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吴家老汉的小儿子吴崇林从水缸里出来,听村中哀嚎声声,悲愤地看向桌案上那些圣贤书,他也不知道该怪谁。
怪那些挑起战乱的叛军,还是怪云州蛮夷,还是怪朝廷这毫无人性的征兵制度。
吴崇林浑身是水,走到外面,站在村道上,扫视周围。
“诸位,秦州战事一时半刻是打不完的,今日只是第一次强征,用不了多久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还要征粮,到时候家中老翁和幼童,恐怕都要被抓走,留下的人没有粮食都活不成,我们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
有人哭嚎着,“那我们还能去哪?离了故土,我们都活不下去啊。”
吴崇林也不知道,以往有些人交不上粮税,都会选择落草为寇,如今留给他们的,似乎也只剩下这条路。
这时,吴家老汉想起明月山下的清风观和明月山中的‘玄女’,他站出来道,“要不,我们去明月山那边看看?”
明月山中有仙境的事情,村中一些人也听过,而且道观那边听说常年招工,就算没有所谓的仙境,他们也可以去给道观干活,如果道观肯收留,做个道门的俗家弟子也是一条生路。
朝廷征兵,不会强征道门弟子,就算是情况危急的时候,也只会向附近道观求援,道观出多少人协助,由道观自己决定。
村中人商议一番之后,决定让吴崇林带着村中剩下的几个男人,先去明月山清风观打探情况。
村里的老人无论如何也舍不得一个月后就能收获的麦子。
……
彼时,明月山清风观外。
同样有一队兵将纵马而来,在清风观外的岔道处停下,纷纷下马。
岔道往上,绿树环绕,沿着蜿蜒的青石阶往上,一座崭新的道观伫立在树林之中。
道观外堆放着不少木材和石料,却不见任何人在此处干活,道观后方传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山中阴风阵阵有些不详,一行人踏入其中,扫视周围。
前院已经修好,正中央的大殿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殿内供奉着一尊高大的道君像,面容虽是空白一片,仍给人一种威严而庄重的感觉。
几人微微低头以示恭敬,站在殿外高喝一声。
“主事的道长何在?”
不一会,身穿青色道袍的遥真从大殿后方走出,“贫道遥真,不知各位到我这清风观来,所谓何事?”
为首的队正上前一步,“听说您这里招了不少民夫和工匠,如今秦州战事吃紧,朝廷下了征兵令,这些人我要带走,劳请通融。”
遥真露出为难神色,让开一条道,“各位,不如你们自己来看,我这道观之中,早就没有任何活人了。”
几人不明所以,那队正带头,跟随遥真穿过前院到中院的洞门,看清眼前景象,惊愕地睁大眼,刷地抽出长刀。
只见在中院各处干活的,全都是面容干瘪发青,皮肤腐烂的僵尸!
第307章 山中仙境(求月票)
这个场面虽有些惊悚,但这些当兵之人尚能接受,不至于害怕到扭头就跑。
秦州那边战事吃紧,秦州各地道观中的擅长养尸驭尸的道长们均已出山,利用战死的士兵尸体养成白毛僵。
或继续抵抗叛军,或在后方帮忙搬运粮草辎重,白毛僵的负重能力比活人强得多。
押运粮草如果能有一个擅长驭尸的道长坐镇,能节省不少兵马,还更安全,不用担心拦路的邪祟恶鬼。
为首的队正看看身旁的几个兄弟,他们调查到的情况分明是清风观一直在招工,附近几个村子除了老人,大量村民无故消失,据说是在清风观中干活,寻求庇护,躲避兵役。
这些村子里的人,还有先前那些从秦州过来的流民,少说也有两三千人,进了清风观之后真就一个人也没了?
他们这次来,就是为了调查清楚这件事。
队正直接询问遥真,遥真听闻之后道,“你们这可就冤枉我了,我要是真有这么多人,何苦用这些僵尸干活,要不你们自己搜,这里除了我之外,你们能找到一个活人,尽管带走,我绝无二话。”
遥真取出道铃晃了晃,院中十几个僵尸立刻放下手中的砖石木料,跳到遥真背后站成一排。
队正招呼手下人搜查,他们搜得仔细,搜完之后果真没找到一个人。
“队正,后院有条小道,似是通往山中的,属下记得这里以前叫金凤山,山中常有土匪出没。”
“我们要去后山搜查。”队正对遥真道。
遥真做出请的手势,“要搜尽管搜,但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我当初在官府报备的时候就曾提到过,山中有厉害的恶鬼出没,已形成死域,我在此建道观就是为了借道君之力镇住那片死域,慢慢消磨山中恶鬼的力量。”
闻言,几个兵丁惧怕后退,他们不是镇邪司的人,没有香器保护,若是踏入死域,坚持不了一刻钟就会死。
但那队正仍不死心,还是带着手下的人沿着后院小道往山中摸索,穿过树林,行至朝天关峡道口时,天色忽然变暗,空气阴冷潮湿,周围树木不再苍翠,枯萎得只剩下干枯树枝,张牙舞爪似鬼怪。
树枝上还有许多红线,风中摆动,氛围诡异。
见此状况,几人总算相信此地已经变成死域,纷纷退回道观,称赞一句‘遥真道长高义’,就急匆匆的逃了。
<a href="https:///tuijian/rexue/">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