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没正式的搬家,天子就发话免了。
这一切落在高太后的眼中, 这是天子的暗示。暗示什么?
暗示高太后为亲孙儿考虑,那就应该舍了雏鹰,让雏鹰学会自己飞翔。
天子的暗示, 高太后当然瞧懂了。如今天子再开口,高太后也便是顺水推舟, 没想着真跟天子较劲儿。
天子在亲娘这里一说,做通了亲娘的思想工作。
等这事情由高太后跟三皇子四皇子一讲。两位皇子就是委屈巴巴。
次日。
高太后跟两个亲孙子用过膳食。此时在午间。
高太后说道:“济仁、济成,哀家同意你们父皇的意思,明年春,你们兄弟二人要搬去皇子所,也要正式的进学了。”
“皇祖母,我舍不得您。”三皇子说道。
“我也舍不得皇祖母。”四皇子一样讲话道。
“哀家也舍不得啊。可你们总要学文习武,学成一身本事,如此,将来才能给你们父皇分忧。”高太后感慨一回。
“孙儿就想留在寿康宫,想在皇祖母跟前嬉戏。能逗皇祖母一笑,孙儿也开心。孙儿若不在皇祖母跟前,日日不得见,孙儿,孙儿舍不得皇祖母。”三皇子说话时,他的声音都带了一些哽咽。
三皇子委曲的模样,让高太后瞧着心酸。
四皇子在旁边也是要哭的模样,也是嚷嚷着舍不得高太后。
这把高太后弄得都要哭一场。
一时间,这午间的美好时刻也是气氛变了,变得没往昔的欢快。
最后,还是高嬷嬷来劝话。
“太后娘娘,如今还是宏治八年。要搬家,二位殿下也是来年再搬家。您莫急。这年节前,二位殿下能多陪陪您。”高嬷嬷劝话道。
“再说,二位殿下就是搬去皇子所。只要二位殿下乐意,还是可以天天来寿康宫,来给太后娘娘问安。”高嬷嬷又劝话道。
左劝右劝,高嬷嬷费尽了唇舌功夫,总算是哄好高太后。
有高嬷嬷的态度,三皇子四皇子也是回味过来。这会儿一起哄了高太后。
如此,高太后才是展了笑颜。高太后开心了,寿康宫的气氛又是好起来。
寿康宫里,高太后的心情好起来。
疏香宫里,后殿,东侧殿。
何婉华捂嘴咳一回,她跟身边的大宫女讲道:“我这病了,莫不成就是对面孔氏传染的?”
“婉华,奴婢已经求过话,求淑妃娘娘传太医。”大宫女小心劝道:“等太医来,一定能治好了婉华的病。”
至于是不是对面西侧殿孔茂仪传染的病气,才会让何婉华也病了?
大宫女不敢揣测。可心头嘛,就跟何婉华有一样的想法。
疏香宫里,后殿的两位嫔妃病了。这等事情当然惹人眼。
昭阳宫,椒房殿。
贾皇后传了太医,还是问了孔茂仪和何婉华的病情。
对于贾皇后而言,本来孔茂仪病了,这等事情由着疏香宫的主殿崔淑妃料理就是。
可崔淑妃办事不牢靠,孔茂仪成了病西施,这病情未痊愈,还让何婉华再病一场?
要知道疏香宫里可住着六皇子李济远,大公主李静淑。
“臣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医给皇后见礼。
“免。”贾皇后瞧着进殿内的太医,客气一句。
“谢皇后娘娘恩典。”太医谢恩,尔后,方才起身。
太医侍立,等待皇后问寻。此时,贾皇后不耽搁,开门见山就问孔茂仪和何婉华的病情究竟怎么回事。
太医本着事情讲事情。
贾皇后也听了一个明白。孔茂仪是老毛病,就是郁结于心,再则身子骨弱。
至于为何身子骨弱?可能是郁结于心耽搁的。
何婉华病一场,也是因着冬日寒凉没注意,当然,也有原由,身子骨差了点,如此才会染上孔茂仪的病气。
这二人病了,只能说巧合,是很可能,也是必然。
“她二人的病情,仔细调养,几时可以痊愈?”贾皇后关心的问道。
“仔细调养。半月左右,即可痊愈。”太医躬身回道。
“如此就好。还需太医多尽心,早日治好何婉华、孔茂仪二人。”贾皇后叮嘱一番。
太医躬身应诺。
如此,贾皇后吩咐一番,再是画一个饼。即二位嫔妃痊愈,治好二位嫔妃的太医当得昭阳宫的重赏。
重赏要拿到?当然得治好人。
如今嘛,就是画的一个饼。还吃不到,只能望梅止渴。
冬日,天越来越冷。
丹若宫,万蓁蓁在描梅,在画了九九消寒图。
这一日,就在万蓁蓁描好今日的九九消寒图时。
万嬷嬷进殿内,她向贵妃禀话,道:“娘娘,出事了。”
万蓁蓁搁下手中的九九消寒图。她抬头,跟万嬷嬷问道:“嬷嬷,你细说,慢慢说。”
万蓁蓁准备听一听,这宫廷内苑又出什么大事?
“真是大事。”万嬷嬷不含糊,赶紧的讲了事情来胧去脉。
万蓁蓁听一个清楚,也知道头尾。听罢,万蓁蓁说道:“确实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