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所以排除这一点, 这个指纹是黎川的,也只可能是黎川的。
  我记得专案组的赵检察长说过,黎阳跟白珂被暗杀之后,黎川很快就被杨厅给收养了,在生活了半年后专案组就把人带走,并在他15岁的时候被破格保送进公大,按理来说,不可能是杨厅收养期间留下来的。郯晋摸着下巴思索,然后道:而且,根据我对这两枚指纹尺度目测的大小来看,它是要比成年人小的,但是要比13岁以下的孩子大,尺寸大小介于15岁到17岁之间。
  也就是说,黎川被专案组带走之后,破格保送进公大,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黎川曾经回来过。
  秦澈拧眉不解:可如果期间黎川曾经回来过,赵局来之前怎么没提这件事?
  不提无非就只有两种原因,要么就是赵方海也不知道黎川曾经回来过,要么赵方海知道黎川曾经回来过,但选择了保密。
  但前者明显不太可能,监控录像都是赵方海在管的,黎川真的回来过的话,赵方海绝对知道。可如果是后者,那又没有保密的必要,毕竟黎川现在在公安系统通缉的名单上,13年前的事情也已经完全摆到台面上来,赵方海根本无需多此一举。
  应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
  赵局那时候可能还没接管监控录像的事,毕竟黎支队长被暗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监控住所的人还是调查组。
  有道理。
  秦澈小心翼翼把撒上滑石粉的两枚指纹用指纹胶带收集起来,又用手机再拍了两张照片留存,就把棋盘底座的滑石粉用纸张处理干净。等做完这些之后,再跟郯晋一起把棋盘搬回原来的地方。
  现在他们可以确认黎川被专案组保送进公大的那段时间里,曾经一个人回来过,并且这件事调查组是知道的。而赵方海之所于不知道,很可能就像郯晋所猜测的那样,当时管理监控录像的是调查组,赵方海是在调查组确认黎阳住过的地方不会找到其他线索,才把这个责任交给赵方海。
  这也就能够解释赵方海为什么没有跟他们两个提起过这件事,一切就都能说通了。
  好了,我们现在继续刚才的话题,来推测黎支队长留下这盘棋局,到底都代表什么意义吧。
  郯晋觉得站着实在是太累,把手套脱下来后就坐到沙发上。
  说是沙发也不太正确,更像是木制的长椅,只是上面垫了海绵的垫子,看起来像是沙发。
  既然我们能确定黎川曾经回来过的话,那就意味着黎支队长留下的这盘棋局,是留给黎川的,并且他能够确认黎川能够看得懂他想要表达的意思。郯晋道:这很有可能是他们父子俩之间一直保持的默契,或者应该说,只有他们父子俩才能看得懂的暗号。
  秦澈两只手撑在棋局的两旁,他仔细看了又看,这盘棋红色棋子这边明显落下风,对方的车(ju)已经压境,要直取将的首级。
  这盘棋要是黎阳留给黎川的,只有父子两人看得懂的暗号,那他带入黎川的视角,这个将应该是泛指整个公安系统。因为将的含义不仅在象棋中至关重要,在现实中更是具有代表性意义将能发号施令,将能统领全军,将更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撑起整个队伍。
  之前侦办杨勇他们案子的时候我来过淮南,见了黎川父亲生前关系最要好的战友孟非,也是现在的副局长。当时黎川也在,他就当着我们两人的面,说黎阳死的时候曾经让他给黎川带了句话,就是关于这盘棋的。秦澈边想边说:那时候我不知道真有这么一盘棋在,以为黎阳那句遗言真就只是一句遗言,也就没怎么多想。现在结合那句话来看,黎阳明显是想让黎川看懂他留下这盘棋的意思。
  郯晋啧了声,身体微微向前倾,那就对了,黎阳留下这盘棋就是给黎川的,赵局肯定也知道,但这样一来,就有一个新问题出现。既然赵局知道这件事情必须由黎川来才可能解答出黎阳临终前发现有关敌人的线索,可之前你们来的时候赵局为什么不让他回家看一眼呢?哪怕不用黎川回家看,他直接拿出以前拍下来的证据图片给黎川看,都可以。可赵局为什么不这样做?
  没错,那时候明明有这个机会,赵方海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是另有考虑?还是还没到时候,又怕引火烧身,所以才没有这么做?或者是当时察觉到其他情况?
  就听到郯晋摊着手调侃道:不过赵局当时没有这么做其实也能够理解,毕竟当时也没有想过这件事情会发生到这个不可控的地步,黎川还跟敌方合作,要是知道会发展成这样子,我相信赵局肯定会毫不犹豫这么做吧。
  秦澈盯着他的眼睛,满脸不信。
  很快郯晋就改口了,好吧好吧,我承认,这确实不是我心里真正的想法。我猜赵局当时没这么做,肯定是不想引火烧身,毕竟邓局跟罗副局的例子摆在那里,黎川虽然是黎支队长的遗孤,黎支队长又是赵局曾经最青睐的得力干将,可这种事情毕竟又不是算逛菜市场一样,说走就走,说脱身就能脱身。这种浑水,只要是个聪明人,都不可能明知道里面是什么,还淌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