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宣旨之事向来是皇上深信之人,所以赵辛听闻很是激动,双手高举接过圣旨,喜上眉梢道:“谢干爹!”
魏顺点了点头,他对这个干儿子还是满意的,可以适当往上提一提了。
被太医施了几针后,谢元叡的头痛减轻了许多,见魏顺回来时手里拿着个奏疏,便问:“谁的折子?”
魏顺坦言:“回皇上,敬王殿下方才来过,这是殿下的折子。”
“敬王?”谢元叡不悦地蹙眉,“他不是出宫了吗,怎么又回来了?把折子给朕看一眼。”
他说着,吃力地坐起身。
魏顺连忙将折子递到主子的手中,再拿了几个软枕垫在他身后。
“敬王说他想自请回琨州封地,为闾州灾情再筹募些粮食。”谢元叡领会轻笑,猜到了几分谢承昶的想法,于是紧接着说道,“既然敬王如此有心,那就再派一名督粮道从旁辅佐。”
敬王说到底是他的皇子,若从此安分行事,他便不会赶尽杀绝,所以就看敬王如何选择了。
——
听闻宫中有圣旨送来,刑部所有官员连忙出门候旨。
赵辛俯身走下马车,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有奸臣误国,朕甚感悲怒。新任刑部侍郎陆寒知颖悟绝伦,明目慧心,遂命陆爱卿即日前往大齐东南各州严查,替朕肃清官风,钦此!”
叶隐对此早有预料,遂上前一步,双手高举道:“臣陆寒知接旨。”
赵辛将圣旨放在了他手中,笑着说道:“陆大人快起吧,主子厚爱,大人可莫要辜负了!”
叶隐应了一声,昂首向宣旨的太监看去,待看清对方面貌后,他眼中的诧异一闪而过,试探地问了句:“多谢公公提点,不知公公如何称呼?”
赵辛的笑容里带着几分苦涩,沉声回道:“杂家……姓赵。”
叶隐怔神,十年前的庆都事变中,镇国将军府被新帝尽数剿灭,还杀了所有声援之人,他记得其中便有一位姓赵的吏科给事中。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观阅!
第97章 刺杀
韦游外出公干时,碰巧路过刑部衙门,远远瞧见那位刚上任的刑部侍郎客客气气地送走了一名太监,不屑地嗤了一声,大步流星地向北镇抚司走去。
他坐下后正想倒杯茶水喝,提起茶壶晃了晃,发现里头一滴水都没有,极是不耐烦地嚷嚷道:“平日里个个一无所长,现在连水都不知道送了是吗?”
要不是这些人实在没用,怎么会被叶辞川抢去了风头?
镇抚使虽未点名道姓,但李岩离得最近,哪儿敢公然无视上级,只能勉为其难地沏了一壶新茶送来,“镇抚使,您要的水来了!”
他说着,为韦游倒了一杯热茶,轻放在他手边,埋着头转身向外走去。
见李岩这就要走,韦游喊住了他问道:“怎么没看见叶辞川,他上哪儿偷懒去了?”
李岩听到镇抚使这话,立马明白他这是又要找叶辞川麻烦了。
回想起叶千户刚来北镇抚司那会,他们都不清楚此人究竟是什么来头,皇上对他的态度也很是隐晦不明,锦衣卫仅听圣意行事,便不敢与他有过多交集。
但有了抵抗梨山兵变的功劳,上头对叶千户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叶千户在锦衣卫中的地位就跟着水涨船高,韦镇抚使也难得地重用了他一段时间。
不日前锦衣卫奉命抓捕朝中权奸,连着几个日夜审问林高懿、陈蒯一干人等,其他人都熬不住了,中途还轮了一班,可叶千户事事亲力亲为,近乎没离开过诏狱。
而韦镇抚使期间只来过两次,事后却掩了叶千户的名字,自己把供词送上去了,这些事北镇抚司的人其实都看在眼里。
李岩私下偷偷猜过韦镇抚使的想法,估摸着镇抚使其实和他们一样,也相信叶千户的能力,甚至想通过重用叶千户丰功建业。奈何叶千户锋芒太露,反倒得了孔指挥使的青眼。
韦镇抚使一贯眼高手低,怎会甘愿低叶千户一等,这才总是明里暗里挑毛病,应该是让叶千户乖乖听话,为他所用吧。
李岩撇了撇嘴,想着自己不过就是个小人物,哪儿有能耐掺和上头的事,于是如实回答道:“大概是在通政司吧,指挥使一回来就让叶千户过去寻他。”
“什么!”韦游气恼地一拳砸在了桌上,刚倒的热茶因震动而溢出杯口溅到了他的手背,留下了一片红印。
韦游吃痛地嘶声,心中的怒气更甚,双手紧抓着桌沿,仍无法平息躁已。
李岩意识到眼下情形不对,立马说道:“镇抚使,卑职突然想起林千户交代的事还没做,先告退了!”
韦游的目光移向李岩离开的方向,在心中冷呵,现在不管是谁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了是吗?
从前是孔琦压他一头,处处限制他的行为,现在又来了个叶辞川,分明只是个千户,说话却比他这个镇抚使还要好用,接下来就是要拉他下马,换叶辞川坐上这个位置了是吗?
韦游越想越气,拿起桌上的茶杯愤然往地上一砸,心中郁气依旧无法开解,咬牙切齿道:“叶辞川,是你不长眼挡了我的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他紧咬着后槽牙,低下眼帘在心中盘算着什么。
而此时的叶辞川处变不惊地伫立在孔琦面前,抱拳行了一礼,“指挥使唤卑职前来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