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长安骨> 第195章

第195章

  师徒二人先前已经熟悉了,齐昭昀的授课固然不能像是其他师傅一样每日都来,但赵霈天然对他有一种亲近之意,并不觉得陌生。师徒之间倒也有些真诚的感情与欣赏,他既然这样说了,小皇帝也就点了点头,严肃的表示自己会听取劝谏。
  二人说过两句话才坐下来,上了茶之后宫人都退了出去,小皇帝这才大人一般悄悄趋近了齐昭昀,低声道:“长乐宫中的太后……近来好像很不寻常。听闻寿康阿姊总是入宫……“
  寿康公主就是前几年丧夫新寡之后成功出家做了女冠的那一位,皇后亲生的女儿。原本这个出家就是一种托词,为的是不再婚嫁跳出红尘。先帝崩后公主入京进宫探望母亲安慰太后情理之中。
  但齐昭昀知道小皇帝说的不寻常是什么意思。
  太后在长乐宫,其实不得自由,信王住在宫中母子二人甚至不能得见一面,至于京中府邸里的其余小皇帝的兄弟,恐怕在继位大典之前都得安安静静的待着,一旦有了异动就容易招致杀身之祸。
  但寿康公主不同,她是唯一一个不会被严防死守,可以随意上门拜访,交通串联的人。
  这位公主的性情能耐如何,齐昭昀是不知道的,但是太后狼子野心不死,肯定是想要做些什么的,公主频繁出入内宫或许还不足为虑,但是一旦和太后扯上关系,就要慎重了。
  齐昭昀看了脸色肃穆的小皇帝一眼,心想,宫里还是不能待下去了。至少今日,小皇帝不好留着了。他毕竟是个孩子,做不了太大的主,身边虽然有忠心的奴仆,但万一再出一回逼宫的事,自保还是困难。与其整日坐在这里惴惴不安等待旁人的暗箭伤人,不如反守为攻。
  现在要靠别人太难,小皇帝不能干坐着,等他出了宫,在宫城之中展开清洗就容易多了。
  那么到底什么地方最安全呢?
  大约就是顾寰的府邸了。
  齐昭昀道:“臣请陛下移驾。”
  是日小皇帝在齐昭昀的牛车中出宫门,到了顾府。顾寰不在,出面接待的就是小皇帝的几个小舅舅和小姨。在齐昭昀眼里这几个还是孩子,但是他们其实也都到了婚嫁的年岁,照顾孩子还是很拿手的,悄悄将小皇帝迎进去,再见礼。
  齐昭昀还要去和惠王谈判,没空多留,于是只好将小皇帝留在此处,请顾家兄妹照顾。他们再三请他放心,于是齐昭昀拜别幼帝,出门去寻惠王了。
  赵渊近来一半日子在宫里,一半日子在京郊。他带兵进入宫门的时候,率领的是这一次随着自己西征回来的精锐之师,正因如此才令金吾卫不敢轻举妄动,太后的真实意图也没能成功。
  他一向是很明白事理的,都已经一脚踏入旋涡,甚至发誓拱卫幼帝,那么赵霈的皇位不坐稳了,他就永远别想退下来。与其成日想着马放南山,不如先勘定乱局。
  与曹禤和齐昭昀不同,他虽是宗室,但真正的依仗是这些精兵,因此越发严厉约束部下,无论如何都不能出事。
  齐昭昀到营门前几里地就被他的人发现了,于是表明身份后说明有急事求见惠王,随后递出一封写好的书信请他们呈进去,自己慢慢走。
  赵渊手下的精兵素质不低,知道齐昭昀的身份——就身上这个独一无二的大都督的名号,天下也很难有谁不知道他的身份,也就不加阻拦,只是军纪森严,到了他们的地头,就不能跑马,不能喧哗,齐昭昀一一听了。
  没多久赵渊亲自骑马来迎他,来的时候脸上还带着莫名其妙的怒气。齐昭昀在他脸上看了几眼,赵渊知道瞒不过这个聪明人,于是自己就说了,也免得猜忌。
  “师夜光来了。”
  齐昭昀露出豁然开朗的表情。这么一说,完全说得通。先帝崩的时候,师夜光正在称病。但他称病其实是为了不让赵渊纠缠自己纠缠得太厉害——先帝一立太子,师夜光就成了头一号的太子党,率先和所有人拉开关系,尤其是赵渊。
  没人知道他为了什么,不过齐昭昀猜测,大概……师夜光知道一些巫烛知道的东西吧。他从没有把自己关于赵朔对于储位的态度猜测公之于众,甚至连顾寰也没有告诉。因为他是知道的最少的,但师夜光则不然,他毕竟天生慧眼,倘若赵朔命他刺探窥视别人的命运,那么是否叫他看过赵霈的呢?
  答案简直是肯定的。
  齐昭昀默不作声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对赵渊点点头,没说什么。
  师夜光怎么和赵渊吵起来的他不清楚,反正不可能只是两口子吵架那点事,不是随便谁就能劝的。想也知道赵渊一定是认为现在赵朔已死,两人对外可以彼此回避,私下里反而应该自由很多。
  至于师夜光为什么不同意,或者说为什么不能同意,那就要看师夜光到底怎么看赵朔和赵霈了。
  这是立场问题,而非感情问题。齐昭昀推己及人,觉得数年之后重逢,还能破镜重圆,根本就是当初就藕断丝连,十分不容易。这样的两个人,要说是突然变心,或者感情转淡,都挺不可信。可惜他不知道始末,只是根据现有的消息胡乱猜测。
  感情的问题其实好解决,倘若他们真是变心,或者无情,都不会闹得太难看,血溅满地也不会太难看。可是立场问题,却可能你死我活,除之而后快。
  师夜光一向是个沉默的人,塑造出古怪的性格,但齐昭昀意外的对了他的眼,于是偶尔也窥得一点师夜光的真实性情,心想,至少这一回不会是闹脾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