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待会要给大伯家送些吗?”
  “送点过去,大伯最近忙着整地,怕是没空闲来挖笋。”
  气温逐渐回暖,大家都在忙活春种的事,柳岚地少又有大伯家帮衬,自然能轻松些。
  “好。”秦蓁踢开路边的一块小石子,接着说道:“家里我都收拾妥当了,下午你用驴车再拉几趟,今日便能入住。”
  这段时日秦蓁一直在两个家之间来回奔波,小院打扫一番后陆陆续续搬了些零碎的物件过来,趁柳岚今天得闲,正好把余下的搬完。
  “辛苦蓁蓁了。”
  冬日得闲倒没什么,家里的事情他都能包揽下来,可开春后时常得进山,小部分家务便不可避免地落在了秦蓁身上。
  “你才辛苦,天天劳心劳力。”若长时间这般,依秦蓁看,冬天养得壮实的身子迟早会消瘦回去。
  “小罗现在可能帮上你了?”
  柳岚听出秦蓁在心疼自己,一时喜不自胜,连肩上背着的满筐笋子都好似一片羽毛那样轻。“寻常山货大部分能让他自己摘了,不过像采茶这些还得再练练。”
  开春时的茶叶最是珍贵,柳岚也才琢磨一两年,算不得老手,只听茶楼的掌柜提了几句单芽最佳,一芽一叶为上品,一芽二叶次之此类的话。
  若是想把柳罗带出来,至少要拿清明后的茶叶练练手,等过个两三年,差不多也就能出师了。
  至于雪耳和蜜糖这些,那是柳岚挣钱的大头,自然不能轻易告人,得他自己来。
  两人睡前闲聊时柳岚也会向秦蓁交代一些日后的安排,包括把生意做到县城的打算。秦蓁对于这些事所知不多,因此不会过于干涉,只尽力支持他所做的一切决定。
  ——
  待最后一件物品归置好,远方的青山也在日暮下愈发翠绿。
  秦蓁到灶房里找柳岚,环住他的腰凑近了看正在翻炒的笋炒肉片。
  “好香啊。”
  柳岚空出一只手反着护住她,“别离太近,当心溅到。”
  秦蓁乖乖挪到他身后,贴着男子的背脊看屋外的葡萄藤。
  她仔细瞧过了,寒冬远去,暖春新来,看似枯败的藤蔓在不经意间已经冒出了小鼓包,相信再过不久就能发出嫩芽。
  柳岚听人说修剪枝条能长得更好,于是两人照做了一番,也不知今年长的果子会不会好吃些。
  整个冬季都未住人的小院难免有些凄清,但添了她和柳岚两个人,暖意便无处不在。
  饭后,趁着还有抚光的余晖,秦蓁和柳岚在院中散步话家常。
  秦蓁像刚寻到玩伴的孩童一般介绍着家里的点点滴滴,好似要把近年来的孤寂都倾倒出来。
  柳岚认真听她讲述,时不时应和几句,让她知晓有人在身旁。
  正房依旧放着秦叔朗夫妇的物品没有挪动,两人则住在秦蓁以前的闺房里。
  女子或新或旧的用品中夹杂着略微不同的几样东西,宛若两尾游鱼入水,别致中带着契合。
  忙碌了一天,怀里的人早已熟睡,柳岚借着月色把这间屋子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抵挡不住睡意,拥住秦蓁使之更加紧贴自己后才入眠。
  月夜寂静,旧屋承载着旧人的梦,在相拥着交织出的幻境里,情意开出了漫山遍野绽放的春。
  第34章 动土
  草长莺飞, 在渐暖的春光里,各种野菜争相发芽,为熬过了寒冬的人们提供饭桌上难得的一抹绿色。
  姑娘们约着秦蓁去村外挖野菜, 村里仅有的那点野菜早已被手脚麻利的婶子和阿婆收入菜篮了, 哪里还轮得到她们这些年轻姑娘, 便只能走点远路, 去外边多挖些。
  大家三三两两分散在四周, 将眼前的嫩菜挖出时还不忘闲聊几句。
  秦蓁恰好在李青竹附近,只听柳瑶小声问她:“青竹还有半个月就要成亲了?”
  “是,定在十五那天。”
  “我二十一, 晚你几天。”说完,柳瑶叹了口气,“你和成玉都在临近的村, 往来也方便, 哪像我,坐牛车还得花上一个时辰。”
  “往来方便又如何, 到时还不是见不到几面?你看成玉, 除了回门和初二那天,平日里来过几回?成亲了就得把那里当自己家, 整天惦记着娘家容易遭夫家埋怨,别到时两头都讨不着好。”
  “我都知道,只是要离开家里和你们, 难免有些忧愁。”
  ……
  后头的话秦蓁没有再听,特地寻了片地方远离两人。既然人家姑娘不愿在明面上说出来,还是避开为好。
  过了年,已经是十七岁的大姑娘们也将陆续出嫁了,和柳瑶有着同样忧愁的人应当不在少数。不过这是大家都会经历的事, 多说无益,得自个想清楚才行。
  但是看李青竹的模样,多半不用操心她。
  秦蓁挖够了一篮子,起身时见不远处的山上开了一树粉花,她想起给自己送花的柳岚,心中不由得一动。
  “青竹,帮我看着点人,我去折两枝花。”她抬手朝李青竹示意,将篮子放好后径直向那边走去。
  这周围只有她们一群人,但李青竹还是谨慎地环顾了一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