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长安骨> 第162章

第162章

  赵渊自认也是经历过世事无常的人了,瞧着他这幅模样反而有一种异样的喜爱之情,扒下师夜光缁衣里面碍事的裤子,从自己的身上掏出一个小瓷瓶,在师夜光面前晃了晃,挖出一团无色无味的脂膏,冷笑:“我是带着三个拖油瓶不假,但毕竟也是有封国的藩王,你今日若是失身与我,除了嫁我,恐怕也别无选择了,上人。”
  也不知道是哪个字刺激了师夜光,他扭过脸去咬住下唇不肯说话,柔软的**却绷紧了抽搐起来,身体柔若无骨,并不真正反抗了。赵渊故意挤揉他的**,托起肆意玩弄。师夜光服了软,闭上眼睛在他身下舒展开来,像一张柔软的皮毯子,吸着气胡言乱语:“你想得倒挺美,失身就得嫁给你,照你这样说,我不该早就成了你的婶娘?无耻……”
  他哼出一声,旋即就察觉赵渊用力掰开自己的动作,顿时惊慌起来。
  师夜光和赵朔之间有没有什么,赵渊猜都猜得到,知道他是气自己的,或许他就喜欢粗暴一点呢?但偏偏沉住气,连个愤怒的眼神都不给,反而悠闲地在柔和明媚的春光里一寸一寸缓慢挺进,同时欣赏师夜光无遮无拦的沉溺表情,轻声慢语:“我晓得你是很挑剔的,世间除了我,再没有人能这样对你,更没有人能让你念念不忘,对不对?”
  他确实做对了,师夜光喘息一声,抓紧了他的袖子,像一条痛苦的蛇一样扭曲起来,试图撼动他钳制自己的双手:“放开……”
  赵渊并不怕他逃跑,因为已经将他钉死,于是松开手,下一刻师夜光一把将他拉下来,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师夜光的喘息颤抖着,好似含着无尽的恐惧,一口咬住他胸前的皮肉,利齿深深嵌入:“混蛋!无耻!恨你……你……呜……”
  赵渊不知为何从这破碎的词句里切实的感受到一种绵长酸痛的情愫,深沉又幽微,几乎不像是师夜光会有的。但谁能真正明白师夜光呢?
  或许他确实一直在害怕某些事,又或许他真的也深藏情爱,只是不肯亲口承认。
  赵渊把他抱进怀里,低头亲一亲他的发丝和脸颊,把自己认定的继妃抱进怀里。
  算啦,至少如今春光明媚。
  第一百零三章 ,漂游
  师夜光的秘密,说来其实也挺好说出口,只是赵渊从来没有信过。大约和他说这种话的时机有关。
  他有个秘密,早就知道自己会怎么死去——他的死法和他的情人息息相关,所以他也早就知道自己将来会爱上谁。
  早年间师夜光过的是四海为家的生活,说实在的也不觉得活着有多好,但是更不可想象的是他最后居然会变成心甘情愿与别人同生共死的人。
  他又不是什么好人,更谈不上忠诚。赵渊身上倒确实有美好品质,但仍然在初次见面的时候让师夜光惊慌失措,只想把他驱逐出自己的领地。
  师夜光没法决定,到底是顺应自己的命数,还是彻底的反抗。
  一旦和赵渊多做接触,他就明白为何自己会看到那样的结果。赵渊对他挺好,且性情纯良,颇为克己,从不用权势逼迫自己就范,又生得过分英俊,教养十分之好,体型精壮,且不挑嘴。
  赵渊那时候其实并不习惯照顾人,但他容忍师夜光却做得仿佛与生俱来就有这种天赋。师夜光是在外流窜多年的野猫,对人类的温情与爱护其实一无所知,如同坠入温柔落网的外地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等到醒来的时候发现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太难了。
  抛弃赵渊倒是很容易,师夜光晓得这种天真的男孩子最好骗,又年轻又单纯,只需骤然翻脸,他就会不知所措,既愤怒又伤心,根本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但要拒绝赵渊所代表的一切就太难。呵护备至,体贴入微其实于师夜光没有什么太大用处,有是挺不错,但如果没有他也不至于活不下去的。他舍不得是赵渊本人,好似会发光,吸引着他一步一步深入,然后险些回不来。
  师夜光一生东多西窜,苟活至今,靠的最大法宝莫过于自己的双眼,和他那不知姓名的母亲留给他的诡异天赋。他看得见许多旁人一无所知的东西,但却无法主动去追寻原因和结果,似乎有神明对他揭示某些真相,然后就把他从庇护之中推了出去。
  逼迫他趁着赵渊不在的时候不告而别的原因,就是师夜光又一次看见了血淋淋的自己,梦里那样子比他从前所见的自己的尸体看起来更年轻。
  他执意忽视天赋的警告,所以命运在冥冥中发生了改变,可惜是让他的死期更迫近了。
  如果没有这件事师夜光也不知道自己原来是想活的。
  他藜杖芒鞋,夤夜离开赵渊临时的府邸,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好像一条惊慌失措逃窜的野狗。
  师夜光当然和赵渊不同。他自幼无父无母,还是个本来应该被掐死的巫女与人类的杂种,没有地方要他,人人都目他为怪物,不得已早早与群狼和荒野上低垂的星子为伴,长大之后也不觉得自己多么像个人。
  到了四五岁的时候,一个老和尚将他抱回寺庙,亲手喂养起来。佛道虽有神明供奉,但始终不被朝廷承认,只在民众之间发扬光大,像是旷野上点燃起来召集冻饿人群的火把。
  到后来干戈四起,战乱频仍,祭宫的格局也分崩离析,佛道两教趁机进入权贵之中,机缘巧合成就了师夜光的名声。老和尚死后他由南到北,四处游历,和老虎作伴,和野狗争食,读过很多零散的书页,也听过许多场讲经论道,但从未脱胎换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