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最后一夜,在一片黑暗中,两人什么都没有做,也没有说话,紧紧相拥而眠。
  同时,皇宫养心殿,依然灯火通明。
  “混账东西,他们就这么容不下他!”
  皇帝怒气冲冲地把折子摔到地上,伺候的宫女太监跪了一地,不敢发出丁点儿声响。
  身后面容白净的禀笔公公小心翼翼奉上一盏清心茶,劝道:“陛下,气大伤身呐。”
  皇帝不耐烦地挥挥手,咬牙切齿道:“主意打到军需上了,真是朕的好儿子们!”
  王爷间的斗争已经到了明面上,皇帝想视若无睹都不能。几人撺掇陆奉出征,平心而论,朝中确实没有比陆奉更合适的人选,他按捺不发,心想日后多多补偿他,都是他的亲骨肉,陆奉主动请缨,他总不能因为此事,把其他儿子们打一顿。
  没想到几个王爷变本加厉,竟打上了军需的主意。如今外敌当前,几个王爷不蠢,不会在这上面动手脚,只是想提醒,顺便恶心一下陆奉:别看你掌兵马,粮草可在我们兄弟手里。
  几个王爷原本也不对付,忽然冒出个“半路出家”的齐王,甚得皇帝喜爱,此时一致对外,这一仗说不定打个三年五载,别说战场刀剑无眼,就是平安回来,京城哪儿还有他的位置?
  都是他的崽子,皇帝岂能瞧不出他们的小心思?他猛灌一盏茶水,平息片刻,又成了那个
  喜怒不形与色的帝王。
  他沉声吩咐:“告诉户部,大军所需粮草辎重,皆由朕过目,旁人不得窥伺,更不得插手!”
  “是。”
  他又道:“君持随行带的名单呢,再给朕瞧瞧。”
  陆奉带的人不多,贵在精,皇帝一眼扫到底,都是可堪大用之人,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忽然,他眸光一顿,问“怎么都是男人?”
  对于陆奉,皇帝不仅是一位帝王,还是一个父亲。老父亲除了儿子的平安,还得操心点儿别的。
  皇帝眉头紧皱,“他没带个妾室?朕赏那些美人呢,没一个中用的!”
  这话儿身后的太监不敢接,他讨好地笑道:“咱们王爷心有丘壑,不重女色,一心为圣上分忧。”
  “这是圣上之福,亦是万民之福啊。”
  皇帝可不会轻易被花言巧语迷了心智,他哼笑道:“他啊,朕这么多儿子,没有比他更重女色的了!”
  知子莫若父,他把他那王妃宝贝得跟什么似的,陆奉因什么不带随行的妾,他再清楚不过。
  “唉。”
  良久,皇帝长长叹了一口气,他这个儿子最像他,脾性独断执拗,他不喜欢,谁也逼不了他。
  皇帝拿起笔,写下一道诏书。
  ……
  陆奉出征当日,江婉柔心情低落地给陆奉穿戴衣裳,正难舍难分时,宫里忽来一道圣旨,宣旨太监啰啰嗦嗦念了一堆,只有一个意思:齐王妃随军。
  不止江婉柔,连陆奉冷峻的面容,都出现一丝皲裂。
  第80章 行路难
  “我进宫一趟。”
  陆奉身着重紫色的箭袖烫金蟒袍,腰系兽首铜带,眉心微皱,眉宇间自带一股威严气势。
  他出征在即,父皇不安抚他的妻儿,此举意欲何为?即使心中难舍,他从未想过把江婉柔带在身边。军营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刚入营的七尺男儿还要熬上一熬,根本不适合柔弱的女子。
  而且带兵打仗,枕戈待旦,身边带个女人算什么事。
  陆奉向来公私分明,他不做自刎的霸王,身边也无须虞美人作陪。
  他面色阴沉,来宣旨的禀笔太监苦着一张脸,小跑着追上陆奉的脚步,“使不得,哎呦,王爷,使不得啊。”
  太监跑得气喘吁吁,道:“圣上昨夜批阅军情,寅时才阖眼,今早罢了早朝,特地为您践行。”
  “圣上一片慈父之心,都是为了王爷呐!奴才说句托大的话,昨日诸位王爷上疏,欲插手军需,圣上大怒,为您驳了诸王爷的面子……齐王妃呦,您也劝劝王爷。”
  见说不动陆奉,禀笔太监急中生智,看向匆忙赶来的江婉柔。江婉柔拽住陆奉的衣袖,道:“夫君,莫要冲动。”
  上一回来齐王府宣旨时,禀笔太监和江婉柔有过一面之缘,他曾叹道:“有您这样一位贤内助,是齐王殿下的福气。”
  如今,果然应验了。
  江婉柔轻声细语,安抚住了暴怒的陆奉。她笑道:“正好你我夫妻难舍难分,父皇善解人意,全了你我的情谊。只是如今形势紧迫,还是等回来后,再向父皇拜谢吧。”
  一番话,既然赞颂了皇帝,又让劝解了陆奉。禀笔太监心中为江婉柔大声喝彩,忙躬身附和,“王妃娘娘大义,王爷三思啊。”
  江婉柔不是“大义”,她也不懂什么朝局打仗,但她很聪明,从方才太监的三言两语中,她明白两点。其一,皇帝殚精竭虑,为陆奉扫平障碍,还为他罢了早朝践行。她知道陆奉的脾气,万一两人对峙起来,皇帝自觉“一片慈心”被辜负,帝王一怒,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她不敢赌。
  其二,陆奉此番出征,除了抵御外敌,后方并不是固若金汤,想害他的是手握权柄的王爷,能庇佑他的,只有龙椅上高高在上的皇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