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渡魔成圣> 第729章

第729章

  它见到盘膝坐下的谢衍,又从道祖的掌心跳到圣人的落于蒲团的衣袂上,仰头看向慈悲的儒家圣人,甚至还举着松果,仿佛要递给他,毫不怕人的模样。
  “倒是通人性。”谢衍垂眸,叹而笑道,“山野生灵,赤子之心,听了二位圣人谈禅论道,得大道一缕启灵智,为大机缘。既然二圣都有份,缺了吾倒是不美了。”
  说罢,他抬起素白纤长的手,在松鼠灵台轻轻一点,原本就目透灵性的松鼠仰起头,无形的大道落于它身上,小兽灵台一片清明,眼神褪去兽性,显出活灵活现的人性来。
  “去吧,假以时日,可成大器。”谢衍支着下颌,看着松鼠被放归山林,消失在远处。
  “礼乐教化?”道祖抚摸雪白长髯,看向他,意味深长地笑道,“不分仙魔,无论妖鬼,莽莽万物,皆可听圣人之道?”
  “有教无类,如是而已。”谢衍并不反驳,而是与他打了个机锋,“吾等修道,难道不是为了普渡众生,证道于人,求道于心?”
  “圣人此言,倒是好辩者之说,教老衲无言以对了。”佛宗合掌,眉目悲悯,似乎是有些无奈,“仙可渡,魔可渡,众生亦可渡。这话并无错。”
  “如此,不是功德?”谢衍似是笑了,缥缈淡漠,透着难言的神性。
  “魔性恶,渡魔者终成魔。”
  “佛宗着相了。”谢衍看向云海,好似于云端看向万物,“万物无贵无贱,皆有触碰大道的权利,若是将魔视为‘恶’,从一开始便剥夺魔从善的资格,只会恶者愈恶;而吾等儒家之道,为何重礼乐教化,无论人性善恶,皆可从后天的教育中领略仁义道德。”
  “渡魔,这便是圣人的选择?”佛宗反问。
  “不止渡魔。”谢衍的声音清冽,言语间却透着桀骜与自信,好似他永远如此乐观且不可打倒,“我要渡人、渡魔、渡妖、渡鬼……天下之道,本该众生平等,为何分尊卑,为何分善恶?”
  “谢小友,你在否认儒家先贤定下的森严礼制。”道祖轻叹,仿佛在暗喻什么,“不要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万物于我皆如一。”他执着茶盏站起身,站在云崖与朝霞中,傲然道,“若是道不发展,难道由着它拘囿于上古,溃烂于幽暗,腐朽于当下?吾虽不才,为往圣继绝学时,也应当继往开来,让儒道,适应这动荡的世道,变革的时代。”
  圣人调鼎,执天下权柄,正是初阳。
  “若是此言逆反,惊了天上人,那便惊动罢。”谢衍转身,看向坐于禅房阴影中的两位圣人,眸中异彩连连。“猛虎在侧将醒,北渊狂飙天落,仙门若不思变,亡,不远矣。”
  新与旧,圣人之间权柄的更替,好似时代的转身。
  两位圣人坐在禅房的蒲团上,皆看着光明之中傲立的儒家圣人。
  “北渊七年南北对峙,二王争天下,各自厉兵秣马,终有一战。”谢衍眼睫轻动,漆黑如深潭的眼眸,好似洞彻了万物,其中跳跃着炬火,“若是魔洲一统,魔尊诞生,巍巍仙门,该如何面对这位搬不走的邻居?”
  “二位圣人,时代变了。仙门比当年大得多,已经不是吾等能够高阁调鼎,垂拱治而天下安的时候。”
  “我们,除却向上望天路,还要走下神坛,走进人间了。”
  第261章 流民南渡
  史载:南北对峙七年春, 有魔民陆续自幽河泅渡,奔往南方。
  小舟在滔滔大河上飘摇,载动数十个面黄肌瘦的百姓。他们明明从遍地风雪中走出, 却衣衫褴褛,骨瘦如柴,却是在奋力摇着船桨, 看向遥遥的烟水尽头, 面露希冀之色。
  “去南方!”他们互相打着气,心中发狠,“左右都是活不下去, 不如去南方搏一搏!”
  今日的幽河还算风平浪静, 又因为是深夜出发,未被追击。当小舟穿过茫茫的烟水靠岸时,拖家带口的北凉魔民站在幽河畔, 竟然有些许不真实感。
  “我们真的离开家乡了吗?”有人看着岸边,日益苛刻的税赋,拉走全族壮丁的征兵, 让他们已经穷途末路。但他们从未离开过家乡, 心中不禁惶恐, “不会还是在北凉境内吧?”
  “快看, 这里有一座界碑。”有少年指着一座陌生的界碑,声音喜悦道,“我们真的离开了,我们那儿,可没有名为‘饮马界’的地方!”
  闻言,北方魔民们才笑逐颜开。可是这样的欢乐并未持续多久,他们又感到了忧愁。
  因为有幽河天堑, 他们对于南方的政权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只是隐约知道,他们的王大肆征兵,为的是对抗这名为“渊”的南方霸主,而在北凉的宣传语境中,南方简直是一片吃人的土地,极为邪恶。他们不知道该去哪里,如何生活。
  “那里好像有人!”在河畔撒丫子乱跑的少年渐渐地放缓了脚步,看见那名为“饮马界”的界碑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颀长的身影。
  青年的背影如孤松,玄袍猎猎,手中持剑,在漫漫风烟中北望。
  “是脱离北凉的魔民?”他并未回头,只是轻轻一叹,声音低沉好听。
  “大哥哥,你是谁?”少年不知天高地厚,看见对方只是一人,就大着胆子走上前去。
  他却见对方微微侧头,墨发束冠,下颌的弧线优美,姿容更是极有攻击性的美丽。在看向他时,那宛如火焰的赤瞳,仿佛能把人的魂魄也吸进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