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好,好。朕等着抱皇孙。”李子彻笑道。
话罢,李子彻又赐下一些赏赐。不止给太子,更是给太子妃这一个儿媳。
太子告退。
此时,崇政殿内,李子彻在想事情。
或者说李子彻的心头有心事。这一回被刺驾,帝王已经得着太医给的答复。
他往后子嗣艰难。或者说为了寿数计较,帝王还是少亲近美色为妙。
怎么说呢?色是刮骨钢刀。
对于宏治帝而言,想长寿,少亲近美色,固本养源,方为正道。
对于美色,帝王不甚在意。社稷江山,只要江山在,美人不过点缀。真正让宏治帝在意的,还是太医的劝诫。
为着长寿计较,为着养生计较,李子彻最好不能过于的操劳。
偏生帝王坐于万万人之上,这大周皇朝的无数人,或者说黎庶众生全是系于帝王一念之间。
想握权柄,还不想操劳,这等美事,天下没有。
一旦帝王不操劳了,那皇权还能握得稳吗?前世当过太上皇。对于李子彻而言,他不想再当太上皇。
过了太上皇的日子,那就会懂得做皇帝的日子多舒坦。
一旦皇权不握于手,那一等缺失感,那真的容易逼疯一位权利欲很重的帝王。
就是有过那等不美好的体验,李子彻更不能容忍自己失去至尊之权柄。
如今瞧着太子丰华正茂,再由此想到自身,宏治帝的心情美好不起来。
金粟宫。
杨惠妃刚送走崔淑妃,为着宫宴一事,二人又商量一番。
对此,杨惠妃也是花足心思,或者说对于宫宴一事,不止帝王很在意。协理宫务的杨惠妃等人一样在意。没谁想丢脸。
“太子妃倒是露脸了。”杨惠妃心里想办成事,偏生又是有一点羡慕。或者说嫉妒也成。
那等宫宴上,太子妃可以陪于太子身侧,也有一席之地。
杨惠妃、崔淑妃之流只是妃子,她们只能在幕后,登不得大台面。
这等身份上的差异,让杨惠妃心头愤愤不平。再想到太子如
今露脸,还多得帝王夸赞。
对于宏治帝重赏东宫,杨惠妃没耳聋,当然听着消息。
由此,杨惠妃想到自己还在守魏朝旧都的亲儿子秦王李济民。
杨惠妃更是愤愤不平。特别是听着天子催生,盼东宫有皇孙。
这等消息有一点苗头,那就让杨惠妃想锤胸顿足。
太子在东宫,那是宠了谁都成。不止太子妃可以生皇孙,东宫的其它女眷一样可以生皇孙。
可秦王府就不同,秦王不在,秦王妃和女眷们就是再期待,也没可能生了皇孙的。
在杨惠妃的心里,一旦让东宫的太子早早生下皇孙。那不是让秦王这一个亲儿子又落后一步嘛。
本来秦王只是亲王爵,那就差了太子不止一筹。
要知道太子本来就是半君之尊。如今东宫再得皇孙,再稳一手。
光想想,杨惠妃就觉得肝疼。那疼的利害。
丹若宫里,万蓁蓁也盛装打扮。
哪怕宫宴之时,万蓁蓁只是背景板,不是重要角色。可只要露脸了,总不能丢掉皇家体面。
至于祭祀之事,万蓁蓁是没资格露脸的。哪怕太子妃呢,她也不够格。
能陪于帝王身畔的,那得是太子这等半君之尊。
帝王、太子,在这等大胜之时,那得请诸臣将士宗亲等等,在帝王眼中的爱卿一起宴饮。
这等宴饮不为旁的,只会揽了人心。
“诸君,饮甚。”宏治帝举起酒盏,大声讲道。
“饮甚。”在这等时候,帝王举盏了,众人当然附合一回。
饮了盏中酒,自然同是宴饮人。此时,不止美酒佳肴,还有歌姬献舞,乐师奏曲。
好一派的盛世华章,可谓是众人俱欢颜。此等时候,自然还有宫廷画师,那是一一描摩,绘下此等胜利饮宴之景。
饮宴,大宴,非一日之功。
连着三日,宏治帝这一位帝王都是忙碌人。万蓁蓁有瞧见的,就是偶尔当背景板时,那是远远的瞅一眼帝王。
至于更多的,没有了。
待三日宴饮结束。等祭祀宗庙天地一结束。
万蓁蓁在丹若宫里,她方才见到了穿着常服的天子。
“臣妾恭请陛下圣安。”
“父皇圣安。”
万蓁蓁领着大儿子李济昰一起给天子见礼问安。
此时,李子彻亲自搀扶一回万蓁蓁,尔后,他伸手,还是牵一牵第七子李济昰的手。
“济昰,许久不见,你长大了。”李子彻夸一回儿子。
“父皇。”李济昰瞧着亲爹的亲近,他一下子凑得更近些。
瞧着这一对父子的谈话,万蓁蓁静静的瞧着。也不打扰。
待李子彻伸手,还是轻轻的拍一拍儿子李济昰的小肩膀,又是夸一番后。
李子彻才是牵着儿子,又与万蓁蓁一道进了殿内。
此时,李子彻没急着落坐,在李济昰的牵引下,宏治帝又去瞧了小儿子李济孝。
“父皇,你瞧弟弟。弟弟多俊。”在李济昰的嘴里,他的弟弟自然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