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甄太妃再也坚持不住,眼睛一翻,直接撅了过去。
庸王一看自己竟把甄太妃给气晕了,吓得立即离开了颐和轩,急匆匆地就回了乾清宫跟皇帝请罪,当然,他出颐和轩之前还不忘给甄太妃请了太医。
水琮本就不喜欢甄太妃,这会儿听了庸王告状,对甄太妃更加厌恶。
心里憋闷了一下午。
天一黑便直奔永寿宫,对着阿沅很发了一番牢骚,最后一巴掌拍在炕几上,恨恨道:“甄氏不臣之心久矣。”
阿沅:“……”
好家伙,你把人家的儿子给过继出去了,难不成还要人家笑脸相送?
都不能发发牢骚了?
阿沅在心里狂翻白眼,面上却是一副心疼地拉住皇帝的手:“你便是再生气也不能糟蹋自己的手呀,你瞧瞧,都红了。”
听着爱妃地温言软语,水琮立即如同被戳破的气球似得,态度立即软和了。
“无事无事,朕有分寸。”
“不过……朕虽然生气,心底里却还是高兴的。”
水溶过继出去了,就剩下水涵了。
这还是个五岁的孩子,还有时候对付,且水涵不如水溶聪明,如今都五岁了,话还说不全呢。
不足为虑。
阿沅不搭话,只低头揉捏着他的手。
水琮手一握,便将阿沅的手包在了手心,阿沅疑惑地抬头看向皇帝。
“爱妃,你的堂兄林卿去岁共送了三百五十万两的盐税入京,比往年都多,可见其在此一道上颇有天赋,正好钱明峰钱总督也很看重你堂兄,朕打算先升你堂兄为姑苏织造,与钱老一起驻守江南府。”
巡盐御史为正七品,是都察院御史,属于实权官职。
姑苏织造则是正五品,却是皇帝心腹,有密奏之权,更为皇帝耳目。
若林如海当真升职为织造,那他不仅升了官,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大大的提升。
想到这里,阿沅眼睛都亮了。
但她没提官职之事,只说道:“那臣妾的兄长岂不是能常常回去看望臣妾的父亲了?”
她的祖籍可是姑苏呢!
第36章 红楼36
水琮也没想到,阿沅的第一反应竟是自己的父母。
可再一想,又十分能够理解了。
因着选秀骤然离家,这么久了也未曾与家中联系,自然惦念非常,虽说之前也曾听过她对家中的抱怨,可抱怨之下依旧可见其对家人的忧心。
如今再听阿沅这么说,也就不觉得意外了。
水琮声音都软了些,将她抱在怀中,任由她乖巧地伏在自己的心口:“若爱妃实在思念家人,不若叫他们搬到京城来?朕记得你父亲乃是举子出身,当初也只考了一次科举,到京城来是继续科举亦或者在周边做个县丞也行,总归是个官身。”
林焕当初只考了一次科举便回去姑苏做了县学先生。
按本朝规矩,科举三次不中才不能参与‘考公’,得回去自己想办法‘找工作’,所以说,林焕虽说当了十多年的教书先生,实际上却还是可以继续考科举的。
林焕考科举啊……
阿沅下意识在脑海里思索了一下,随即坚定的摇头:“还是算了,臣妾父亲年岁大了,考科举又并非易事,日日苦读他的身体也吃不消,更何况考中了还好,考不好怕是这心里也不好受,别本来能安然度日,这一考,反倒再把身体考垮了。”
虽然林家缺人才,也没必要把林焕拉出来!
就他在后宅那个和稀泥的劲儿,便可知他就是个糊涂蛋。
不过阿沅也在认真考虑林焕搬家的事儿了,之前林如海在扬州,离着姑苏不远,且马氏的娘家还得捧着林如海,指望着他手里的盐引,自然会约束马氏,如今林如海升职,人到了姑苏也能就近看着,所以林焕夫妻俩暂时不会整什么幺蛾子。
可万事都得往长远处想。
只听水琮的意思,便知晓他打算重用林如海了。
若日后林如海入京当官,阿沅可不放心林焕夫妻俩留在姑苏,总得到时候想个办法,把林焕两口子给了林如海当挂件,真正意义上的走到哪带到哪儿!
水琮也想到林焕的年岁,忍不住长叹一声:“还是爱妃想的周到。”
阿沅抿嘴笑笑,抬起头来与水琮对视,乌溜溜的眼底满满都是依赖:“臣妾的父亲没什么才学,便是当了官也不能给陛下分忧许多,倒不如将那官位留给更有抱负的大人们,至于臣妾的父亲……这辈子便当个富贵闲人吧。”
“爱妃当真不后悔?”水琮依旧不死心地问道。
这几日他有些被甄太妃刺激到了。
想当年甄应嘉屡试不中,最终得了个江南府官署修书的活儿,这也便罢了,修书而已,一套书修个十年都是有的,事儿少还清贵,可偏偏甄太妃不满足,撺掇着太上皇给甄应嘉谋了个修堤坝的活儿。
如今堤坝溃坝了,老百姓们受了苦。
甄应嘉呢?
也不过是被掳了官职继续回去修书去了。
所以水琮听到阿沅这番话颇有些不敢相信,这入了后宫的女子有几个是真奔着皇帝这个人来的?大多为的还是家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