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可他转念又觉得不必过于在意,若是两人真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门不当户不对的隐患终究会暴露出来,倒不如让秦姑娘早日面对,至少有圜转的余地。
  寻柳村在周围村里算得上富足,近些年来土墙推倒又垒新砖,多数人家早已住上了青砖瓦房,而柳岚经过好几年的积累,手里的银钱并不少。
  柳岚若是想新起一栋房子并非做不到,祖辈推崇人丁兴旺,丈量的地基自然是越大越好,房子也并非当即要建好,留出一片空地临时再建是多数人家的做法。
  柳岚爹当年手头上并不富裕,往外扩了扩也只占划定地基的六七成,按柳岚如今的本钱,完全可以将整个地基建墙围起,里头再慢慢建造青砖瓦房,等建成了也会是受人夸赞的好房屋。
  柳岚心中早有定夺,他会向秦姑娘表明自己有能力养得起她,让人没有忧虑同他商量婚嫁之事,不过在此之前,他更希望秦姑娘可以包容他贫苦的前半生,不至于像他娘一样逃离。
  柳罗出来领自家妹妹,察觉出两人有话要说,悄悄带人进屋了。柳彤本想说些什么,见哥哥朝她摇头后便咽了回去。
  秦蓁被兄妹两逗笑,朝着柳岚道:“改日吧,摘了些菱角,得回家处理一番。可有空余的篮子?”
  柳岚从心上人的笑颜中回神,急忙去拿篮子过来。
  秦蓁卸下背筐,将荷花荷叶拾出来后把一大半菱角倒进篮子里。
  “秦姑娘,够了,多留些给自己。”柳岚来不及阻拦,等到出声时秦蓁已经背好了背篓。
  “这一包是彤彤的,待会你转交给她可好?”
  “好。”
  秦蓁看着自己握着的绿茎,分出三根给柳岚,“新摘的荷花在水里养几日依旧有清香,也可以放在屋里装点,我就先回去了?”
  柳岚呆愣愣点头,眼眸中只剩下心上人的倩影。
  秦蓁悄悄回头,见人还立在原地,不自觉露出个笑,她蜷了蜷手,快步回家。
  ——
  因徐清媛吃不惯菱角,秦家很少食用。
  尝鲜的那次是处理过的菱角,雪白的果肉堆放在碗里,可以轻松取食。
  秦蓁第一次自己处理菱角壳,颇不得章法,剥下的果肉坑坑洼洼,不过只是她自己吃,倒不用在意太多。
  李青竹同她说过,新鲜的菱角壳最软,需尽快剥下,若是等壳发黑了,里头的果肉倒不会坏,只是壳子愈发硬,得费大力气剥离。
  秦蓁难得参与这般乐事,正在兴头上,暂且顾不上绣活,花了一上午将所有菱角剥开,即便是手心发红她也不在意,洗净后拿了一颗尝尝,生吃脆生,带有一丝淡淡的清甜。
  秦蓁已经忘了当年的菱角是什么滋味,但总归没有自己采摘的好吃。
  听说炖熟的菱角软糯鲜美,与肋排一同搭配味道更甚,秦蓁便尝试了一番,还特地蒸碗白米饭来享用。
  家里只有秦蓁一人,她常常估摸着菜肉的用量,不敢拿取太多,今日胃口尚可,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可惜还是剩下了一点。
  秦蓁遗憾不能在出锅时给柳岚送去一碗,现下只好吊在井里留着晚上吃。
  或者……或者来日可以让饭量大的汉子处理吃不完的菜碗。
  ……
  近来都是艳阳天,秦蓁不得不在清晨和傍晚多费了些时辰在菜地里浇水,好在井水易得,河流也在院门口不远处,不用走远路去挑水。
  菜地里立的竿子被草绳连结起来,一弧接着一弧,其后生长的菜藤一根根附上,逐渐形成一面绿墙。
  黄蕊顺着藤曼绽放,不乏有新生的花骨朵,但最值得关注的还是日趋成熟的凉瓜和布瓜,因颜色和叶片相近,往往要多费些心神去找寻。
  两者的结果期长,暂时不必担忧后头吃不上,是以秦蓁尽量挑大的摘,尚小的还有生长的余地,日后再摘也完全来得及。
  村里人常常会留下最优质的果实等着结种,秦蓁没有挑选的经验,只能胡乱留些同批里长得最大的那几条。
  一篮子很快装满,秦蓁一个人吃不完这么多,除去留给柳岚的,剩下的多数是送给邻居和偶尔来几次的姑娘们,以及常来玩耍的柳彤。
  柳彤的哥哥柳罗不知跟着柳岚在做什么,据柳彤说天天见不着人影,但至少还记得自己有个妹妹。
  且在知道柳彤常来秦家后,特地买了包糕点感谢秦蓁对柳彤的照顾。
  当时陪同的长辈是于红英,柳罗家同叔伯的关系并不算亲近,左右是柳家的小辈,来日说不定还是在她家岚小子手下做活,她这个大伯娘自然是要过来掌事了。
  说起来,那次还是于红英少有的近距离接触秦蓁,家教好的姑娘果然不一样,言行举止处处有礼数。于红英不知道镇上的小姐是什么做派,但若是岚小子能娶回家,好像也不亏,单说那手绣活就不得了了,听人说还会读书识字……
  她压下心中所想,准备回去后问问岚小子什么时候能把人定下来。
  秦蓁不知这些事,她连于红英是柳岚大伯娘都不识得。
  她只是在自家小院里做绣活,累了便歇会,想想那时的柳岚会做些什么。
  “咚咚”两声门响,只见隔壁大儿媳田夏挎了篮子站在门口。“秦姑娘,家里豇豆长得繁,我娘叫我拿一把过来给你,好歹炒盘菜。”
  豇豆容易老,留久了就不新鲜,赵家知道她的习惯,因此拿得并不多,刚好够一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