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兄妹二人低眉顺眼, 冬日里天寒,牙婆也不可能给他们做衣裳,穿的还是秋衣, 已经洗的发烂,手指头肿得跟萝卜似的,都生出已经流脓的冻疮, 看见阿桃过来,停了手里活儿,将手往衣服后面藏了藏。
  “价儿呢?”阿桃开口问。
  “我知道娘子你如今开了间食肆怕是缺人手,这大的从前正是给人帮厨的,小的在酒楼干些打杂的活计,哥哥十八两银子,妹妹十五两银子,都是熟手,保管买回去就能帮你干活儿。”
  兄妹二人低头不敢看,想来这些日子被这牙婆磋磨的狠了。
  “俩人三十两银子我便带走了,也别蒙我,什么留给我,想来一路也就剩这两个了,若真有人出好价儿,你怕是早就送走了,怎么会再轮到我。”阿桃不由分说。
  这牙婆回回都要虚价儿,阿桃最不愿意同她打交道。
  “娘子,您再饶一些,如今年里也好叫我赚些不是。”
  “可不像你说的上手就能干活儿!你看看你给这二人折腾的,回去我难免还要养一养,否则这样出去干活儿,食客难免要说。”阿桃也半步不肯让。
  终究还是这牙婆松了口,将身契跟人一并交给阿桃。
  没等出门,这哥哥就拉着妹妹要给阿桃磕头,“谢谢老爷谢谢夫人……”
  那妹妹也跟着后面喊,常平安将人拉起来,叹了口气,“先回家吧。”
  “先前在酒楼干过?”阿桃翻了两张身契,明儿起的格外随便,哥哥叫赵小甲,妹妹叫赵小乙。
  “是,也是掌柜的买回去做活的,后来那边遭了灾,掌柜的准备南下,就将我们兄妹俩又卖了。”
  “可会做些什么菜?”阿桃先问赵小甲。
  “只跟着大师父后头切菜配菜,还不曾正式学。”
  等他回过便又问他妹妹,“你在那酒楼可干些什么活计?”
  “夫人,我干些打杂的活计,上菜刷碗重活累活也都干。”她握了握拳,急着证明自己。
  阿桃点头,“先回去吧。”
  食肆一众都知道阿桃今儿是去牙婆那儿了,禾苗跟二妹一直盯着门口看,她们自己都觉得幸运,若非遇到阿桃,如今也不知在哪儿漂着呢,自然也不可能攒些银钱,她们心里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在城里买个小院儿呢。
  二妹在窗口,率先看到人,远远地便朝阿桃打招呼。
  “正巧中午店里没什么人,你们都过来我有事要说。”一群人在桌边围了一圈。
  “如今店里生意大家伙儿心里想来都有底,明年我想着到府城再开一家食肆。”阿桃话音刚落,大家伙儿都静了静。
  没人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反而都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顺子率先开口,“去府城?”
  阿桃点头,
  “今儿从牙婆那儿接回来的俩人,你们往后就喊赵小甲赵小乙,北边儿来的,从前在酒楼干过活儿,小甲今儿试试手,若是天分还不错,也同二妹一样,跟我后头学厨,小乙由禾苗带着,一样的先认字儿学采买。”
  “今年咱们先攒够银钱,若是明年真能开的起来,顺子跟禾苗还有小甲小乙去府城,二妹尤四还有阿毛留在城里,阿福依旧是管着中大街的卤食摊子。”
  “这几日小甲暂且跟阿福挤一挤,小乙跟二妹禾苗挤一挤。”说罢看向常平安,“你明儿喊几个人来,住的屋子怕有些不够,还得隔两间出来。”
  常平安点头应下。
  “成,这会子店里头没什么人,大家先去歇会儿,我去家里找两身冬衣给小甲小乙。”店里活计一年一季两身衣裳,都是一样的款式,绣着食肆的名字,一眼就知道是店里伙计。
  阿福招呼小甲,禾苗招呼小乙,异口同声,
  “我那儿还有一身冬衣,去拿给你穿。”
  “既如此你们先支应一阵子,我这便去寻成衣铺的掌柜的,叫再做两身新的。”阿桃见状也不会桂花巷子了,直接招呼常平安一道,去喊成衣铺子的伙计来量衣裳。
  小甲小乙听了当即又要跪下磕头,几人手忙脚乱将人扯起来,“快别磕,娘子可不喜欢这样。”
  阿桃才迈出门的脚步又收回来,“你们将店里规矩同他二人说一说。”
  元宵都过完了也不见县令遣人来学那云片糕,阿桃都快将这事儿忘了,没想到县令大人竟亲自带着管事的跟府里厨子来了。
  顺子慌慌张张到后厨喊阿桃,声音都带上几分颤抖,阿桃叫他告诉尤四一声,去荷花巷子里头快些将常平安叫回来,出了元宵他已经领着队伍又去做活了。
  “大人!”阿桃福了一礼。
  “听周主簿说你这食肆菜式新奇,味道也好,正巧今儿得闲过来尝尝。”吴县令摆手,“家里老太太爱吃你上回做的云片糕,本想买些留着,听管事的说你愿意将方子教给我府里这厨子,老太太听了高兴,特地叫我来谢一番。”
  “大人您爱民如子,如此孝顺长辈,一个糕点方子罢了,不足以感激您这些年给咱们观南县做的好事呢。”阿桃拍马屁不打草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