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别有天> 第246章

第246章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叶辞川反问,其后他再次远眺雅贡山脉,似是想透过巍峨的高山,看清后面的战场,沉声问,“西沙刺惕部与我们交战很多年了吧。”
  叶隐蹲守,谈及战事,他面上的笑意立收,神情肃穆道:“西域蛮荒,所以刺惕部盯上大齐中原沃土,想翻过雅贡群山,掠夺我朝资源。所以将士们必须守住宁州,守住大齐的第一道防线。”
  倘若大军退到山后,便再难掌握敌军动向,所以雅贡群山是天堑,数万万的将士们就是用自己的肉身聚作高山。
  他少时挚友骠骑将军长子顾禁在得知庆都事变后,强忍着心中悲戚上阵迎敌,为了挡住刺惕部来犯,最终死在了宁州战场上。
  “第一道防线。”叶辞川低喃着重复叶隐的话。
  忽而,两人身后传来戈绥冰冷的提醒声,“有人来了。”
  叶辞川回首向后看,见郑德正行色匆匆地朝荒田跑来,遂对叶隐说:“郑大人要是看见我俩待在一块,免不得要多问,我先走了。”
  “嗯。”叶隐颔首应声,猝然感到眼前一暗,温热的轻吻落在了他的眉间。
  见他惊诧,始作俑者得逞偷笑,旋即恢复常色,转身大步向城池方向走去。
  “叶千户。”郑德瞧见叶辞川迎面走来,立马打招呼,又问,“您怎么来这儿了?”
  “凑巧路过。”叶辞川淡淡回了声,便径直往城门去了。
  “凑巧?”郑德很是疑惑,刚想细问就听陆寒知的声音靠近。
  叶隐走来道:“郑大人来了。”
  郑德言语急迫道:“寒知,我是来告诉你好消息的,忠武将军带着粮食回来了!”
  看抢回的粮草数量,闾州等地近期应当是不会再挨饿了。
  “的确是好消息。”叶隐宽慰地点了点头,展手示意郑德同行回城。
  亲眼看着一座废城日益鲜活,郑德由衷感到高兴,欣然将早上落实的事说与陆寒知听:“户部今早已将朝廷征调壮丁的原因说明,百姓知晓缘由后就没有之前那么抵触了。我已让狄知州整理征收名单,待城中人口分散出去,又能得到各州援助,闾州至少在两年内不会再发生这么大面积的灾情了。而这两年里,朝廷得想出一个让闾州长久生存的办法。”
  叶隐颔首应了一声,低垂着眼眸似是在沉思着什么。
  郑德见他沉默不语,好奇地忖量着他,疑问道:“寒知,你的脸怎么这么红?刚才叶千户来过,你是又和他闹不快了?”
  叶隐抿唇轻咳,只吐了一句:“晒的。”
  不论郑德如何询问,叶隐都不再谈此事,一个劲儿地朝城门疾行。却在入城之前停下了脚步,若有所思地向庆都方向望去。
  西北的风沙难平,坚硬的土壤难改,祸乱的蝗虫难驱,那便从最干脆直接的地方下手。
  ——
  官位本就空虚,又调离了多人驰援西北,近来上朝的人数更少,令人看着唏嘘。
  谢元叡在赵辛的搀扶下走入宣德殿,首先问明了户部闾州近况,再环顾大殿内的官员后,又对吏部提醒了一声科考擢选的事要抓紧。
  柳浦和脚步蹒跚地出列回应:“回皇上,科考一事在即,老臣定亲自监察。”
  柳浦和将近耄耋,又挨了一年冬日严寒,身体每况愈下,方才进殿朝圣这一路便停下来歇息了几次。
  他早有辞官回乡养老的念头,但想到如今朝中混乱,就这么撇下不管,实在心有不安,只好强撑着弱体任职。
  正是考虑到柳尚书年迈,闵成哲等官员会主动请缨负责吏部内的大多公务。然而这次柳尚书明确表示临近的科考将由他全权负责,可知擢选一事刻不容缓了。
  户部尚书沈良业暗暗扫了一眼虚步入列的柳浦和,大步出列奏表:“禀皇上,微臣听说前来庆都待考的学生之间,有篇言论广为流传。微臣以为吏部会上报此事,但见阁老好像没这个打算?”
  科考在即,从大齐各州前来的考生汇聚庆都,带来了别处的流言也不足为奇,但这篇流言甚是有趣。
  柳浦和的面容满是皱纹,眉心倏地蹙紧,留下一道深深的沟壑,连忙躬身禀明:“启奏皇上,老臣以为此事只是学生之间的玩闹,不必如此当真。”
  沈良业闻言后露出惊色,反驳道:“皇上,可微臣认为考生们提到的这篇言论不无道理,故特意抄录了一份,呈给皇上展阅。”
  “皇上!”柳浦和刚想要制止,就见随堂太监赵辛来得极快,接过沈良业手中的抄录,立即递给了皇上,他见此心中暗道不好。
  “朕被你俩这么一说倒是有些好奇,更想看看考生们都说了些什么。”谢元叡缓缓打开了抄录,越看其中内容,面色就愈发凝重,可阅至末尾,他欣喜畅笑,道了几声,“好!”
  谢元叡将抄录递给赵辛,“来,你念念。”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观阅!
  第122章 见论
  赵辛双手接过抄录,窥了沈良业一眼,心下意会了什么,方才展开抄录诵读:
  “草民曾于宁闾一带流转,深知闾地之要,承军需之供给,却无能履守,其因有多。为首者当为闾地大多荒凉,不宜大面积耕田,其二,蝗虫喜食粮稻,致粮产锐减。
  且问如何使得百姓安乐,前线无忧?草民拙见,闾地既有诸多病害,须得对症下药。当大力支持农业,改种植棉花一类耐旱、且蝗虫不喜之物,于蝗灾高发区域种植沙棘防御,勤垦荒耕种,减少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破坏土蝗产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