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待大郡主年长,这禀性长成。惠妃主子还想亲近孙女,这真的热络不起来了。
“娘娘,大郡主是您的亲孙女,您们祖孙,那血浓于水。大郡主许是温柔禀性,不善表达与言辞,如此才是让您误会了。”杨嬷嬷的态度,她只是说和。
“盼如此吧。”杨惠妃不咸不淡的讲一句。
第119章
宏治三十二年, 春。
这一年的春祭,天子以太子身子骨弱为由,免了太子这一年的亚祭。
对于此事, 传为甚广。
不过一般人的印象里,当然是天子器重于太子的。毕竟太子不能亚祭。
这亚祭便是由当朝宰辅代为主持的。至于蜀王赵王,虽然也在祭祀的队伍里。这一点小事, 那便是少数人知道。
至于皇太孙,有天子的吩咐,这一位太孙殿下在侍疾, 在照顾太子。
南边,吴王府。
万蓁蓁从去岁一来藩镇,她先料理了儿子李济昰的身后事宜。
有皇后发话,吴王的棺椁便由官方出面, 先运回了燕京城,葬于皇陵。
对此, 吴王府也没谁敢有意见。问王妃的想法, 樊氏心里也只能一声叹息。
春。
一开年,吴王府里, 万蓁蓁听了两桩喜讯。哪怕这等喜讯也是冲不散万蓁蓁心头的多少伤感。
吴王府的两位侧妃先后诞下子嗣。替皇家添了两位皇孙。
吴王府。
王妃樊氏对万蓁蓁讲道:“母后, 王爷不在了。如今膝下却有四子。万请您保重。您可是一众皇孙的依仗。儿媳就不成,一直没甚的能耐。”
樊氏在万蓁蓁跟前,她的姿态摆的很低。低的有时候万蓁蓁也不知道讲一些什么话来安慰。
“我心头有数。”万蓁蓁点点头。
“你也是怀了身子的。莫要自哀。多想想腹中的孩子。”万蓁蓁劝一回大儿媳樊氏。
“这孩子是一个懂事的, 在儿媳的肚子里一直不闹腾。”樊氏抚着肚子,感慨一回话道。
就是樊氏有一句话没讲,便是这孩子也是一个没福的。
他生来, 那就没爹啊。
甭管皇家还是民间,这没了亲爹, 总归少了最大的依仗。便是人前人后,也容易遭了非议。被人说了克亲。
如今的樊氏就盼着腹中是皇孙。皇孙嘛,天家会赐婚。
这世道里,男儿的日子总归好过的。
可若是皇孙女,亲爹早早殁了。这将来的婚事怎么办?
樊氏也有耳闻的,那宫廷内苑里,大郡主的婚事一直愁。还有惠妃娘娘待大郡主可也有心结的。
做祖母的,那瞧着失了爹的孙女。可能会心疼,更可能会怨了孩子克亲。
亲孙女,又哪里亲得过亲儿子。
这等道理,樊氏将心比心,她就觉得杠杠的对。
在吴王府里,万蓁蓁宽慰了儿媳,不止一回。万蓁蓁有一种感觉。莫瞧着儿媳在她跟前陪了笑脸。
怕是私下里,儿媳都是要郁郁了。
归根结底,亲儿子济昰殁了,吴王府上下缺了主心骨。人人都害怕的。
谁让吴王的子嗣年岁都是太小。小嘛,这能不能立得住,没谁敢打包票的。
春日,这一个难得的时节里。
万蓁蓁瞧得南边的春日,还是有人献上来了春日牡丹。
这可难得,还是早春开的牡丹。好几色呢,黄的、红的、白的、粉的、紫的。这几色倒算长见。
真正让万蓁蓁也在如今的世道里瞧一个新鲜的。那是瞧见了难得一见的绿牡丹。
“这真真新鲜。”万蓁蓁瞧了,倒是花钱赏一回种花人。
尔后,她便是让儿媳樊氏一道赏花。至于吴王府的两位侧妃。这二人在坐月子里。
万蓁蓁在两个皇孙降生后,也是重赏了一回。如今,万蓁蓁更关注着四个皇孙们的前程。
在心里,万蓁蓁也是筹谋一番。她琢磨着回燕京城后,可以在帝王跟前求一求恩典。
早早给四个亲孙儿求一个爵位。甭管将来如何,多了爵位,也就给孤儿寡母的求来了一份禄米钱。
钱多钱少,这还是次要。关键是有了爵位在身,下面人可不敢小瞧着。
宫廷内苑也罢,还是王府大院也罢。有爵位在身上,那总多添一层的保障。
“济昰媳妇,你瞧瞧,这可不是难得一见的。”万蓁蓁指着绿牡丹讲道。
“母后,这确实难得一见。儿媳还是平生头一回见呢。”樊氏回道。
指着绿牡丹,婆媳二人还是欣赏一番。樊氏道:“不止难得一见,想是呈入御前,那也是稀罕的。”
万蓁蓁点点头,她笑道:“是啊,在宫廷里也是难得一见。”
倒不是没见过,而是见过,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当初,万蓁蓁跟前的鞠华,那孩子的抚养嬷嬷尤嬷嬷可是献过花卉的。
想着旧事,想着过往。万蓁蓁又想到旧人。
万蓁蓁跟前侍候的宫人们,特别是宫女,也是换了好几遍的新人。
万蓁蓁将心比心,没想留了姑娘们一辈子的青春。自然是在姑娘们最好的年华里,让她们皆是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