨家挨户送了两条,末了剩了几条大的,全倒给周婶子了。
如今食肆走上正轨,日子无论是物质上还是心里上她都颇觉富足,虽没有什么发大财的心思,但她还是想试着将食肆做大做强,上辈子事业还没走上巅峰人就没了,这辈子好歹试试能不能走上巅峰喂!
譬如去别的地方再开一个食肆,譬如将桃娘食肆开遍这大周朝。阿桃心里美滋滋地想。
晚上吃烤鱼用的便是烤羊肉的炉子,腌好过后便送进炉子里,无需烤太久,只等外面一层看着金黄酥脆便可取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