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第87章
  “左翼, 进攻。”杨将军一直在等待机会。或者说他的左军一路奔杀,在大局宫已经奠定胜利。
  可这一份胜利,在中军被埋伏后, 那就不算胜利。
  因为中军不可以被破。杨将军领军的左翼,也不过是左右二军中的一部。
  勤王救驾,功莫于此。杨将军领着下属赶来, 当然也为如此。
  可在杨将军的眼中,救驾很重要。同时,救下秦王更重要。
  杨氏一族的未来在哪里?秦王李济民非常重要。若是秦王不存, 杨氏一族就是求了太多,在未来还是要匍匐于太子的脚跟下。
  对于杨氏一族而言,或者对于杨将军而言,他遭不住。
  在杨将军的心里, 秦王的份量太重。
  因为秦王不止是他的亲外甥,更是家族未来的保证。
  对于杨惠妃母子想往上爬的心思, 杨将军是支持的。
  左翼之位, 秦王所在。杨将军此救,秦王无碍矣。
  大将之中,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可大军之中, 胜与负更可能一瞬间。
  一个点被破,连带着一个局被破。
  中军,宏治帝李子彻镇定。帝王多年的养气功夫, 哪被遇上魏朝的绝地反击,李子彻也没被吓唬住。
  不过垂死挣扎。这是宏治帝的评价。
  偏生人嘛,在落于死地之时, 总会绽放出生命的火花。
  魏朝这一颗奇子,在人力难回天之时, 一样绽放出他们的风采。
  “杀。”领军之人,力大无穷。他是谁?
  这一支队伍里的人都识得,他是魏朝赫赫有名的勇将。
  这一位勇将的出身不堪,不过是魏朝国舅收服了一个死士。或者说这一位勇将的过去太不湛。
  没出身,没活路。不过是被国舅救了,尔后,才是活出一个人样子。
  国舅想打出魏朝的威风。勇将就是卖命。因为一饭之恩。
  仗义每多屠狗辈。说的便是勇将这等人。他说话,那是一个唾沫一个钉。
  在勇将的拼死之下,一路奇兵在众人的附庸之下,真就杀到了中军。
  帝王威服,哪怕着甲,亦与常人不同。
  勇将瞧见了帝王,哪怕隔着几十步。偏生这几十步,就是这分了一个生死。
  这一支奇兵已经快要冲不动了。
  大周朝的中军,或者说禁军里,天子亲卫们拿命在堵了这一个不算漏洞的漏洞。
  帝王安危,何其重要。禁军里的近卫里哪怕是死,也要拦着危险于帝王之外。
  “杀。”勇将再喊一声,尔后,他身侧一直当护从几人里,有人执起弓弩,箭无虚发,直奔大周皇朝的帝王而去。
  “护驾。”大周朝的近卫喊话,在喊话之时,
  已经有近卫挡身于帝王身前。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宏治帝是肉体凡胎,他面临这等生死之间亦然。
  近卫有人倒下了,人墙护在帝王周遭。
  可射来的箭矢太多,到底有防不住的地方。宏治帝在这一遭的亲征里,他头一回中了一箭。
  大周朝的禁军被刺激的疯魔了。
  哪怕是魏朝的奇子,在这等情况下,他们也不过是奇袭一波。尔后,被大周朝的禁军镇压。
  那一位传奇的勇将,被魏朝国舅赐名为“勇将”之人。在这等大战中,哪怕有百人敌的勇力。
  他还是死了。
  一人可敌百,到底敌不过千与万。大军之中,一旦力竭,唯有一死。
  秦王李济民在这一场大战后无恙。可天子李子彻却是中了一箭。
  大帐之内,太医在救了帝王。
  李济民望着被收拢的败军,秦王很愤怒。他瞧过那一位“勇将”的尸身。他很恼火。
  对于父皇的担忧,还有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恼怒。
  秦王对于这一人干成了刺杀帝王一事。他当然没好脸色。
  于是“勇将”的下场不太美好。或者说附于他身后干成刺驾的诸人,在秦王的一声令下。
  皆无活口。
  落秦王李济民的口中,这些人皆阵亡。至于是不是阵亡,其时已经不重要。
  “秦王殿下,大军胜了。”杨将军对李济民讲道。
  “魏朝贼子刺驾,大军胜了,又当如何?如今父皇在大帐之中,还等太医救治。”秦王李济民心很烦。
  太子在燕京城监国。一旦父皇驾崩,那便宜的是太子。
  对于秦王而言,他是巴不得父皇平安无恙。
  “臣已经寻问过太医,陛下天佑,自会平安。”杨将军讲道。
  “盼着如舅舅吉言。”这会儿秦王也是叹一声,对杨将军的称呼也是亲近起来。
  杨将军的目光也是望着大帐。他也是等待的诸将之一。
  对于杨将军而言,他跟秦王的想法一样。盼帝王无恙。
  一旦帝王出事,东宫得了便宜。于杨将军这一系的人而言,也不是什么美事。
  燕京城,皇宫,宫廷内苑。
  丹若宫,主殿内。
  万蓁蓁在听着外面的热闹。今个是小儿子的洗三宴。
  丹若宫热闹,万蓁蓁的心情还不错。只是洗三宴嘛,瞧着主角貌似八皇子,实则不然,这等场合万蓁蓁不露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