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如今一犯事,还被查到获,当然就是大案。还是一案连一案,跟边军镇将都是牵连上。
朝堂上不止外戚,或者说就是外戚里,也不止贾氏一族。
高氏一族,太后娘家。也是后族,也是外戚。还有杨氏一族,杨惠妃是宫里的娘娘,她的膝下还有大皇子。
宏治帝尚未立储,谁能料准,这太子的储君之位,花落谁家?
皇宫,宫廷内苑,金粟宫。
“嬷嬷,你说,皇后是大义灭亲,还是大义灭亲呢?”杨惠妃的唇畔扬起一抹笑容,她跟身边的嬷嬷问道。
可这一份笑意,没映在眼眸子里。杨惠妃这笑更像是嘲讽。
“娘娘,奴婢愚钝,奴婢不懂。”杨嬷嬷赶紧回道:“只是依奴婢的浅见。许是皇后娘娘割舍不了国丈府的世子。”
“嬷嬷,你这话在理。”杨惠妃赞同的点头。
“国丈的儿子多。可跟皇后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就一个世子。旁的,与皇后哪有几分真感情。”杨惠妃感慨一回。
杨惠妃如此讲,当然是因为贾皇后是贾国丈的嫡长女。世子跟贾皇后是国丈的原配嫡妻所出。其余的兄弟嘛,不是庶弟,就是继母生的弟弟。
早年贾皇后在家时,她跟一母同胞的兄弟亲。庶弟,不入眼帘。
至于继母生的弟弟?那是贾皇后嫁进皇家,成为齐王妃之后,继母才生下来的子嗣。说起跟贾皇后的情份,没相处,没经营,不能说没有,也近乎于无。
第32章
不同人面临选择时的答案皆不同。因为人心不同, 人性不同。
皇宫,宫廷内苑,昭阳宫, 椒房殿。
贾皇后见过继母,待继母离开后,贾皇后坐于大殿主位上, 她似乎在沉思。
良久后,贾皇后轻声叹息。
“嬷嬷,国丈府的意思你也听到了, 你说,本宫的父亲是不是要放弃了二弟?”贾皇后这是问话吗?不是。
贾皇后只是在感慨。
贾嬷嬷是贾皇后的陪嫁,听着皇后的话。她忙回道:“皇后娘娘,世子爷是国丈府的继承人。哪能被放弃。”
至于真正的原由, 贾嬷嬷没细说。可原由不止贾嬷嬷懂,贾皇后更懂。
“呵呵。”贾皇后冷笑。
“本宫的父亲可不缺儿子。”贾皇后话中的语气有一点冷。
嫁进皇家这些年, 贾皇后对于亲爹的支持有多少, 对于家族的支持有多少。她全记在心上。
这些年里,贾二公子给贾皇后塞的私房又有多少, 贾皇后更心知。
人嘛, 就怕比较。一旦比较了二弟的用心,那亲爹和庶弟们的用心不足,这就太明显。
世上的事情最怕比较, 一旦比了,结果一目了然。
贾皇后眼没瞎。她家二弟是挣下许多的不义之财。可二弟挣的这些钱财多半用来拉拢人脉。那些人脉又是聚拢在二皇子这一边摇旗纳喊。
贾皇后还知道的,除了拉拢人脉外, 余下钱财的大部分又被贾二公子孝敬给贾皇后这一位亲姐姐。
银子亲,亲人亲, 贾二公子的做法,显然是银子比不过姐姐亲,比不过皇外甥亲。
至于亲爹?
贾皇后心没瞎,有了后娘就有后爹。何况贾国丈不缺儿子。哪怕二皇子是皇外孙。瞧一瞧贾国丈的做法,还在留了多余的退路。
这一比较落在贾皇后的眼中,亲爹不像二弟憨傻,很多事情冲阵在前。
“二弟出事,这些事情里多少是替家族背的锅。本宫拿不准。”贾皇后说道。
贾皇后是真的拿不准。或者说家族里有人吃准了二弟与她亲近,二弟出事,她不得不救。
至于家族旁人?一旦出事,贾皇后会救吗,难说的很。
贾皇后这话有一点诛心。贾嬷嬷听着,回道:“皇后娘娘,世子爷委屈,您是最懂的。如今要救世子爷,怕是容易遭了陛下的误会。皇后娘娘,这会不会让二皇子殿下在陛下跟前失了分?”
贾嬷嬷小心提醒。做为皇后的陪嫁,贾嬷嬷的前程性命跟昭阳宫连在一起。贾嬷嬷当然盼着昭阳宫的前程越来越好。
对于贾皇后而言,家族重要,儿子更重要。毕竟二皇子是天家嫡子,这前程太重。
贾嬷嬷忍不住提醒了。事实真相就是在贾嬷嬷心中,国丈府的世子爷重要,可二皇子殿下的前程更重要。
“唉。”贾皇后一声叹息。亲兄弟和亲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贾皇后左右为难。
“嬷嬷的顾虑,本宫亦知着。奈何……”贾皇后又是一声叹息。
“本宫若不护了二弟,谁又来护二弟?父亲那一边的态度,嬷嬷,刚才你就瞧着了,本宫的好继母什么态度。她敢这般递话,指定是父亲的意思。”贾皇后舍不了二弟。
“至于皇儿……”贾皇后的心头难受。二皇子亦是贾皇后的命根子。她想了想,又道:“陛下甚重嫡子,皇儿聪慧,他的前程不会受到影响的。”
这话贾皇后自己都不太相信,可她能强迫自己信了。
贾皇后的决断很快就呈现在宏治帝李子彻的跟前。
贾皇后替亲弟弟求情了。不止求情。贾皇后还暗中指使人手做过一些串连的事情,贾皇后想替贾二公子翻供。
有些事情做了当然瞒不住人。宏治帝得着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