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尤其对王夫人的陪房还更狠一些。
  周瑞给女儿女婿在外头置办的院子也被人给抄了个彻底,这一抄不要紧,竟从里面抄出了贾赦祖母私库里的东西。
  谁都知道,贾赦是祖母养大的,所以才跟贾母不亲近,而贾赦祖母去世的时候,更是将自己的私库尽数交给了自己疼爱的大孙子。
  所以说,王夫人管天管地,是绝不该管到这个库房里的。
  这一查抄不要紧,几个陪房家里一搜,光现银就查抄了十万多两,剩下的皆是一些贵重摆件,古董字画,各种宝石首饰等,其中不少都是在贾母跟前过了明路的。
  就是那种‘已损毁’的明路。
  贾赦抄了这么多银子,可算是将荣国府欠国库银子这个坑给填上了,毕竟宁荣二府一共才欠了三十二万两,除去卖祭田的几万两,他荣国府也就欠了十二万两,有了抄家的十万两,剩下的两万两让二房给出了,他也就大发慈悲的原谅二房两口子了。
  荣国府风风光光,吹吹打打地还了户部银子。
  接下来的京城就有一种水即将沸腾之前的平静。
  先是镇国公府,也学着荣国公府那样,突然雷厉风行地查抄了几个管事的院子,但镇国公府的大管家却是依旧得信任,虽然只查抄了三万两银子,但都是普通管事,可见再往上查,还有更大的鱼。
  但镇国公府只剩下孤儿寡母,他们是真不敢在此时大动干戈。
  最后还是‘好女婿’水琮派了人上门,才将大管家和二管家全给办了,抄出了十八万两银子,牛继祖又掏出了两万两,凑足了二十五万两,他拖着病体在大朝会上当着所有勋贵和百官的面,将镇国公府的账面给平了。
  连续两个国公府平了账面,理国公府名存实亡,就连理国公府的大宅子都被水琮给收了回去,如今正关着门修缮里面,日后是做花园,还是赏赐给某个宠臣都可以。
  四王八公,三个国公已经沦陷。
  剩下的几个国公府则是瑟瑟发抖,一个个地跑回家开始查询当年老祖宗到底欠了国库多少!!!
  唯有户部这些日子乐开了花。
  好呀!
  户部不怕有银子,就怕没银子。
  主要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户部也怕遇见不管不顾的主儿呢。
  这几年瞧着好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但那是老天爷给脸么?不,那是他户部这个无名英雄在后面拼命!
  先是江南修缮河堤,甄应嘉那个蠢货当真愚不可及,指头伸那么长,当年竟敢贪墨修河堤的款项,导致如今时不时就决堤,他们户部批了一笔又一笔的银子,都没能堵上这些窟窿。
  还有正在打仗的边疆,防守驻扎军屯的西北……哪里都需要大笔银子支援。
  所以都疯吧!
  干户部的哪有不疯的?
  户部的官员们收银子收红了眼,恰好林如海又一笔催款折子送到了京城,户部的官员们眼睁睁看着自家陛下又批了三十万两银子下去。
  他们心疼的眼泪都要下来了。
  想到江南的河堤,满腔怨愤往甄应嘉狂奔而去,最终……他们关注到了当年的一个人,那便是当年主持修河堤的文大人。
  据说当年修完河堤第二年,这位文大人就因为巡视时失足落水而亡。
  他死后,妻子儿女也都失踪了,到现在也没个音讯。
  第108章 红楼108
  顾老太师虽已致仕远离朝堂,但座下门生众多,族内子弟也多在中层为官,对朝中消息把握可谓十分精准。
  察觉到户部有心调查当年文氏之事,便立即叫大女婿给小女婿传了信。
  林瀚正在调查甄氏一族。
  表面上是回姑苏给顾诗兰上族谱,顺带给公婆请安,可实则奉命调查甄氏一族以权谋私之类的罪行,当然,这也只是表面目的,真正目的实则是为了调查义忠亲王那个庶出的长子,以及传说中那个长子在金陵生下的那个儿子的踪迹。
  就这样一层目的套着一层目的。
  有些人只知道第一层,只觉得珍贵妃当真受宠,亲弟弟成了亲,陛下还给批了假,让他带着新婚妻子回老家探亲,天知道多少官员入了京城后,几十年都没回过家了。
  有些门路广,关系亲的,则知道第二层,他们这些人往往自觉聪明无比,觉得那些人蠢得可怜,当即陛下圣明无比,岂是那种为了美色不顾一切的性子?还有一部分则是被刻意隐瞒,这些人皆是一心维护皇家,真心维护老圣人,若他们知晓义忠亲王尚有血脉在世,定会跪求水琮迎接回京,封王封爵。
  水琮自然不愿意这么一个人回来。
  太上皇越来越糊涂,谁知道他会在临死前留下什么遗诏,到时候他若是奉了遗诏,估计得呕一辈子不得安生,可若是不奉遗诏,难免一个不孝压在头上。
  他是皇帝!
  皇帝的名声不能有瑕疵。
  所以水琮决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那便是义忠亲王一脉不允许有男丁出现,秦可卿他倒是可以认回来安一安太上皇的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