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好。”秦蓁点头,手却没放开。
  水波朝远处荡开,谭月慢慢撑着竿,顺手摘下沿路两旁已经成熟的莲蓬,柳春苗则探身去摘水下的菱角。
  看着前面老老实实的两个小孩,秦蓁去摘即将掉落的荷花花瓣。
  之前听青竹说可以将茶叶同荷花一起保存,如今家里存了好些柳岚自己炒制的茶叶,正好来试试。
  柳朗星抬头望着顶上亮亮的大叶子,趁娘亲和小婶不注意,悄悄把手探到水里。
  被荷叶遮蔽住的水沁凉,等竹筏停在原处方便大家摘菱角,小孩突然喊道:“娘!有小鱼咬我!”
  谭月早就发现了自家儿子的小动作,摘菱角的手不停,随口道:“那你把它抓上来。”
  “抓不到。”柳朗星小手试着划了划,灵活的小鱼却总能避开他。
  “回家让你爹给你抓。”
  柳朗星点点头,小心趴在边上看水里的小鱼。
  柳彤估计也怕他掉下去,连忙抓住弟弟的一条胳膊。
  竹筏在水塘里缓慢行进着,耳边时不时能听到其他姑娘的声音,可惜走了一圈也没有碰上。
  秦蓁的篮子装了不少花瓣,她看谭月和柳春苗身边的竹筐不过才半满,远不如去年的收获。
  也是,毕竟人少些,能采摘到这么多已经足够,每个人还能分到不少。
  按照以往的规矩,大家把东西分好。
  秦蓁摘的花瓣则归她自己,毕竟其他人也用不着这个。
  谭月给柳朗星戴上荷叶帽,自己不仅戴了一顶,手里还拿着两片。她看着前头的人群,牵起儿子慢慢走着。
  秦蓁被几个姑娘围在中间,叽叽喳喳说得热闹。等再过些时日,连她们也会赴往远方。
  ……
  几枝荷花荷叶立在瓷瓶里,平白为屋子添了几分凉意,妯娌两一边剥菱角一边取莲子莲心。
  “还别说,我成亲前也到处去玩,许久没有这样畅快了。”
  “是,每次和她们出去都会舒心许多。”
  谭月剥完一个菱角,问道:“春苗的婚期好像在七月?”
  “七月初一,算起来也快了。”
  过完六月柳春苗刚好十七岁,算命先生说这个年纪嫁人正好。
  “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看着是夏天,一眨眼,马上也该入冬了。”
  谭月摇摇脑袋,大概是想起了以前的时光。
  “等入冬,阿岚泡的那坛梅子酒应当能开坛了,不过不多,只能请嫂嫂来家里喝点。”
  “有得喝就行。”
  谭月给柳朗星喂了颗带莲心的莲子,直把小孩苦得小脸紧皱,她开怀大笑,丝毫不见刚刚感叹时光易逝的模样。
  午后落了一场急雨,把晾好的衣裳淋湿不少,好在随后转晴,又重新晾干了。
  进入深山的柳岚应当今日能回来,秦蓁炖好排骨等人归家。
  有赵承和其他人一起,秦蓁没有再过度忧心,况且只是在常去的地方捡退角,想来不会很危险。
  听说药铺按十五文一斤的市价收,而柳岚每去一趟就能捡上百来斤,除了费时费力和潜在的危险,这钱倒还算挣得轻松。
  ——
  夏雨多,不过几天,田地间的杂草就已长开一大片。
  柳岚和柳文轩把杂草除了,再锄开地,让庄稼长得更好些。
  书院的夫子有三天的暑热假,柳文轩回家后也没闲下,帮着割草锄地打柴。
  兄弟俩扛着锄头回家,柳文轩擦了擦汗,问道:“有没有买香膏?”
  “买了。”虽然去年被嫂嫂戏弄了一番,但他还是为蓁蓁准备了罐,是清淡的兰花香膏。
  “这些事可不能忘,最好再偶尔买点胭脂和发簪,你嫂嫂可欢喜了。”柳文轩得意地笑着。
  试问村里有哪对夫妻,成亲五年了还能像他和他媳妇一样感情好的?他敢说一个巴掌就能数清。
  “好。”柳岚记下,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上次在镇上见过的李成玉。
  人还是那个人,和沈浩安看到自己时也会打招呼,但不知是不是妆点了面容,或是戴了贵重的首饰,总觉得与村里的那个“李成玉”有所不同。
  柳岚没有见过富贵人家娇养的小姐,或许和现如今的李成玉会有些相似吧?
  若那些首饰戴在蓁蓁身上……
  成亲时的聘礼柳岚有准备新买的簪子、耳环和镯子这些,不算太贵重,是他为成亲尽的一份心意。
  秦蓁收到后确实很欢喜,不过只戴了几天,最后又换回了乞巧节送的那两根簪子和以前一直戴着的桃花耳珰。
  柳岚没问为什么,至少秦蓁没有嫌弃,还把他放在心上。
  ……
  以往都是姑娘们一起凑钱给秦蓁送香膏,今年她特地叮嘱了其余人不用破费,安心收下自己送的就好。
  于红英和谭月、以及关系亲近的一些妇人秦蓁也有送,不过后者送的是村里大部分人在用的香膏,算不上惹眼。
  暑气渐起,草木愈盛,菜藤建成的绿墙里藏了好些凉瓜和布瓜,甚至有些遗漏的凉瓜从尾端染上了浅黄。
  秦蓁赶紧摘下炒成菜,不让自己辛劳的成果被糟蹋。
  说起来,今年的菜地多数时候是柳岚在侍弄,自己除了偶尔拔草和摘菜,倒很少去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