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哦,他们两个前年才刚刑满释放,现在被警方盯的特别紧,只能待在原来住的地方,哪里都去不了。徐蔚突然恍然:秦队你的意思,凶手很可能是通过李达跟陈爱莲,才找上了王二德跟吴莹夫妇?!
秦澈不敢确定,之前他们通过死者的犯罪年龄,都认为凶手是有筛查机制的,可王二德跟吴莹是从12岁就开始,这并不符合凶手对数字13的挑选。
还是说
似乎想到了什么,秦澈问:你们现在立马去查一下李达跟陈爱莲的身世背景跟个人经历,全部!
从小到大吗?
对。
徐蔚虽然不明白秦澈为什么要查这两人,但队长的命令还是乖乖照做,应了一声,转身就去办。
邓伟良有些疑惑:死者不是王二德跟吴莹夫妇两人吗,你让他们去查那两个拐卖犯做什么?
秦澈不知道自己的判断对不对,但还是给邓伟良解释:通过凶手之前杀的那几个死者,我们总结出来凶手是有筛选机制的。他筛选的人,都是13岁开始犯罪,并之后还死性不改继续在犯罪的,可王二德跟吴莹夫妇两人,从刚才得到的线索来看,他们两人是从12岁开始,这就不符合凶手一开始的筛选机制。所以我在想,王二德跟吴莹夫妇两人,会不会是凶手故意抛出的烟雾弹?
可你自己也说了,凶手作案都是有筛选机制,那他就不可能会抛开这个筛选机制去随便杀人。邓伟良反问道:而且,如果王二德跟吴莹夫妇两人的死,只是凶手向警方抛出的烟雾弹,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多此一举的事情,根本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好处。
是啊。
要是李达跟陈爱莲没事,那凶手违反机制去杀王二德跟吴莹夫妇两人,是为什么?
难道凶手杀人的筛选机制,并不是根据数字13来的?
可他们已经把死者所有能够查到的信息全部都总结起来了,这些人根本没有任何交集,也就意味着根本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他不相信凶手没有筛选机制。
秦队,查到了!
秦澈走过去,怎么样?
徐蔚道:李达跟陈爱莲目前就在他们原来的地方生活,据监督他们的警方说,他们并没有发现李达跟陈爱莲两人跟什么陌生人来往,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人员去找过他们两人。秦队,要是这样的话,王二德跟吴莹是12岁开始犯罪的,这不符合凶手的筛选机制啊!
是啊。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这次会变成12了呢?
梁天,老郭跟袁昭那边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梁天摇摇头,所有的发现我下午都跟你汇报过了,其余的,就只能另外查。
那,那个办案人那边有没有什么线索?
秦澈抬头朝对面喊了一声,老陈,问你呢!
陈砺峰正在忙自己的活,闻言抬起头,我下午的时候又带人去那边摸排了一次,没有什么新线索。
我是问你报案人那边有没有什么新线索,没有问你摸排的情况。
你说这个啊,陈砺峰从座位上起身,我也重新找了他一次,那个刘佑倒是没什么问题,有问有答,两次笔录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跟他住在一起的那个朋友,我们还没有问过他。
秦澈提声问:为什么没问?
陈砺峰脸色有点为难,又有这么多人在,他只能求助看向邓伟良。
邓伟良瞬间明白他的意思,示意他没有关系,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案子最重要,什么身份都不能有特例。
陈砺峰这才开口说:我们一开始想问来着,但刘佑他那个朋友的弟弟跟黎川是战友,他又属于烈士家属,我们要是问的话,倒也不是不行,就是在这一层面会比较尴尬。老秦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所以你就不问了?
老秦你听我说,我们真的没有不想问的!陈砺峰极力解释道:他是黎川战友的哥哥,如果我们问的话,黎川要是知道了,就会觉得我们这是在怀疑一个烈士家属的人格,他心里会怎么想?所以,我们真的没办法开口。
办案室顿时陷入了沉默。
印刷机在嘀嘀响,墙上的挂钟也在一分一秒的摇摆,外面天穹一片漆黑,夜晚的热闹声却如同每晚按时播放的肥皂剧,叽叽喳喳透过玻璃传进来。
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尴尬。
好一会后,邓伟良的声音才打破沉默。
案子是必须要侦破到底的,在这期间所有的人都在警方怀疑的对象之内,不管是什么身份,都得查!邓伟良态度坚决:既然考虑到这一层面的问题,黎川那边我会去跟他解释。秦澈,这个问话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秦澈:我没问题。
他看了一下时间,才八点多,秦澈又道:邓局,我想现在就去洪荫小区一趟。
现在?邓伟良转身看一眼时钟,没什么意见,也行。不过你身上还有伤,行吗你?
秦澈:问个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