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 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 第235节

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 第235节

  穆绵简直不要太符合。
  穆绵笑眯眯的,“好啊。”
  抱小婴儿这方便,穆绵也不用人教,八九岁的时候就带过小麦苗姐妹俩,后来又带西西。
  她不仅有十年杀猪经验,还有十年带娃经验。
  小娃子没哭没闹,穆绵舌头打卷‘嘚嘚’逗了两声,“二哥你们取好名字了吗?”
  董侪:“没想好呢,臭小子打我个措手不及。”
  他这话一出来,其他人都笑出了声。
  谁让这人之前笃定是个闺女呢,准备的名字都是女娃的,现在要重新想了。
  一片笑声中,穆绵抱着小婴儿轻轻摇了摇,闻谵杵旁边,“不像老董。”
  穆绵点头,“我也觉得,好像更像秋彤嫂子一点。”
  董侪:“像你嫂子也好,咱都是板正人儿。”
  董侪脸上挂着再为人父的喜悦,虽然不是预想中的闺女,但是自家娃子嘛,哪有不喜欢的。
  再说,闺女也不是没有,早就有了,干闺女也是闺女嘛。
  小婴儿在穆绵的晃动中渐渐睡着了,她小心翼翼地放回了廖秋彤旁边,也没急着回去,几个女同志凑一起小声说了会儿话。
  那边男同志们也在鬼扯呢,董侪拍着闻谵肩膀,带着意味深长的语气,“老闻你加把劲儿啊!”
  他二胎都出来了,有些人一胎还没着落呢。
  闻谵淡淡地瞥了董侪一眼,“少操心别的。”
  穆卓这次站在了闻谵这边,毕竟自家小妹才刚过二十,急啥啊急!
  穆绵也不咋急,顺其自然嘛。
  再说,她四哥可不能再加把劲了啊,够有劲儿了!
  等从医院回来,没过两天,廖秋彤出院回到家属院过上了坐月子的生活,穆绵偶尔也会过去帮衬一下。
  七号这天下午,她跟柳双翠才从董侪家里出来呢,遇到了个认识的嫂子,嫂子手里拿着包裹,说传达室有她的信。
  起先穆绵还以为是许乐乐或者石小莲寄的,等拿到才发现是沪市画报出版社寄来的。
  这就有点意外了,这会儿可还没到稿费结算的时候。
  穆绵在路上就拆了信,信里的内容更让人意外,编辑说,美术电影制片厂联系了他们,问她有没有时间,想请她给前两年上映的一部动画片画同名连环画。
  穆绵停下脚步,又扫了一遍信,信里的内容自然还是她刚刚看到的,没有一点点改变。
  穆绵后知后觉开始兴奋。
  妈妈耶,她出息啦!
  她真的跟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上啦!!
  第140章 一九七五。
  沪市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挺久了,迄今为止有快二十年,出品的很多片子都是后世一代人的童年。
  当然,很多经典的片子这会儿其实还没出来,而且跟以后比的话,它现在发展得还不算特别好。
  但不管怎么说,在现在这个年头,沪市的美术电影制片厂也已经算是一个行业的龙头了。
  按照穆绵起初的预想,她是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她的连环画能被改成动画片在电视上或者电影院放。
  不完全是冲着版权费,钱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她现在也不是那么缺钱,能顺带挣钱点当然也是好的。
  更重要的还是背后所带来的成就感。
  要知道,如果能被看中改编的话,真的算是很大的肯定。
  只是万万没想到,她期待的事情还没影呢,对方先找了上来。
  穆绵意外的不是事情本事,给动画片出同名连环画这事儿,早在前几年就已经有了,就像几十年后,一个东西要是火了,会紧跟着出一堆同名衍生品。
  现在文娱这块儿发展得没那么好,但不管在哪个时代,很多事情本质都是一样的。
  更何况,现在本来就是连环画盛行的时候,要是发行册数多,出版方还是很挣钱的。
  她意外的是,电影制片厂选中了她来画!
  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的作品入了对方的眼呀!并且得到了大大的肯定,四舍五入就是,以后她的连环画能改成动画片的机率也大大提高了!
  穆绵拿着信,一路小跑回家,开心之情一览无遗,就差蹦起来了。
  今天是工作日,西西还在学校上课,没到放学时间。
  穆富贵带着十一跟游老爷子去下面大队的山上转了,这会儿家里就只有她们几个女同志。
  穆绵推门而入,老太太刚好看过来,“笑成这样,路上捡钱啦?”
  穆绵笑眯了眼,“嘿嘿,差不多。”
  柳双翠看向自家闺女的手里,“乐乐那丫头来的信?说啥了?”
