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没有。
黎川无疑,继续刚才迟疑没说完的话:王鹏的死给我的感觉很不舒服。
秦澈思绪瞬间被拉回来,感觉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黎川道:可能是我想多了,先回房间看看陈砺峰他们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秦澈没有阻拦,但看向黎川的背影若有所思,别人要是说这句话,可是真是想多了,可黎川不一样。黎川在这方面的直觉极其敏锐,确切地说,是在这方面有着超高的思维天赋,只要案情稍微给出点线索,黎川就能顺着这条线索抽丝剥茧,迅速找到案情最关键的信息部分。
而黎川对王鹏的死感到不舒服,必定是通过王鹏联想到了什么。
所以,黎川你到底从王鹏身上联想到了谁?
-
简陋的房子被陈砺峰的痕检科翻了个底朝天,从房间到客厅,从客厅到厨房跟厕所,里里外外,每个犄角旮旯角落,甚至是沙发、椅子、床的每条缝隙,一个不落全都扫了一遍,而最后除了王鹏那几根发黄的毛发,还有王鹏生前穿着拖鞋在客厅和房间留下的脚印之外,完全没有第二个人存在的痕迹。
这他妈的还真是见鬼了!
陈砺峰连声怒骂了好几声,脸上那浓密的眉毛跟随面部表情突突在狂跳舞,所有人都难得在现场听到痕检科主任发这么大脾气,都忍不住跟着在一旁吐槽。
案发现场找不到证据是常有的事情,如今科学技术发达,监控,天眼,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跟手段,让所有的犯罪者无处遁形。但同时也激发了犯罪者超高的犯罪本能,他们的刑侦工作也在这漫长的征程中变得愈发复杂跟困难。
哟,咱们陈主任竟然会在现场发脾气,难得啊。秦澈着拿起王鹏放在客厅上的《圣经》,颇感兴趣翻了几页,抬头问梁天:王鹏生前的个人信息了解的怎么样?
梁天点头:基本信息的话,跟那个目击者嫌疑人说的大差不差。王鹏,34岁,砀山县人,一个小公司的员工,高中学历,也因为学历问题,王鹏只能在公司最底层打杂,偶尔帮老板跑跑腿。上个月初,也就是八月份,王鹏因为工资问题从公司离职,从原来两房一厅的舒适公寓搬到现在这个破旧的城中村来。听这这周围的人说,王鹏这个人有点小毛病,但人还是挺好相处的,跟楼下那些大爷大妈聊的特别来,就是本人嗜酒如命,有时候喝多了就会发酒疯,之前有次从外面喝酒回来打了人,邻居就帮忙报警,王鹏因此被关进派出所蹲了一个星期。之后
先等等。秦澈打断梁天,问:除了他嗜酒如命这点,这周围的邻居有没有发现他平时不太正常的地方?虽然就目前而言,我们没有证据证明王鹏飞非他杀,但假设他真的是自己跳楼自杀的话,这其中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才导致他会有这种想法。像是精神压力大,还有抑郁倾向之类的,这些周围的邻居有没有人知道王鹏平时有这方面的表现?
梁天摇摇头,半晌后道:王鹏搬来红岭街这边才不到一个月,周围邻居对他的事情了解甚少,我们刚才派人对周围居民进行了上门走访,一圈下来,都说不清楚。我们还特意把房东找过来问了,但房东也不清楚,他把房子租给王鹏之后,就租房的当天来过一次,后面有什么事都是在微信上聊。我们查了一下监控,证明房东确实没有撒谎。
黎川在梁天汇报中就着秦澈的手把那本《圣经》拿过来,自顾自坐到沙发上慢慢翻阅,也不说话,让人看不出在想什么。但姿势坐的很端正,很像学校里教学的年轻教授,秀气中带着不可察觉的严厉。
所有人不由得噤声。
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谁都熟悉黎川这种反应代表着什么。
川,川哥。
嗯?
徐蔚忍不住问:川哥,你是不是有什么发现了?
秦澈合上圣经,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抬起头:你们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我脸上有线索?
徐蔚支支吾吾道:我们还以为川哥你这样子是发现了什么线索。
哦,你说这个。黎川把那本《圣经》举起来,这本书挺好看的。
所有:
秦澈尴尬咳嗽了两声,准备打圆场,而他还没开口,刑侦队唯一的外勤女警花苗妍就急匆匆推门而入。
秦队,张大队长他们过来了。
红岭街是老城区,是上个世纪留下来的,因地理位置比较偏,处于江城区跟华溪区之间,目前虽还归江城市局管,但实际上红岭街已经慢慢脱离江城市区,如今归华溪区派出所管,而这位张大队长,正是华溪派出所的负责人。
原本王鹏的死不需要他们过来,交给华溪派出所处理就行,但报警电话是打到市局刑侦队,邓局觉得刑侦队最近没什么案子,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就让秦澈先过来看看。结果没想到,这案子竟然这么不对劲。
秦队。
张大队长远远看到站在楼下秦澈就大声打招呼,气喘吁吁的样子一看就是突然接到电话赶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