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冬至前顾寰的大妹妹出嫁,府中无人,只有一个做过军祭酒的族叔和宫里派来的内宦女官张罗主持。但婚礼仍然极尽奢华,声势浩大。男方是顾寰军中的兄弟,年轻将军,英武挺拔,性情爽朗直率,家中人口简单,且这位将军身上也有爵位,两人不仅门当户对,也是天作之合。
因顾寰不在,赵朔更是执意大操大办,为顾寰造出声势。宫中的顾夫人也出宫亲临,场面并不算小。
这场婚事后,赵朔又传出病了的风声,不过几个月,再次卧床。
这时候没有另一个赵济欲图不轨,可见他是真的病了。人到了这个年纪,病来病去,倒也不值得吃惊。只是他一病,朝中上下难免提心吊胆,唯恐又出什么乱子。
顾寰在北,和北戎人的仗打得很不顺利。冬天的时候他们缺粮少衣,贪婪且凶狠,到了春天万物复苏,水草丰足,都撒开了消失在草原上。双方骑兵速度差不多,但在熟悉地形和气候上顾寰远远不如他们,一步一步都不得不小心翼翼,眼看着是陷在关外了。
不过好在他过去的时候就做足了准备,开垦屯粮,又收当地商人手里的粮食,不仅提振当地民生,还保证了不需要曹禤斡旋,运送太多粮食。
既然已经开打了,朝中自然一心一意想要打胜仗,即便顾寰如今没有什么胜绩,也因天时而未曾遭到攻讦质问。赵朔用他就是信他,病了之后没多久就不再视朝,每日精神好的时候召见重臣处理国事,更不必听人聒噪。
但乱子还是出现了。
开春后巫国在江东交界处动作频繁,甚至屡有冲突,谢陵说,她们很不安分,且窥视边境。
这一仗眼看着是要真的打起来了。曹禤焦头烂额,赵朔强撑病体,紧锣密鼓准备战备,同时与巫国交涉。顾寰深入草原之中突袭北戎人大部落,将酋首与其亲信一网打尽,烧了连绵数里的毡房帐篷,又劫掠妇女粮食一并带进关内。北戎人对他恨之入骨,战火烽烟直冲天际,调集大军会和,前来攻城。
这一头终于彻底陷入战端,那一头巫国的动作也明目张胆了起来,极力避免的双线作战,现在看来是在所难免了。
齐昭昀请命,愿意与巫国谈判。
赵朔将他召入宫中,君臣二人面谈许久,准了。
次日顾夫人谒见,自陈愿意过江,与巫国使者对谈。她是深宫妇人,不是从前的神官身份,但这个请求显然并非皇帝的妃子请求为皇帝分忧,而是一柄宝剑蛰伏多时,终于到了出鞘的时候。其时皇后在侧端坐,赵朔气喘不已,坐着太过吃力,于是半躺在榻上,凝望这个或许是自己一生中见过的最奇异的女人。
过了片刻,他昏睡过去,皇后站起身,示意顾夫人跟随自己出殿。
“你还有个儿子,当真舍得放下吗?”
她的面容仍然是温柔的,但内里早已与从前不同,贤淑真正成了一张皮,下面是翻涌的漆黑河水,发出哭泣童护的声音。
顾璇玑与她对视:“我相信皇后。。”
两个女人对视良久。
第一百零八章 ,巫鬼
她并不是相信皇后,而是相信皇后的立场与选择逃不出自己的预测。正如赵朔醒来之后再见她一面,就答应了她的请求,将她托付给了齐昭昀。
按理来说,宫妃是绝不会有离开都城的机会的,但世间一切规则都在巫女面前不值一提。顾夫人出宫奔赴江东,最实用的一条理由就是她曾经是最好的巫女,与巫国实质上系出同源,彼此知根知底。原本祭宫就要派出代表加入使团,现在加上她一个也不算出人意料。
此行算是剥去了她身上顾夫人的伪装,至少登车之时起来接应的神官都叫她“大人”。
齐昭昀带领使团夙兴夜寐,赶赴江东,由总督江东兵马的谢陵前来迎接,把他们安置在原刘朝都城,现在的江宁城之中。巫国的异动在听闻顾夫人前来的时候就渐渐消失,谢陵虽然松了一口气,但也知道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这场如果谈不下来,战端兴起也只是一瞬间的事。
太守府中,三人第一次碰面,顾璇玑和盘托出自己的来意:“二位大人都是很清楚我的本职的,我来是为了防备巫国欲行不轨,掀开底牌,其余既然不懂,也就不会给你们添麻烦,请不必顾忌我。”
谢陵对这位顾夫人并没有多少了解,虽然当年在京的时候也曾经进过祭宫,见过两次,但并没有说过话,他自己更不是虔诚的信徒,因此对她甚至还有几分防备。一个曾经位高权重,有诸多神奇事迹的女人,又年轻貌美,入宫之后颇受宠爱,还生了个儿子,成为宠妃,如今能够说动赵朔把自己派来,显然是个对皇帝有极强影响力的女人,且权欲旺盛,喜爱指手画脚。早在这一行人到来之前,他就决定了,无论顾夫人准备如何插手此地防务和接下来的会谈事宜,他都一定要提前和齐昭昀通过气,把她压下来。
兹事体大,是一点危险也不能冒的。顾夫人久在京城,又是宫眷,或许有见识,但这种事除非深谙其中的门道,否则只是添乱罢了。
未料谢陵夤夜拜访齐昭昀,得到的却是安慰,说顾夫人颇有分寸,绝不会指手画脚,她此行也是非来不可的,毕竟天下巫女虽多,但是她的天赋与名望数一数二,这一点谢陵自己根据那些销声匿迹的巫国女人就可以看得出来。无论他们在谋划些什么,毕竟也得有祭宫的人在场,还有谁比顾夫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