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秦澈斟酌片刻后,才道:我想知道,黎川在为飓风行动准备期间,有没有发生其他一些事情?就是除了他那些必须要执行的任务之外。
  这个嘛
  邓伟良不解问:你怎么突然要问这种事?
  果然发生过其他事。
  秦澈就知道,黎川作为当年公大被崇拜的偶像大神,不可能说一直以来都是透明人的人,会什么都没做就能名声大噪,一举成为校园的风云人物。
  所以,当年还发生过什么事?
  邓伟良从自己的位置上起来,坐到他对面的沙发上去,下意识想要倒杯茶给自己喝,伸过手,才想起来好不容易泡的一点好茶,已经被自己眼前这个胎神给喝完了,只能抱起自己的保温杯,象征性的喝了两口凉白开。
  白了这胎神一眼,邓伟良才不紧不慢说道:这是我调取了他在公大唯一留下的个人档案才知道的事情。之前开会的时候张检察长不是已经说过吗,他在公大读书期间,还去了金三角执行了一次卧底任务,后来睆南那边发生了一起贩毒大案,其中那个组织恰巧就是跟黎川在卧底任务时打过交代的,所以组织当时就把黎川叫过去秘密配合那边围剿行动。
  他当时刚满17周岁吧。因为他的加入,那次围剿行动非常完美结束,还活捉了当时贩毒头目的心腹张跃,顺藤摸瓜收缴了将近八十多公斤的冰|毒跟海|洛因。这件事传回公大后,校领导那叫一个惊喜欲狂,当天就开了表彰大会,当然,黎川是不可能露面的。不过呢,即便保密工作做的再好,还是有一些人见过黎川的脸,还认识他,这也是为什么之后学校领导会那么快封存了这份档案,并把那些见过黎川脸的学生调离公大的原因。
  也就是说,黎川当年回睆南执行了一次任务?
  对。
  秦澈顿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细节,又问:那当年黎川执行任务期间,有没有发生过其他事情?
  邓伟良想了想,道:具体的也不是特别清楚,当年的卷宗为了抹除掉黎川在上面的痕迹,作了大篇幅的修改,我找杨厅调阅当时卷宗的时候,里面有提到过一个特别的事情。就是当时围剿行动中间出了一点小插曲,警方抓到的人当中,有十三位作案人员是被迫参与到那次贩毒计划里,导致了当时总指挥对他们的处理感到特别为难。
  被迫参与贩毒计划?秦澈不解:这话是什么意思?
  邓伟良解释道:意思是他们对当时那组织贩毒的事并不知情,没有想过要参与到贩毒的事情里面来,他们是被那伙组织成员威逼利诱才不得不服从,最终调查也确实能证明他们在那个计划里都是清白无辜的。然而问题就在这里,通过对这13个人的背景调查,发现这13个人多多少少有些案底在,所以应该怎么处理是一个非常头疼的事情。
  但最后还是处理好了。
  对,还是处理好了。邓伟良说:你猜的没错,处理的人正是黎川。
  在这一刻,所有的一切都在秦澈脑海里穿成了一条直线。
  无论是田江、王鹏、陈彪、王二德跟吴莹,以及受人雇佣过来杀人的杨勇,这几个人全部都跟睆南那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虽然其中的田江不是来自睆南那边,但田江却在睆南那边犯过事,以后才回到江城,四舍五入,田江跟睆南也是有直接关系的。
  而王二德跟吴莹的死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凶手杀人的筛选机制并不是数字13,而是这些罪犯通通都来自睆南,都曾经被迫参与了十几年前那次贩毒计划,并且在黎川的处理下得到释放,同时却又死性不改继续犯罪的那13名曾经的无辜者!
  这个数字13,才是凶手真正的筛选机制!
  邓局,那你知不知道当时那13名无辜的被迫从犯都叫什么名字吗?秦澈补充一句:不用全部,说几个就行。
  邓伟良很抱歉道:虽然我也很想告诉你,但他卷宗上确实没有提到。我想,这应该就是黎川当时提的建议,他应该是想让这几个人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不受这方面的困扰,否则这么一个大的记录留在卷宗里,他们大概率很难在社会里讨一口饭吃。
  说完之后,邓伟良终于反应过来,你问这个,难不成这次的连环杀人案,跟你问的这些有关?
  有没有关系秦澈现在不好下结论,但从现在的种种线索来看,这个可能性非常的大,只要他们明天找到赵信,这一切就能够全部确定了。
  还不确定,明天有结果再告诉您老人家。秦澈说着便要起身。
  邓伟良连忙把人叫住,等等等,你小子过来就为了问我这么一件事情,然后就把我泡好的茶给喝的一滴不剩,然后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人了?
  我这不是口渴嘛,您老等会再泡一壶不就行了?
  你个混小子再说一遍?
  秦澈麻溜的赶紧推门离开,很快局长办公室里只能听到邓伟良絮絮叨叨的痛骂声,为自己那壶被糟|蹋的名茶申诉。
  回去的走廊陆续有人经过,抬头看到急匆匆的支队长,都会礼貌打声招呼,秦澈见了,也会点头表示回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