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宝妞特地带了纸笔,她还会画画呢。
因阿桃在车上,常平安车赶的不快,中午还在沿途的一个镇上吃了碗油茶,食盒里带的都是点心干果,配上这一碗油茶吃的格外有滋有味。
一路慢行,等太阳落山才到了清河镇,百里不同俗,这清河镇虽也属观南县管辖,但这儿一路走来,河塘许多,最大的便是那大清河,从大清河往东南边行便能看到江。
阿桃跃跃欲试,“不如咱们多耍几日,正好也去瞧瞧江。”
宝妞一脸赞同。
这两人都说话了,常平安哪里有不应的道理,横竖他做车夫,只管哄了两人玩的快活要紧。
夜市如今各地都开了,清河镇不大,官差也不够,故而这夜市没有,但天黑前还是有不少摊贩出来卖吃食的。
三人先去找了客栈,常平安吩咐小二将马牵到马厩,又要了两间上房,将行李放好,这才出去觅食。
小二客气提醒,
“镇上有家曹记烧鹅做的香,烧鹅旁边的米粉滋味儿也足,若是吃不了辣的,那便要一碗鲜虾小馄饨也舒服。”
三人依着店小二的话,找到那家卖烧鹅的,也是好运道,最后一只叫三人买下了,等这老板将烧鹅剁了,这才拎着去了旁边的米粉店。
这清河镇水多,河鲜便不稀奇,河虾个顶个的大,包的馄饨也鼓鼓囊囊的,馄饨的汤底用的是鸡骨熬的,上头浮着薄薄一层鸡油,撒了几颗小葱,喝一口汤都透着鲜。
那米粉也是好味道,红油的汤底,上头是几片厚厚的卤肉片儿,阿桃一尝,觉得熟悉,问过掌柜的,这才知道原来这卤肉正是用桃娘卤料包来卤的。
宝妞同阿桃对视一眼,露出个心照不宣的笑。
烧鹅更不必说,已经入了味儿,皮儿上肥油被烧的干了,肉紧却不干,三人个个都吃的肚皮溜圆。
吃罢饭天也黑了,宝妞跟阿桃睡了一间房,常平安则去了另一间。今儿来的路上已看到不少荷花池,常平安却说都及不上码头那一片的荷花塘。
为着常平安所说的美景,阿桃今儿睡的格外早,宝妞见她睡了,许是今儿马车上待的久,来回翻了两下也睡着了。
第80章 泛舟
清河镇水系发达, 从东至西大大小小的塘里都种了荷花,一碧万顷,正是应了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宝妞叫常平安同阿桃并肩站定, 从车里拿出矮桌, 又寻出笔墨纸砚, 身后一眼望不尽的荷花池映衬着二人,落到纸上也是一番美不胜收的景。
宝妞伏在矮桌上画整整画了大半日才算差不多, 只差些细枝末节等回去再续, 阿桃小心翼翼两手摊开画纸, 忍不住赞叹,“从前没见你画过, 真是不错。”
常平安也赞画的传神,“等回头请人裱起来,挂在房里。”
“哥哥嫂嫂新婚我没赶上, 如今这画算作贺礼。”
常平安与阿桃听的相视一笑。
头一日赏过荷花, 第二日便要去办正事了,此番前来也是为了看地选地, 坐上马车一路到修码头的地方, 如今这四周都荒无一片, 除了两个离得不算远的小庄子, 都没看到有什么人烟。
一直到码头这儿才看到有人,这都是修码头的工匠,自闹事的人解决, 码头立即开了工,再延误下去,一群人脑袋都保不住, 上头那些官差说不得还能免过一死,真要误工,他们这些官匠只怕当即就杀了示众,故而这些匠人帮工日日夜夜都在干活。
常平安拉起来的队伍也收了信来了,要在入冬前将这码头造好。
也幸而天还热着,岸边搭了一排窝棚,供工匠歇息,吃饭则是找了个伙夫,因干的多是体力活,一日三餐都要做,早上喝菜粥,中午吃杂谷饭,晚上便是杂面饼子了,都是惯来过苦日子的,个个还都说这日子好。
阿桃拉起来的那支队伍也已经到了,经由管事的安排,码头大大小小扛包搬料之类的活计都由常平安带来的这些人揽了过去。
看过正在兴建的大码头,阿桃才去看常平安所说的两块地,这两处地离得不算远,因才帮周大人解决了码头这儿的麻烦,周大人说了不管是买哪一块儿,都给他行方便。
一块靠码头近些,从清河镇往外走,过十八潭到大清河之间,地虽是荒地,那一片地势平坦,中间还笼进去一个水塘,这时节正看到里头荷花窈窕,从这水塘站着看过去,能望到码头,再是看到后面到一望无际的大清河。
都不用再去瞧另一块地,阿桃自个儿心里已经偏向了此处。虽说还没想好这地回头用来做什么但到底还是去看了一眼,另一片地价儿贵些且不说,主要还是那口塘阿桃实在喜欢。
这买荒地,便要走官府,带来的银钱刨去契税尽够,来帮着定契的是个里长,许是晓得他同周大人的关系,亲自带着常平安几人跑来的地契,常平安自然不会蹬鼻子上脸,地契到手便包了个厚实的红封。
“实在客气。”这里长收了银子,又朝常平安拱手。
“有劳——”常平安也回礼,“您管着这一片,往后有劳您的事儿怕也多。”
“客气,客气。”
……
地的事儿一办好,几人便少了一桩事,好不容易出门了,也不急着回去,干脆再留下玩一玩。镇上有个小码头,横竖都来了,常平安索性去租了乌篷船,雇了船夫,几人到大清河里泛舟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