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渡魔成圣> 第127章

第127章

  “先圣庄周在《齐物论》中言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反映出道者的生死观,生便是死,死便是生,生者,一出生便走向死亡,死者,又何尝不是一种生?”
  “道家思想。”书生们面面相觑,他们非偏狭于自家学说之人,虽然与道门不睦,但不代表否认对方尊崇的先圣,听罢,皆品味出几分妙处。
  “庄圣此言妙极,是我等拘泥了。”
  “然而,我却认为,错了。”
  谢景行负着手,缓缓走向书生们之中,看着左右两侧的封原与张世谦,淡淡地道:“惠施与庄子之言,义理上虽然妙极,却皆是片面。”
  众人蓦然抬头,看向那看似温润雅致,实则开口质疑两位上古先圣的圣人弟子,怔住。
  前来小会的几名贤士长老,闻言也皱起眉头,显然是不认同谢景行所言,沉声道:“谢景行,哪怕你是圣人弟子,也不该如此轻狂,圣人之言又怎会出错?”
  “物方生方死,承认了万事万物的绝对变化,却否定了相对的停滞。”
  谢景行振衣,看向心宗的徒孙,淡淡笑道:“封原,我且问你,倘若你面前有一条湍急河流,你早晨涉水而过。当你夜晚返程时,经过的是同一条河流吗?”
  “当然是……”封原想要说什么,却蓦然愣住,陷入沉思。
  “不,流水始终在变,此时河流,非彼时河流。”张世谦双目灼亮,“人不可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那么,你能一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吗?”
  “这……”
  “如此,就是诡辩。”谢景行将手负在身后,好似当年在学宫之中点拨学生,云淡风轻,又蕴含大道义理。
  他白衣广袖,墨发垂腰,却悠然道:“若你身处河流之中,却时时觉得,此河非彼河,那你所渡过的这条河,又是什么呢?”
  “若是世间万物,从不存在一个稳定的时间阶段,那你我所踏的这地面,所共享的这天空,这风、这雨、这一切的一切,都该是一片虚无与混沌。”
  “正因为他们永远在变,所以不会拥有任何形态。此界也就不存在了。”
  他话音刚落,一时安静。
  韩黎长舒一口气,终于解开心中疑问,叹服道:“谢先生一言,韩某如醍醐灌顶。”
  封原也一改方才的张狂态度,拱手笑道:“受教了。”
  风凉夜在旁聆听,并不接话,却想起赴约之前,谢景行对他说的话。
  “墨家性任侠,晓以义理;法家重法度,以法制之;杂家为商贾,以利动之;名家好辩,以辩折之;农家重民生,许以良谷;阴阳家御术,斗之以法;纵横家擅谋,以智胜之……”
  “如今百家争鸣,各有其法,不可视儒术为世间唯一解,而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切记切记。”
  几名用先圣质疑他的长老,皆是怔怔不语。
  良久,有人叹道:“圣人弟子一番高论,真是让人感慨,我等还以为……还是五百年前,在学宫聆听圣人教诲。然,天不假年,圣人陨落……可惜可叹。”
  谢景行见他们怀念感佩,感觉到时光的荒谬之处。
  但他想起自己举例的那条河,却又难免生出几分怅然来。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圣人,也不过是那个为苦悲命运感到不甘,却又不肯死心,执着渡河的狂夫罢了。
  “既然人到齐了,我们今日商议有关明镜公堂的事务。”
  一名法家贤士抬起眼,沉声道:“此会,本不该有我们这些多管闲事的长辈出席。可如今,身在道门地界,此事又是针对我儒道修士而来,不得不慎重行事。”
  墨家的长老向他点了点头,道:“我已布下结界,此地无人窥视,还请各位畅所欲言。”
  说罢,他们退到旁座,不再言语,却注意着众人的表现,仿佛在评估当下儒道的未来后进,是否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墨临的伤势没有韩黎重,身体大好后,就接了谢景行的秘密传讯,暗自去找百家众宗门查了一些东西。
  他手中握着一份名单,却是犹豫半晌,道:“我要告知各位的,非常重要,还请诸位留意。”
  他吐出一口浊气,道:“世家,针对的并不止我们五家上宗门,而是整个儒道。我已查过近十年的各宗门死亡清单与死因,发现其中颇多蹊跷,许多例离奇死亡的宗门弟子,可能是被世家下毒害死,并非修为走岔暴毙。”
  “当真?”张世谦沉肃,他紧紧锁着眉,“墨少宗主可以对此言负责?”
  “我可以对天道发誓。”墨临紧紧攥着拳,似乎在忍耐什么,沉声道,“不过,我手中证据,暂时还不可公布,待到明镜堂开时,我定要——为枉死的诸位道友,讨回公道。”
  “我审问死士时,也从他们的口供中掏出了点东西。”韩黎微微冷笑。
  作为法家弟子,韩黎以严刑峻法逼供,自然能在不伤身体性命的基础上,让他们口吐真言。
  他大怒道:“世家,竟是窥伺我等世代居住的中临洲,此番暗害各种天才弟子,就是要釜底抽薪,要我等宗门青黄不接,如此下去,不出百年,传承必将断代!”
  “届时,你、我、乃至整个儒道,又怎能抵挡世家举兵!”
  “可恨!竟是要谋夺我们中洲。”
  “卑鄙无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