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送出的节礼一应都是阿桃仔细清点过的, 顺子妥当, 前两日就派了他挨家挨户送去。
中秋这日凡是今儿进店的客人,消费满八两银子赠月饼礼盒,满二两的赠二块蛋黄馅儿月饼或是鲜肉月饼, 满一两银子的赠一块蛋黄月饼或者鲜肉馅儿月饼。其余进店凡是有消费的,哪怕只是买一碗汤,都是一枚枣泥馅儿的, 为了这月饼,从早到晚店里人就没少过。
还有人分了两回进来吃,也没人说不行,这一来只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大家伙儿心里也有数,这枣泥月饼本钱并不高,除了糖油费些,其他的都不贵,月饼都送了,也不在乎这多出的几块了,毕竟这样做的食客也不多,大家都好面儿。
不少老客尝过月饼,还想定月饼阿桃此前送的那礼盒,只是食肆太忙,送的月饼都忙不过来做,更别说再做一批来卖了,店里又新添了两个烤炉,前几日要烤月饼又要烤些鸡鸭羊肉一类的菜式,炉子上火一天到晚都没熄过。
今儿晚上在食肆吃饭,白天阿桃跟常平安就去牙行寻合适的帮工,免得到了节骨眼儿上寻不到合适的人。
牙行的人将人叫来,阿桃看过两个,有位娘子穿着旧衣,但指甲干净,头发一丝不苟的束起来了,看着清清爽爽,面上还有些许疲惫,问过方知道是才生完孩子两个月,回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温温和和的笑。
“娘子唤我芳娘就行。”
芳娘看着干净利落,阿桃问了家里几口人,得知人口不多,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因才与丈夫一起分出来单过,家里银钱吃紧,这才出来寻生计。
“你到时只管看顾孩子即可,每个月暂且定下八百文,先试着,若是合适咱们便定长契。”将话先说在前头。
芳娘她有孩子,看着也稳重,城里好些的奶妈妈都叫大户人家雇走了,所以阿桃先前看的她自个儿都不满意,这回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合适的,自然也不想错过。
芳娘依旧温温和和的模样,“省得了,娘子放心。”
奶妈妈定下,阿桃又挑了个看着利利索索的婆子,问过会做饭,寻常家里活计都能干,也就直接定下来了,月钱是六百文。
都是说好的,且先试两个月,合适的话都各自涨二百文过后签长契,不合适便解契。
契一立下,阿桃便叫二人各自先去收拾一番,明儿直接去桂花巷,这个月先磨合着,省的到时候了不方便。
桂花巷子如今是住的开的,原先常平安跟阿福在食肆后头的房间重新收拾了,隔出来四小间,里头如今住了禾苗跟小乙还有二妹。原先酒肆后头做仓房的屋,里头东西都收拾出来到食肆另外一间里头去了,那两间现下住了阿毛、阿福、小甲、尤四这几个人。
都住杏花街,这便省了两头跑的功夫。
桂花巷的院子也就空了几间,正好这回芳娘跟打杂的婆子来了可以住下。
既是过节,店里人也是多的,宋妈妈跟宝妞来的早,在帮店里忙活,常平安跟阿桃去牙行寻人,来的便晚些,又回了一趟桂花巷,再来时客人都走的差不多了。
今儿店里菜卖的精光,连羊汤的汤底都被刮完了,前些日子熬夜做的月饼自然也送的干干净净。幸而阿桃还留了几盒鲜肉月饼,二妹跟小甲在灶间忙活。
阿桃叮嘱叫留了大闸蟹,这会子正在炉子上蒸着呢,又烧了个炙五花,撇去油熬了半日的老母鸡汤,肉切茄子四喜丸子烧出锅,又现炒了两道时兴菜。
一桌子都是家常菜,大家伙儿围了一桌子,正热热闹闹准备吃饭,却听外头张老大人喊门,
“晓得你们今儿是要吃好的,带了一壶酒来,醉仙坊新开坛的梅子酒,学生们中秋孝敬了一坛,正好带过来大家伙儿尝尝。”
常平安客气地将人请进来,阿桃坐在位置上不好起身,打趣道,“您老人家来还带东西,今儿可要吃好喝好,这鱼是清河镇起出来的鱼,比咱们这儿的鱼味道还要好些,您今儿多尝两口。”
张老大人点头,“早听说大清河的鱼滋味鲜美,今儿我可要好好尝尝。”
他老人家据说当过什么大官,不过同阿桃他们相处起来没有半分夹子,掌柜的伙计们都坐一桌子他也没有半分见外,坐下便开始帮常平安倒酒。
顺子有眼色,立即接过来,个个面前杯子里头都满上了。
今儿的酒阿桃是吃不上了,蟹她也不敢吃,倒是鸡汤喝了两碗,拌了肉末茄子又吃了小半碗米饭,常平安喝了一盏酒也歇了,张老大人也没推拉,自个儿抿着同伙计们推杯换盏也好不热闹。
张老大人常来的,如今阿桃怀孕了,他晓得过后还送了两盏燕窝过来,有时钓到肥鱼也送来叫二妹做了给阿桃补补。
如今两边关系相处起来,比一般亲人倒还亲近三分。
阿桃吃饱了头直点,肚子饱了忍不住开始犯困,常平安同张老大人说了一声,又叫顺子跟阿福一会儿将老先生送回府上,这才带着阿桃先回去。
宋妈妈不大放心,同宝妞一起,也跟着回了桂花巷。
“你们先去歇着,阿桃有我照应呢。”宝妞还想说什么,宋妈妈使了个眼色,将人拉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