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黎落一愣:“这药是我开的?”
  “对啊。”小丫鬟说着伸手摸了摸黎落的额头,“小姐,您是不是发热病发糊涂了?”
  黎落神色一顿,怕多说多错引起小丫鬟的怀疑,端过碗做了个深呼吸的动作,心一横,仰头一口气喝了个精光。
  忍着被药汁苦到快反胃的冲动,黎落放下碗:“我想再睡会儿。”
  “好,您睡吧,我给您熬粥去。”
  看着小丫鬟端了托盘消失在屏风后面,黎落捶了捶心肝,苦得打了个颤,倒回床上,对系统说:“攻略线。”
  这个世界的原主叫萧长嫣,16岁。
  萧长嫣的父亲萧垣是大燕国赫赫有名的安阳侯,十七岁随着先帝慕容氏打天下,立下从龙之功,先帝驾崩后,太子势弱,众皇子虎视眈眈,他手握先帝遗诏,持一柄长剑和九千精骑,一路浴血杀进长安城,护着太子登上大宝。
  待到朝堂局势稳定,萧垣封侯拜相,自那以后,萧家在大燕朝风光了二十多年。
  萧垣前后娶了一位正妻,纳了两房小妾,共育有三子两女,今年十六岁的萧长嫣是正妻刘氏所出。
  刘氏在三年前因病逝世,作为侯府嫡女,萧长嫣还未及笄便担起侯府中馈之责,如今三年过去,她操持起家中大小事务已是驾轻就熟,炉火纯青。
  世人皆道安阳侯府是块风水宝地,不仅男子个个出类拔萃,女子更是一个赛一个貌美。
  这话倒不是夸大其词,安阳侯长子萧长丰,二十四岁任大理寺卿,掌燕国折狱详刑之事,位九卿之列,直接受命于天子。
  次子萧长卿是武将,早年跟着父亲戍守边疆,后萧垣因为受伤回长安休养,他十七岁那年带着八百轻骑巡防,遇上匈奴偷袭,他机智应对,不仅以少胜多成功退敌,还斩下匈奴王子的首级,一战成名。
  这几年他立下大小无数战功,刚过弱冠之年就被封为骠骑将军,官从正二品。
  最小的儿子萧长鸿今年十岁,为妾室秦姨娘所生,小小年纪便展现出惊人的才情,满腹经纶出口成章,因为和皇长孙年纪相仿,太子曾向安阳侯府讨要他做皇长孙伴读,但萧垣以萧长鸿身体不好为由拒了。
  萧长嫣贵为侯府嫡女,素有“京都第一美人”之称,棋琴书画样样精通,她下边还有个小她一岁的庶妹萧长筠,姐妹两人都是长安城里大小世家攀附的对象。
  安阳侯这样显赫的家世,在大燕国担得上“钟鸣鼎食,簪缨世胄”。
  第606章七王妃
  安阳侯手握重权,两个儿子又分别在朝中掌管机要,只要能入了他的青眼,无异于为自己拉拢来一座强大的靠山。
  是以萧家人无论走到哪儿都是众星捧月的存在,就连安阳侯府中的奴仆都高人一等。然而安阳侯萧垣本人却没有迷失在名利地位中,他作风几十年如一日的公正廉明。
  他不止一次告诫家中子弟,不许参与党争,不许拉帮结派,不许仗着萧家人的身份惹是生非,戒骄戒躁,谨言慎行。
  无论是萧垣这个安阳侯,还是萧长丰这个大理寺卿,亦或者萧长卿这个骠骑将军,萧家人只唯天子是从。
  萧垣的明哲保身和对天子的忠心耿耿,为萧家换来二十多年昌盛平安。
  十六岁的萧长嫣本以为萧家只要秉持中立的态度,让天子看见萧家的忠心和能力,就能一直安然无恙,可她低估了朝堂的波云诡谲和暗流涌动。
  长乐二十二年夏,五十三岁的天子下江南微服私访,带回来一个年轻貌美的民间女子,他无视宫规,直接封女子为“元妃”,对她极尽宠爱,夜夜宿在元妃的寝宫,大有“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趋势。
  过了两个月,天子突然在早朝上提出要在江南建行宫,众臣闻言面面相觑,一时间谁也不敢贸然表态。
  江南,这不是最近备受宠爱的元妃的故乡么,天子心血来潮要在那处大兴土木建造行宫,是为了谁,一目了然。在众臣齐齐沉默时,安阳侯站出来表示反对,并细数反对的原因。
  大燕前年遭了一场旱灾,举国上下民不聊生,整整两年都没恢复过来,天子仁慈,减轻了赋税,但这么一来,国库亏空得厉害,加上近来北方匈奴频频来犯,兵马粮草都要钱,如果拨款到江南建行宫,只怕戍守边疆的将士们会有微词。
  尽管安阳侯说得委婉,天子仍然从他话里话外听出谴责自己只顾贪图享乐,无视边疆战士辛苦的意味,他当下摔了奏折,拂袖而去。
  这件事像某种不祥的征兆,撕开了萧家维持了二十多年的平和。
  先是任大理寺卿的萧长丰被一纸奏折参到御前,举报他徇私枉法,在不久前的一桩当街纵马伤人案中袒护同朝为官的刘太傅独子,伤人者无罪释放,而受害者重伤不愈身亡。
  天子立刻让人着手调查,这一查,牵扯出一桩贪污受贿案,萧长丰的私人住处被翻出数百万赃款,真金白银,人赃俱获。
  这件事震惊朝堂,萧长丰锒铛入狱。
  安阳侯坚信儿子是无辜的,在他为其四处奔波寻找证据时,边疆传来噩耗,骠骑将军萧长卿遭细作下毒,毒发时从疾驰的马背上摔下来,腰部以下没了知觉。
  安阳侯心急火燎,立刻赶去边疆。
  然而他一来一回三个月,刚入长安城就被抓了。
  负责抓捕他的刑部尚书和萧垣交情匪浅,他告诉萧垣,有人拿到他私通匈奴意图卖国的证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