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阿桃被她说的发笑,“是要叫她们二人争一争,省的闲了想七想八。”
“还有这阵子夜里总闹黄鼠狼,每日都要丢几只鸡,烧过香纸还是请不走。”
“既请不走,抓两条狗来看门户,鸡场本就在城郊,就你跟那两个婆子,养两条大狗也安心些。”先时阿桃也准备养狗,只是几番打岔也没捉到合适的。
“回去我且留意着。”
阿桃叮嘱余娘子切莫放松,“如今鸡崽儿一茬接一茬都长起来了,鸡场可不敢出差错,要有鸡精神不对立即要烧了,鸡窝要常打扫通风,等七八月份那些行商来了,这鸡场里头鸡不愁卖的。”
说到生意,余娘子今儿来也是有一事要说,“这几日有一桩生意,我心里拿不定主意,特地来问问你。”见阿桃疑惑她便直接说了,“观南县外驻扎的兵士想来你也知道,上回有人去问咱们那鸡场,说是兵营里头的伙夫,穿的正是那兵士的衣裳,又说往后营里弟兄吃的鸡鸭从咱们鸡场进货……”
阿桃没等她说完,一听是那驻扎的兵营便想到孟都尉,当即皱了眉,却不好定论是孟都尉还是兵营的人自个儿找来的,毕竟说起来如今她们这鸡场在观南也算是大的,“来问的人可留了姓名?”
“不曾留下姓名,人看着胖乎乎的,讨价还价了好一番,说这是长久的生意,要我再让让价儿呢。”
阿桃听她这样一说又有些犹疑,那孟都尉应当不至于想到这后勤的事儿,且那伙夫讨价还价也正常,“等下回再找过来,若是价儿合适你便应下,既是门长久生意,就没有不做的道理。”
“可不是,我正是这般想的。”
……
等余娘子一走,阿桃将她送的那些孩子用的虎头帽小肚兜细细收好,横竖没事儿,索性也寻了旧布碎布头出来,给孩子拼个小衣裳或是尿布也是足够的,这种旧布用着比新买的料子舒服,余娘子叫别给小娃娃买新料子,没上过身身上怕要起疹子。
阿桃想着回头去买几尺细棉,无论是给娃娃做衣裳,还是自己个儿做里衣都行。
自上次从周大人家里出来,这都五月底了,那清河镇的码头竟到现在还没喊常平安去开工,常平安他也不好上赶着去问,若是有什么事儿,他多嘴去问说不定还要生出事端。
周大人确实焦头烂额,今儿在阿桃这食肆摆了一桌子菜请客,常平安也被喊去作陪。
落水淹死的两个正是清河镇上的人,如今闹将起来,将那一片都围了,周大人派人去了几回都赶不走,送去的木料石料也叫人偷着砸了,杀鸡儆猴逮了两个人,但这事儿闹得却更僵了,如今人还在衙门里头关着,却也不敢真对这两个人怎么样。
这一回周大人亲自宴请的正是那官匠头子,还有管木料石料的商人,再有就是清河镇几个有头脸的大户。
常平安抽空出来叹气,“客请了几回,也送了不少东西,只是事儿始终也解决不了。”
“送东西?给这几人送东西?落水的人家去了没有?送了银钱没有?”阿桃问。
“落水的那两家自然也是给了的,周大人将钱拨到总管事的那儿,再一层层拨下来的。”
“蹭蹭盘剥这一来到人家头上必定不剩什么东西了,你同周大人说一说,去落水的人家里走一趟,叫周大人让你去试试,行不行的都不亏什么。”阿桃想了想,如今县令跟周大人貌似还不大对付,故而又补了一句,“你去了别说是衙门差你来的,只问他们想要什么,我看这里头说不得这里头还有什么猫腻呢。”
常平安点头。
周大人自个儿不好出面,常平安主动请了去,他心里也知道怕是有人在背后鼓捣事儿,只对他说,
“你尽力办,若能将这事儿解决,我定要好生谢你,若是还没法子,我也不怪你,到时再想其他法子,这差事办不好,衙门上上下下都要掉乌纱帽,到时说不得有人比我还着急。”
常平安得了周大人的话,第二日便骑马赶去了清河镇。
阿桃则在家里做些小衣裳小玩具,如今肚里揣的这个实在调皮,除了照大夫说的每日起来动动,旁的时候一步路都懒得走。
常平安这一趟去了整整五日,回来人看着疲惫,却满脸笑容,不等阿桃问,他自个儿便说了,
“事儿解决了。”
“我去了一趟那落水的人家里头,原来赔下去的银钱压根没给到死者家里,两家人还被不知哪儿的衙差上门来威胁,这村里人在码头做工的不少,见此一个村里都跑去码头了,老的小的坐在地上哭,青壮便吵着要找管事的说理。”
“开始倒也正常,后来却不知怎的被鼓吹着闹起来了,我又在码头蹲了两日,查到了背地里扇风点火的头子,去信叫周大人派了两个衙差将这人捆了,那两个落水的人家里头重新赔了银钱。只是那码头负责管事的头子也是县令的人,不好动他。”
“昨儿事都办完,今儿一早便重新叫人开工,还有些人不死心想闹事,这时候请衙差来将余下闹事的撵了,便安安生生再没那些乱七八糟的人来围着不叫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