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大家伙各自散去,朝着不同的热闹场地行进。
  夜幕还未落下,在满天的霞光里,柳岚紧牵着秦蓁的手走过逐渐拥挤的人群。
  “阿岚,要不要尝尝这个桂花元宵?”
  小颗的浮元子在点缀了桂花蜜的糖水里,只看着便让人食欲大开。
  “好。”
  用完晚食不到一个时辰,两人便只买了一碗尝尝味道。
  秦蓁先拿调羹把蜜糖化开,刚出锅的元宵带着热气,需吹凉了才好入口。糯米揉成的丸子软糯弹牙,携着醇香的桂花蜜更是有一番风味。
  想着柳岚爱吃甜食,秦蓁便打算舀一勺喂他,只是手刚刚抬起,才发觉是在大街上,而不是家里。
  将碗推至柳岚身前,她笑道:“味道不错,你应当爱吃。”
  柳岚接过尝了一口,果然是他喜欢的滋味。自己都甚少注意的口味竟被秦蓁发觉了,柳岚一时欢欣又难为情。
  ……
  暮色苍茫,渐渐有灯盏被点亮。
  随着酒楼最高处的灯笼亮起,周围的街道上也泛起了灯河的潮。
  已经有小群杂耍的艺人踩着高跷穿街而过,吸引着众人的视线。
  走街串巷的小贩、铺子里忙碌的伙计、摆摊的小商人,都在吆喝着招揽顾客,以期今晚多点营收,讨个今年的好彩头。
  卖灯、猜灯谜的摊子热闹非凡,秦蓁和柳岚走近,一边赏灯一边读谜题。
  秦蓁每年都会过来瞧瞧,猜出了谜底也不出声,只是寻热闹。毕竟展出的谜题次次会换,也算是难得的一份乐趣了。
  柳岚扫视的眼神突然停住,秦蓁顺着方向去看,发现是一盏四角仿宫灯,外圈粘了一簇簇桃花。
  那灯的制作颇为精巧,虽算不得顶好,但也足够亮眼了。底下挂着的纸条写了谜面——无头无尾一亩田。
  秦蓁想了半晌依旧没有头绪,柳岚却道:“我去试试,你在原地仔细周围,可好?”
  越往前人越多,柳岚舍不得让秦蓁遭罪,只得把人安置在这。
  “好,你安心去。”
  秦蓁看着柳岚的背影,悄悄摸了摸藏在袖口的小匕首。她出门常会带利器防身,自从有柳岚陪同后便不再担忧这些,不过今日元宵,还是备着为好。
  不多时,柳岚提着那盏灯走出人群。他本就个头高,入冬后养壮了不少,看着人高马大的汉子,让旁人不敢随意招惹,因此出来得还算顺利。
  “蓁蓁!”汉子欢喜地笑着,将灯盏递给她。
  “阿岚好厉害,”秦蓁接过,问道:“谜底是什么?”
  “是鱼。鱼没了首尾就只剩田字了。”
  “原是这样,我想了老半天呢。”
  两人正准备到别处看看,却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喝彩。
  柳岚见那边的人影略微熟悉,问道:“过去看看?”
  “好。”
  待走到近前,正好碰到李青竹等人。
  “秦姐姐!”
  “秦姐姐,姐夫。”
  大家互相问好,柳岚应过后便站在秦蓁身后,给她留出交谈的空间,也和其他人隔开距离。
  秦蓁见每个姑娘手里都拿了一盏灯,李青竹则拿了两盏,说道:“看来今年是下了功夫,可算是没人空手了。”
  前两年顶多有一半的人能猜中谜底拿到灯笼,虽说和她往来的姑娘们因家底颇丰略读过几句诗文,但多是认字算数,再深一些的便涉及不到了。
  “秦姐姐你可别笑话我们了,这些都是成玉姐夫给玉姐姐的,实在是拿不下了才送给我们。”
  “是啊,我这脑袋瓜子不中用,再来两年也还是猜不到。”
  大家七嘴八舌,说着沈浩安刚刚一连猜中十几个谜底的热闹场面。
  “玉姐姐选了个最喜欢的,剩下的随我们挑。”李青竹一边说着一边轻晃手里的两盏灯笼。
  秦蓁听得兴起,闻言想到什么,戏谑道:“这是要送给谁呢?”
  “还能送给谁?”李青竹也不遮遮掩掩,坦然道:“那个木头不提,就只能我自己开口了。”
  旁的姑娘都在打趣她,秦蓁笑笑没说话,只是高兴她们还能有这副热闹的模样。
  第33章 挖笋
  李青竹的订亲对象是邻村一户富农家的独子。
  据说模样周正大气, 品行俱佳,家里有几十亩田地和一处果园。亲缘关系简单,未来婆母也是个好相与的, 若是嫁过去, 必定是李青竹掌家, 不会受半点委屈。
  不过那个汉子比李青竹大了两岁, 又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 也不知成亲后会如何。
  和众人分别后,两人并未特地去寻李成玉和沈浩安夫妻俩,只是随意走动着, 看看哪里有新鲜趣事。
  不知不觉中便到了主街,随着一阵锣鼓声响起,人群渐渐朝两边散开, 只见一条龙灯飞舞而来, 旁边跟着划旱船的艺人在演绎着什么。
  听说府城的元宵更热闹,有巨大的花灯船穿街而过, 上面展示着各式各样的灯笼, 还有舞女演奏助..兴。
  龙灯即将飞离主街,此时传来一声呼啸, 明亮的烟火在空中炸开,将众人的情绪推至另一个高峰。
  一轮圆月悬挂在夜空,月色如水光洒落在大地上, 似乎也在为人们的欢喜而展露笑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