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渡魔成圣> 第169章

第169章

  殷无极碰了一下他的手背,心中大抵是有鬼的,咬着下唇,又悄悄缩回来,背到身后,揉搓了一下自己还残留温度的手指。
  谢景行看着他的表现,只觉有趣,轻笑。
  “笑什么?”殷无极不满。
  “俗世之中,别崖这般年纪的少年,非要父亲牵着走,可是要让人笑话的。”
  谢景行打趣:“你十五岁拜我为师,我教养你一千年,于你来说,也算是半师半父,你若肯唤我一声……”
  “……谁要你做我父亲!”殷无极像是被他气得半死,大步向前,越过他身侧,声音中颇带咬牙切齿。
  “谢云霁,你休想!”
  儒门礼乐严苛,谢衍是他师父时,他就得小心翼翼地藏着爱慕,以免暴露心思,被他斥责乱了纲常。
  过去,仙魔、师徒、养父子三座大山横在他们中间,他们身居高位,隐蔽而小心地维系着情人关系,却时时担心着行差踏错,被天下人指摘,沦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生气了?”谢景行看着他扎入风雪中,头也不回的背影,
  他轻声自语:“我只是开个玩笑……”倒也没有真的想做他父亲的意思。
  当年谢衍基本上把他当儿子养,到最后,剖肉换骨,为他延命。
  殷无极唇瓣啜饮过的,是圣人的心头血,身体里藏着的,是从他肋下剜出的骨。
  骨血交融,也莫过于此。
  谢景行无奈,为了把不知为何闹起别扭的徒弟哄回来,最后还是快步赶上,牵着他的手,与他并行,好生说了许多动听的话,才堪堪让殷无极面色舒缓,肯理他了。
  街上寂静一片,家家闭户,十分萧索。他们收获不大,就沿途寻找各类店面打听情报。
  中临洲虽然儒道大兴,但乌国位置偏僻,以道教治国,儒家思想在此不受欢迎。
  卖酒的小二见谢景行的儒生外袍,在语气中难免遮遮掩掩。
  殷无极听了几句便不耐,一抬眼,幽幽红眸摄魂夺魄。
  小二的嘴立刻被撬开,竹筒倒豆子似的说下去:“客官可不要接近宫中大门,那里有儒生跪着,已经快一天一夜了,他们声称,举国升仙不过骗局,请求陛下一见……照小的说,这群迂腐酸儒就是在逼宫,陛下是万万不会见他们的。我们临淄人杰地灵,陛下飞升,百姓也跟着修仙,咱们整个王都能当仙人,岂不是一桩美事?”
  谢景行皱起眉,道:“已经到三百儒生跪宫门了?”
  他后来查过乌国旧案,对卷宗资料过目不忘,如今刚好派上用场。
  乌国最后的残史不全,但是此事在史书上发生的时间还算早,才有完整的记载,让他得以确认目前所在的时间坐标,后续就能根据时序流逝,推定出后续事件的大致走向。
  殷无极掏干净了情报,不忘评价一句:“天上哪有掉馅饼的事情,乌国,纯属是蠢死的。”
  谢景行面无表情道:“不问苍生问鬼神,葬送国祚,国君该死。”
  殷无极见他不开心,揉了揉他冰凉的手,在他手心哈了一口气,笑道:“谢先生别气了,若是生气,就多看看我,我好看。”
  帝尊倒是乐得以色侍人,不但不以为耻,反而沾沾自喜。
  “你惹我生气还不够多?”
  小二还迷瞪着,谢景行叹了口气,自行付了钱,取走几囊酒。
  殷无极自觉拎起酒囊,也不喝,只是在那里晃荡。
  他无甚情绪,甚至还朗然一笑,道:“照我看,这群榆木脑袋,也是一等一的蠢人,既然看出沉船要翻,苦劝不动,就该及时抽身快跑,何必愚忠至死?”
  谢景行没他这般寒凉,转身就抬步往宫城去。
  殷无极见他浑身笼罩凛然之意,连忙跟上,道:“这些都是假的,乌国早灭了,您就算生气去杀了国君,历史上那群儒生骨头都化成灰了。”
  谢景行侧眸,却道:“这点我当然知道,但,有人不知道。”
  殷无极一思忖,继而笑了:“与其漫无目的到处寻,不如去宫门瞧一瞧,儒门弟子尽会多管闲事。”
  若是家国皆不管,苍生皆不悯,也不配做儒门弟子了。
  雪越发大了,临淄城陷入一片寂静。
  谢景行执着纸伞,却被风呛了一声,但他好似习惯了这点病痛,很快又缓过来,继续向前。
  殷无极原本与他并排而行,见状,上前一步,拂开他面前的风雪。
  他让风雪皆避,又不动声色地收回手,好似要掩藏自己的心思。可这哪是能藏得住的。
  谢景行叹了口气,见他肩上仍有积雪,就握了少年的腕子,把他拉到自己的伞下,一手揽住他的肩膀,将伞面微微倾斜。
  两人都没有说话,却有一股脉脉的温情流动。
  他们经过了太漫长的岁月。这段关系慢慢修复的日子,像是偷来的,没人去打破,都很珍惜。
  谢景行在宫门前看到了些见过的脸孔,他们大多没有蠢到随顽固的儒生跪在地上,或在远处眺望,或许愤怒,或许不解,或是叹息。
  修仙者早已离开俗世许久,照理说,这种为国流尽心头血的情怀应当早就淡去。
  但儒道弟子大多与红尘联系紧密,在书中读过先贤的忧愤,这些行为,依旧能够激起他们难凉的热血。
  谢景行观察过后,发现他们全然沉浸在历史照影之中,不记得还在试炼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