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师姐瞧得奇怪:“师弟,你不是不通医理吗?”
“这并非药草。”奚临席地而坐,“是一种叫株玉的野果,晒干后用来做蜜饯能存储一个冬天,也可以酿成果酒。”
他说着剥好了一粒递给她。
果肉清香绵甜,很快又酸得可怕,瑶持心整张脸都皱了起来,尖起眉枝问他:“你怎么……连这也有涉猎?”
她时常觉得师弟特别神通广大,仿佛无所不知,无事不晓,你无论问什么,或多或少他都能答上来。
奚临望了她一眼,今日的心情瞧着格外和煦,“我可能没告诉过师姐。”
“小的时候,我也是在这样一个山村里长大的。”
“真的?”
说不出为什么,瑶持心却没有多意外。
她潜意识里能感觉到,师弟吃过的苦肯定比她多,走过的路想必也比她多。
“嗯。”
奚临收回视线,神色漫漫地打量着底下屋舍俨然的村寨,眉眼难得这样柔和,“还要再小一点,打铁、织染、酒家,什么都有,都是同族亲人。每逢春夏之交,我娘就会带着我们上山采浆果,除了这种之外别的也很丰富,像黄色的灯笼果,绿色的龙珠。”
“村外一条小溪……或是湖泊,记不清了,沿着水畔生满水产,随便用饵一钓就能上钩,坐一整天能收获满满一篓的虾蟹。”
瑶持心拖着脸在一旁安静地听。
师弟难得讲起他的过去,也难得这样多话,好像整个人都柔软了下来,话里话外满是怀念。
既然怀念,就意味着应该再也回不去了。
他说:“不过已经过去很多年,这些大概都没有了吧。”
她闻声心头一动,眼眸闪烁道:“那地方现在还在么?出去之后我也想瞧瞧。”
青年眼目显而易见地微睁了些许,“师姐感兴趣吗?”
“感兴趣呀。”瑶持心答得自然,“等回去了,找个机会你带我去看一看。”
“嗯。”奚临看着她,那目光专注极了,喉头意味不明地滚了滚。
“好啊。”
三千年前的当下犹是初春,暖风吹得满坡青草波澜荡漾。
大师姐倒颇为怅然地抱着双腿感叹:“唉,就是不知几时才有灵气卷进来呢……”
她百无聊赖地看村民们在远处忙忙碌碌,这用不了术法的地方自己什么事也干不成,不能御剑只能徒步,连法宝亦不敢轻易驱使,比从前愈发没了用武之处。
瑶持心不由纳闷:“你说,上古时候大地灵气如此稀薄,但妖兽依旧横行,长此以往,凡人岂不是要灭绝了?”
就好比这个寨子,若非他们家大长老误入,仅凭一帮血肉之躯的山民,打得过旷野里那大嘴巴的猪婆龙跟走地鸡老祖宗么?
光是他们四个还应付得左支右绌。
普通百姓要如何生存,又怎么往下传承。
不对,等一等……
大师姐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什么,“三千年前的古代没有灵气,而现世又有灵气,就是说……灵气原来曾经消失过吗?!”
“……”
她居然能到现在才想起这个问题。
奚临没忍住皱眉转头:“师姐,你的玄门历史到底怎么学的。”
瑶持心自我唾弃:“那我就是不学无术嘛。”
古籍们佶屈聱牙,她便是看过恐怕也都没走心,何况大师姐总以为既然是历史,不就是老黄历,过去的事,还学来干嘛呢。
古书上的大能们也不会活过来啊。
恰在这时,背后忽然飘来一个苍老的笑声,来者嗓音不疾不徐:
“其实不能算消失,咱们这个时代,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没灵气的。”
他们同时转头,就见半坡下,披着一席绛紫斗篷的老族长手持一柄木头雕制的长杖,慢条斯理地爬上山。
昨夜的篝火宴正是他的主意,二人对他自不陌生,老族长是唯一清楚他们来龙去脉的人,说话用不着避讳。
瑶持心一听有灵气,精神立刻振奋:“您的意思是,这里仅是个例?另有别处灵气充沛吗?那在什么地方?”
对方带着一顶象征身份的帽子,插满了花里胡哨的羽毛,他眯眼一笑,瑶持心就觉得他特亲切,像自己老爹。
族长并未立即回答,只问:“这儿和你们那边很不一样吧?”
“听云说,你们所处的三千年后,九州八荒光是凡人的国度都有五六个,大地灵气均衡,普通人也能修炼成仙,长生不老,来了这边想必不习惯。”
当然不习惯,在有妖邪盘踞之地自己全无还手之力,跟鱼肉有什么分别。
根本是人间地狱!
不过瑶持心听出他话里有话,便没急着追问。
“如今这片大地其实也有灵气充盈之处,并非万马齐喑,但不在这里。”他用木杖戳了戳地面,笑道,“此处是偏僻的蛮荒。”
难怪这么荒凉,果然上古久远归久远,也不是完全背离自己的认知。
她不免费解:“你们怎么不到那些日子好过一点的地方去呢?”
身旁的奚临淡淡道:“因为灵气分三六九等。”
老族长那险些看不到缝的眼睛缓缓掀开了少许:“是的,这位小兄弟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