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宋小幺的声音十分清脆,高兴地又叫了两声。
宋柳眉眼含笑,蹲下身伸手捏了捏小丫头胖乎乎的脸颊,手感十分有弹性,向来又胖了不少。
“你们怎么来啦?”
宋小幺听罢嘟了嘟嘴,像是有些哀怨:“哥哥不想我们来吗?哥哥就不想我吗?”
宋柳笑了笑,“哪里的话,哥哥当然是最想我们小幺妹的。”
宋小幺上前抱住宋柳,在他脸颊上狠狠亲了一口。
这是少有的,宋柳先是一惊,又有些喜悦。
最后他道:“小幺,以后不可以随便亲别人,尤其是男儿郎。”
看着哥哥略显严肃的神情,弱弱说了一句:“哥哥也不成吗?”
“哥哥也不成。”
宋小幺眨巴着眼睛,点了点头:“知道了。”
宋柳摸了摸她的脑袋,拆开一块糖,塞进她嘴里。
前院十分大,种了很多竹子,还有一颗松树伫立在石头屏风前方。
宋柳绕过屏风,走进内院,这条廊道十分大,几乎三进院才看到前厅的门坎。
“娘!”
他叫了一声,宋母立马从前厅走出来。
只见宋母将手往身上的围布上擦了擦,脸上绽放出笑容,快步走了过来。
“哎呦,我的阿柳好像有点瘦了,这些时日没有好好吃饭吗?”宋母摸了摸宋柳的脸蛋,眼眶竟有些红。
宋柳脑海中闪过自己这些天在路上胡吃海塞的情景,昧不下良心。
“娘,哪里瘦了,再说我才走了几日,哪里会瘦这么快?”宋柳嗐了一声。
宋母抹了抹眼眶,“娘今日给你炸了虾饼,娘新学会的。”
她拍了拍少年的手背。“你待会儿尝尝娘的手艺。”
“成!”
……
家人到来让宋柳的心情舒缓了许多,直到乱帧闪过,将他的思绪拉回。
他都快要分不清了,自己眼前的真切。
宋柳舒了口气,走在池塘拱桥之上,可以看见石头拱门后的窗景。
几缕枯黄的垂柳枝,落了满地的芍药花。
男人的影子被拉长,黄昏的阳光洒在他的发丝之上。
他似乎是感觉到了少年的视线,缓缓回过头来。
两人隔着一道拱门,在黄昏的光照下对望。
似乎看见男人的唇角微微上扬,温柔地视线落在少年的身上。
宋柳不由莞尔,心道:“去他妈的真和假。”
他飞奔向前,猛然扑进男人的怀中。
男人温润的呼吸洒在他的耳畔,吐出一句:“宋柳,你是极好的。”
宋柳心中一动,笑了笑。
他自然明白这句话的弦外之音。
于是他在男人脸颊上落下一吻,笑道:“我也心悦你。”
“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爱你。”
顾兰泱将少年往怀里抱得更紧了些,摩挲着他的鬓发。
轻轻地,轻轻地,唇瓣落在少年的额间、眉眼、嘴角。
像是疼惜,像是克制。
总之,人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
枝头上的枯叶挂不住,被风一吹,刷啦啦地洒了一地。
两人的影子交缠得更深。
第64章 乡下
储君说,北方涿州,百姓贫寒。
原以为是破屋陋舍,荒芜无望。
虽说是连片的土坯房,但之间相继交叉着许多绿意。深秋初冬,原本应该干枯的枝叶上还挂着茂密的绿叶,村庄的小路蜿蜒曲折,有些地段还铺满了小石头,颜色不一,形状交杂。
竹篱密密,茅屋重重。
此时清晨,山间的晨雾还来得及消散,处处山林鸟雀叫,条条道径转牛羊。
宋柳一行人刚到村口,就换了村民的板车。
黄牛步伐稳健,一只麻雀落在黄牛的耳朵上,轻琢了一下。只听见它哞了一声,抖了抖耳朵。
那雀儿这才挥挥翅膀高飞远去,不知落在哪处的枝头。
路边有几个挑着扁担下地浇水施肥的村民,看见宋柳一行人也不忘打一声招呼。
“宋县商。”
“宋大人。”
“县商大人。”
宋柳笑着点头作应。
车夫挥了挥鞭子,让黄牛快速从这块窄道过去,腾出路来给着急下地的村民。
粗糙手背上有一层显眼的冻疮,已经起了皮。
车夫大哥的脸庞黝黑,嘴唇干燥,看起来是常年风吹日晒的。
“大人,前面就到了。”
他指了指前面的小山坡,笑了笑:“当时听说朝廷下派了个官老爷,大家伙都可高兴了,知道您是来帮俺们的。这些年老天爷不饶人,不是大雨就是大旱,庄稼折了不少不说,山路还总是因为天灾被堵个水泄不通的。”
说着,老大哥叹了口气。
“种出来的瓜和菜都出不去,山头上也卖不干净,放在仓里烂的烂,臭的臭……”
宋柳听着,不由地微蹙眉头。
那老大哥却洋溢着笑容,“你说这天也是怪,昨个儿还在下雨呢,今个儿大人一到,就晴了。”
话音刚落,就听他嘿嘿笑了声。
老实且淳朴。
宋柳不免对老大哥的印象深了些,问道:“大哥,可否告诉我你是哪家的,叫什么?”
“哦,哦。俺是村口那家茅屋的,俺叫吕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