  穆绵凑过去,“不是乐乐寄的,是出版社。”
  穆绵噼里啪啦地把事情说了说。
  显而易见,穆家这个晚上注定是喜庆又热闹的,穆富贵开心得差点把十一举起来转几圈,已经是条老狗的十一很敏捷地躲过了他的大手。
  三个长辈虽然读书少,对啥电影制片厂根本不了解,但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解逻辑。
  电视机那么贵,还有那啥电影,在乡下甚至一两年或者好几年才能看到一回,能把这些片子搞出来的单位那自然是很了不得的。
  他
  们家丫头能被邀请一块办事儿,那是相当的出息!
  晚饭老太太又弄了一顿好的,很快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因为吃得有点撑,穆绵没啥睡意,把信拿出来又读了读。
  小夫妻俩半卧在床头,搂在一起说了会儿话。
  虽然睡得比平时稍微晚了些,但是第二天穆绵起来得却更早了。
  主要是心里装着事儿嘛,她计划着等一会儿吃完早饭,到了上班时间就去给电影制片厂回个电话。
  昨天下午光想着回家跟家里人分享喜悦,都没顾上联系那边。
  画报出版社编辑作为中间人还是很负责的,寄来的信里关于电影制片厂那边的联系人、联系地址电话啥的写得很详细。
  联系人是一个叫向西桦的女同志,也是动画片《小喜鹊》的编剧。
  对于要出同名连环画的这部动画片,穆绵刚好是看过的。
  严格来说,《小喜鹊》其实是一个动画电影,跟以后的电影动辄两个小时以上不一样,这部动画电影时长拢共也就五十分钟,内容有点像寓言故事,小细节里蕴含着大道理。
  去年放映员来大队放电影的时候,这部片子就是其中之一。
  要不说人家能出同名连环画呢,她们大队离沪市这么老远都能看到这个动画电影,说明这片子真真儿是火到大江南北。
  当时穆绵看的时候也是喜欢得很,倒是没有想过能跟这片子有这样的缘分。
  这个年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还是挺繁琐的,没有几十年后那么高级的电脑技术,动画片的类型总共也就几种,像手绘动画、木偶动画之类的。
  再往下分,还有水墨、陶土等等。
  从本质上来说,有些虽然画面类型不一样,但后续制作手法是差不多的。
  《小喜鹊》不是手绘的,它要是手绘动画也轮不到穆绵给画同名连环画。
  要知道,手绘动画一个情节、甚至一个动作后面,画手可能得画上成百上千副画,有的是底稿。
  《小喜鹊》是部木偶动画,制作过程采用的是逐帧拍摄,是这个年代常见的方法,拍出来的动作还都挺连贯丝滑的。
  大致画面、剧情穆绵现在都还记得,主要也是因为她拢共也没看过几部电影。
  八点半左右,穆绵带着信去了传达室,按照信上面给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转接得还挺快,没一会儿那边就传来一道女同志的声音,大概三四十岁的模样。
  穆绵先开口打了招呼,声调挺高昂,“你好,请问是向西桦同志吗?”
  那头,向西桦在知道是穆绵时,再听着这年轻的声音,心里立马发出了‘还真如此’的感慨。
  也是前些时候,她在跟画报出版社联系时才知道,这位小有名气的作者年纪还特别小,都已经有好些部作品了,居然才二十左右,当时真是给向西桦惊得以为对方在诓她。
  声音通过电话传播进来时会有一点失真,即使是这样,向西桦也还是能听出来,对面女同志确实年轻有活力,人跟作品一个样。
  简单打完招呼,向西桦抛开心里那点感慨,带着认真的语气,“穆同志,是这样的……”
  穆绵听得也很认真,昨天拿到的信里只写了个大概,很多细节都没说。
  电话两端,两个年龄差了快一倍的女同志你来我往地说了很多。
  向西桦作为《小喜鹊》动画电影的编剧,连环画的剧情当然还是由她编写,穆绵要负责的是画的部分,对面看中的也是她的画风。
  这样其实挺省事的,穆绵没什么意见。
  这件事情确定下来后,时间好像一下开了倍数。
  整个十一月都在落实细节中度过,毕竟合作双方不在一个地方,通信又不是特别方便。
  期间,两人电话通了几次,信件也寄了一次。
  等穆绵真正动手开始画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份了,宁漳市完完全全进入了冬天。
  虽然不怎么下雪,但宁漳市的冬天还是挺冷的,湿冷湿冷的那种,一出门就感觉那冷风好像能钻进骨头里一样。
  这边还不烧炕,日常取暖全靠炉子。
  忙起来后,穆绵经常自己一个人在卧室里写写画画,旁边放着火盆,木炭烧着,手脚便都不咋冷了。
  十一经常趴在火盆旁边,懒洋洋的。
  它以前还时不时跟穆富贵出去跑跑,天冷以后,这狗也不喜欢动了,倒是给它养了一点膘出来。
  十二月在忙碌中过去,转眼间,时间进入了一九七五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