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过来歇歇,”秦蓁朝他招手,“怎么过来锄草了?”
  柳岚将锄头靠在墙边,提起装了野菜的篮子走过去,“本想着撒完雄黄就回去,见草太深,只好拿锄头来除了。”
  秦家周围一圈被锄了个干净,远非秦蓁那点力气能比。
  “麦子不用管?”
  “我哥守着。”
  秦蓁听柳岚说过,他和他大伯家一同忙活,到时给他分三成的粮食。
  两家人都不用交田税,自然不会在分配的事情上闹矛盾,不过说到底,无论如何都是柳岚得了好处,因此他干活从不含糊,平日里也会借着挣钱的名号买些肉酒等物到大伯家。
  这次柳岚惦记着秦蓁,赊了一只烧鸡给他哥才得以出门。
  门口吹来一阵凉爽的风,两人垫着小板凳在檐下纳凉,说了会小话,秦蓁估摸着柳岚应当要回去了,便将今日带回来的东西整理了半筐出来。
  两个寒瓜和之后买的水果足有一筐,关系亲近的人秦蓁都准备送点,可没想到分来分去柳岚的那份竟是最多的。
  秦蓁脸颊微微发烫,确定其他人的东西无误后,还是将那半筐都给了柳岚。
  柳岚接过时想说些什么,可一想起上次的事,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他当然知晓寒瓜等物的价值,但秦姑娘丝毫不在意,她大概和自己一样,只是想将自己觉得合适的东西送予对方。
  ——
  柳岚大伯家,柳文轩盯着背篓里的东西哑口无言。
  过了好一会,他才开口问道:“阿岚,你这……不会是东边那位吧?”
  村子里能有这么大手笔的不多,柳岚出门的时间又不够去镇上,仔细一想,似乎只有东边住着的秦蓁姑娘了。
  柳岚迟疑着点头。
  他们这边不兴在定亲前告知旁人自己的心怡对象,毕竟定亲后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更别提不稳定的追求时期了。
  原先有个汉子天天宣扬要娶某家的姑娘,传来传去竟成了双方有意结亲,女方辩解过几次,却只是徒劳,最后女子嫁不成心怡的男子,也没有碍于风言风语被迫嫁给那人,反而相看了另一家的男子选择远嫁。
  这事闹得不好看,女子与那汉子家也结了仇。
  好像自那时起,十里八乡便少了这类事故,未婚男女也不再多提对哪家有意。
  不过他哥平时只是看着不着调,万事心中还是有一杆秤的。
  柳文轩从他人的话语里以为秦蓁是位高傲的姑娘,毕竟她拒绝了张家地主和李家秀才的提亲,连镇上好些公子哥都看不上。
  可他家阿岚在外人看来又没什么好图谋的,这让柳文轩一时有些疑惑。
  但这是两人之间的事,就算他作为兄长也不该指手画脚,于是柳文轩没多说,只是让柳岚好好斟酌。
  一大堆东西放在家里极其显眼,柳岚想瞒也瞒不住,更何况他并无此意,又不是见不得人的勾当,没什么好遮掩的。
  对于柳岚自己选择的姑娘家,柳望山一家并无异议,但于红英心中还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秦蓁这姑娘模样好,教养不输镇上的一些小姐,还能挣钱养家,忧的则是她下不了地,她家阿岚得多费些力气。
  于红英对于小姑娘之间的事不甚清楚,只能私底下问问自家儿媳:“春苗那丫头是不是常去秦家绣花?”
  谭月晓得婆婆想打什么主意,坦言道:“放心吧娘,我有时听她们闲聊,十句里有八句是在夸秦姑娘,说明这人挺好,不会有那清高的做派。”
  秦蓁她娘以前倒是会在村里走动走动,可她再怎么说,还是和其他人不一样,骨子里的清高做不了假。而秦蓁除了同那群姑娘接触,只与关系好的几家来往,是以村里大多数人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她母亲那般。
  第9章 荷塘
  今年日子还算不错,自割麦起一直是晴朗的天,晒干了水汽的麦子被装进瓮中或是麻袋里,除去要上交的税粮和自家的存粮,剩下的多数会运到镇上,趁着新麦价好卖给粮行。
  随着一辆辆牛车驴车满载而行,又驾着空车笑意盈盈,五月的农忙暂且告一段落。
  秦家的小院里则迎来了一位许久不见的小姑娘。
  “姐姐——”一道身影跑过,猛地扎进屋里。
  大概六七岁的小孩穿着灰扑扑的衣裳,歪七扭八的线勉强挂着好几块补丁,头发也乱糟糟的,只胡乱编了两个小辫子,她看起来和小院格格不入,行为举止间却带着几分熟稔。
  “彤彤,这边。”秦蓁唤了声。
  柳彤立马朝着声源处而去。
  秦蓁收了针,见小孩奔过来,起身过去牵她。
  小姑娘只有脸颊和小手是干净的,她知道自己身上脏,因此只拿两只小手抓紧秦蓁,没有碰到其他地方。
  秦蓁带她进屋,端了一叠糕点和柳岚送的野果。“吃吧。什么时候回来的?”
  柳彤抓了一块糕点,小口小口啃着吃,碎渣都落在另一只手的掌心。
  她默默数了天数,回道:“八天前回来的。哥哥四天去了大伯家,三天去了二伯家,还有一天在小叔那里。”
  柳彤只剩十五岁的哥哥相依为命,血缘亲近的亲戚家日子过得不温不火,对兄妹俩一般,能帮衬的尽量拉一把,不至于让两人饿死。
  柳彤娘是在生她的时候难产走的,她爹听到消息后心神恍惚,一不留神从山坡上跌落,摔断了手脚,原本强壮的汉子一下失了心气神,熬了几年也去了。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只留下两个孩子和五亩田地,念在孩子年幼,族里决定将田地暂且由几家叔伯耕作,收割后分一部分给兄妹俩。有族里的长者差人守着,柳家叔伯倒也安分,不敢克扣孩子的口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