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过了一会儿,她又发起愁来,“可我看不懂账本,这可怎么办呢?”
沈绮笑道:“没事儿,我能看懂。”
小玉镜眼睛又亮了。
“那嫂嫂能教我吗?”
“当然了,我能把全身的本事都教给你。”
“嫂嫂,你都有哪些本事啊?”
这个嘛,沈绮认真想了想。
世间的字大多都认识,圣贤传下来的书也读过几本。
做的饭呢,应该算是不难吃。
能帮娘亲缝一缝衣服,绣一绣花样,也能替爹爹看看账本,核对账账目。
最要紧的是,无论跟谁打交道,不肯欺负别人,也不肯让别人欺负了自己去。
小玉镜听了,开心地快要跳起来。
“嫂嫂,你可真厉害!这些事情,婶婶总说我应该学学,可又说她才没空教我呢,她只让我学做扫地、生火这样的事儿。不过,她倒是想教给二姐姐,二姐姐又不想学。”
沈绮一听,没忍住鼻中一酸,知道小妹妹是吃了娘亲早亡的亏,爹爹、哥哥忙着铺子里的事情,二婶又只把她当丫鬟使唤,从不肯教她些真本领。
沈绮牵起小玉镜的小手,学着谢聿铎的样子,放在自己手心里,语气温柔。
“你放心,以后,我一样一样全教给你。”
第21章 深以为憾的赵表婶
院子里的金桂开的正好,流金满地,玉镜说要爬上去给嫂嫂摘一枝花,玉钟、沈绮都拦不过她,就在树下仰头看着,生怕她摔下来。
谢聿铎回来了。
“玉镜,爬这么高,是下面的花不香吗?”
“二哥哥!上面的那几枝才好看呢!”
沈绮见他过来,奇道:“咦,不是说中午不回来吗?”
“今日爹爹过来叮嘱,要我们后半晌去大舅家走一趟,带你认认亲戚,所以先回来对你说一声。大姐,你要去吗?”
玉钟笑道:“我回来这几日,还没去过大舅家。过两日就要回省城了,今日若是不去,下次妗子见了,又要骂我小没良心的。”
谢聿铎点点头,见玉镜准备下树,伸手接了,问她。
“那你去吗?”
玉镜从哥哥怀中安全滑落在地,抱着香气扑鼻的桂花枝,使劲摇头。
“我不去!见了那个赵表婶,又要说我长得丑,不如二姐姐好看!”
沈绮问:“不是去大舅家吗,怎么会见到表婶?”
玉钟给她解释。
“那是住在大舅家的隔壁邻居,因为娘家跟咱们西院的二婶是姨表亲戚,又时常碰见,就叫她一句表婶。”
谢聿铎皱眉:“理那老狗干什么,咱们玉镜好看着呢!”
沈绮瞅了他一眼。
这两日,他对沈绮极尽温柔,叫她以为他生来好性儿。可出了房门,他对谁都是淡淡的,不温不火。果真如吴老太太所言,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
可即便对着二婶那么难缠的人,也没见他这般口出恶言。
玉钟也摇了摇头,笑道:“这个表婶,确实够烦人的。小时候住在大舅家,她老是拿我和自家的女儿比,没想到了玉镜这儿,还不肯放过。咱们下午早去早回,尽量别遇见她。”
大舅家住在平山县郊,离的远了些。
吃过午饭,谢聿铎驾马,沈绮和玉钟一起坐在马车上,走了约莫一段饭的时间才到。
车上,玉钟细心叮嘱沈绮。
“咱们大舅家姓林,在城边上做些小买卖,是娘亲唯一的娘家亲戚,早年间,跟咱们家很是亲厚。虽然娘没了,两家也多有往来。
大妗子呢,人挺好,就人老了,爱絮叨。若是说话冒失了,你别往心里去。家里还有个表弟,叫百盛,我倒有好几年不曾见过了。”
沈绮边听边点头,记在心里。
大舅家在城门附近的巷子里,马车不好进,就停在外边。
大约是谢家爹爹早就打过招呼,林大舅、林大妗子也约摸着他们要来,早就备好了茶,迎了几人进门。
林大舅大约五六十岁年纪,带着谢聿铎去了前院,要说说生意上的事。
大妗子也很是亲热,拉着沈绮叫外甥媳妇,又拉着大姐姐,问她家里孩子的近况。
几人坐在家里说了半日话,大姐姐问:“百盛兄弟不在家,最近在忙什么?”
“嗨哟,可别提了!自从他长大成人,也送到你家铺子里当过伙计,也跟着你舅舅卖过东西,都嫌挣不下钱。
前年,跟着他朋友去跑船,没半年就回来了,说是累得慌,在家住到今年来春,跟着邻居去北边贩粮食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家呢,真是愁死我了!”
大妗子叹了一口气。
“你说说,他和铎儿自幼一起长大,如今怎么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玉钟安慰她:“再等上两年,历练历练就好了。”
“我更发愁的是他的婚事!他比铎儿还两岁呢,相看了这么多家,总是没相看到好媳妇。你看铎儿,听说就相看了一次,你看,娶了这么好的媳妇!真是难得!”
她又转向沈绮。
“铎儿媳妇啊,你也帮我留意着,看看你们镇子上有没有好姑娘?像你这样的就行,只要人长得好,就算是家里再穷些,也无妨,我们家也不嫌弃!”
沈绮看着大姐姐一脸尴尬的样子,心中暗忖,大姐姐说得不错,这位林大妗子果真是人好嘴不好,又不自知,因此也没挑理,笑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