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西府忙忙碌碌大半天,倒是把忠顺王府的那父子俩给忘了。
忠顺亲王在出征之前,一直在大理寺任职,老丈人又是大理寺卿,夫妻俩对邢狱都很有一手,贾珍与贾蓉父子两个软骨头,落到这对夫妻手里都没用上一盏茶的功夫,就把知道的全招了。
忠顺亲王头一回听说那早死的太子二哥,在宫外竟然还有一个沧海遗珠。
抽完鞭子后沐浴了一番就进宫去了。
水琮早已知晓秦可卿的身份,也早已派了人手在旁边护着,贾珍父子俩荤素不忌,于女色上更是不堪,水琮原本想着,等秦可卿生下子嗣后,便可叫贾珍与贾蓉急病去了,叫这襁褓小儿得了爵位,待他长大后再施恩,也算给废太子一脉留下一个血脉。
可谁曾想,这贾珍父子俩是真不中用啊!
竟然撞到了水洛手中,还被审出来了。
如此便不能装作不知晓此事了,水琮面上装作震惊,诧异,狐疑,痛心,愤怒……心底却已经盘算起金陵甄宝玉之事,既然秦可卿的身份暴露了,那么甄宝玉就不能留了。
等到忠顺亲王离去后,水琮便叫人往林府走了一趟。
于是次日一早的大朝会上,几个御史便共同参了金陵甄家一本。
几人的奏本写的有理有据,时间地点人物一应俱全,堪称最佳行文模板,由不得人不相信,于是水琮当场表演了一个怒不可遏,戴着玉扳指的手将御案拍的‘啪啪’响,许是拍了几下手疼了,又顺手拿起折子砸人。
御史梗着脖子装头铁,与水琮演了一番良臣直谏的戏码。
御史既然参本了,水琮自然要派人去调查。
而在场的所有臣子都知道,这甄家基本算是完了,只看甄应嘉到底有没有真的犯事,犯的事大不大,才知晓甄家有没有活路。
还有就是……若甄应嘉真的犯了大罪,太上皇是个什么态度,能不能保得住甄家。
若是几年之前,太上皇保住甄家该是没什么问题,但现在……大家伙儿还真有点心里打鼓。
龙威渐重啊!
太上皇也是真的老了。
陛下早朝时勃然大怒,下令严查甄家。
不过一日功夫,便传遍了京城,还隐隐有往京城之外蔓延的趋势,尤其北静郡王水溶,他虽已经被过继了出去,可他母妃是甄太妃,甄家便是他的外祖家,如今陛下有心彻查甄家,便是要掘他的根基。
他本就因为过继之事而远离了朝堂,如今若是连外祖家都失去了,他的手中还能有什么底牌?
江南乃是甄家的地盘。
甄家的地盘便是他水溶的地盘。
他决不能叫甄家倒下去。
于是他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修书一封送往金陵,再然后便是立即动身前往赤水行宫,这件事除了父皇,再没人能够阻止皇帝下手彻查。
一路快马加鞭。
水溶的行踪并没有避开人,甚至他自己都没发现,自己这一路走的实在是太过于顺利。
而太上皇则比水溶更早知晓水琮的动作,他曾经图求一个仁君之名,对勋贵对百官都放纵太过,如今水琮上位,他不仅年轻气势足,更有对外扩张的野心。
也更冷心。
若是他要办了甄家,至少也会等到甄妃去世之后,给她一个体面,可如今看来,他这个儿子是不大在乎名声的,做事也十分果决。
这几年时不时听着京城传来的消息,他感觉既失落又高兴。
到底这个儿子他是培养出来了。
“圣人,郡王爷还在外面等着呢……”所以到底是见还是不见呐?
太上皇放下手中的书,缓缓呼出一口气:“就说朕歇下了,不见。”
小太监出去了,不多时就听见外面传来说话声,只是声音渐大,似乎是水溶跪下了,似乎想要为母族请罪,太上皇闭了闭眼,长长吁出一口气,其中情绪莫名,总归不是高兴的。
他自是知晓水溶来行宫的目的,也明白那是水溶的母家,可水溶的反应还是叫他失望。
他是皇子!
虽然被过继了出去,血脉里却还是流淌着皇家血脉,他怎能被母族裹挟,只听了些风声便冲动地跑到赤水行宫来求救?
太上皇一直没露面,就这般枯坐着,一直等到天色渐暗,才开了口:“他还在外头跪着?”
“回禀圣人,郡王爷还跪着呢。”
“让他去给他母妃请个安,就回京城去吧。”
小太监又出去了,只是这次水溶再没说什么,而是踉跄着去求见甄太妃,给甄太妃磕了头后便离开了赤水行宫,他没告知母妃甄家即将出事,而是吩咐莲雨将此事给隐瞒了下来,甄太妃病情严重,已经经不起刺激了。
显然,他已经明白了太上皇的态度,再留在赤水行宫也不过是浪费时间,倒不如早日回京,早做布置,至少……得弄明白甄氏到底犯了多大的罪,会有个什么样的下场。
若罪孽深重,他也好提前做好准备,至少得保住舅舅的性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