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这林景元是林家唯一的儿子,虽然没什么真才实学,但受家族荫庇,在十六卫谋了份闲差,每日斗鸡走狗游手好闲,活脱脱一纨绔公子。
  长乐八年秋,林景元在街上看中一个卖胭脂的女子,调戏了她几句,女子的丈夫上前阻拦,两人起了冲突。
  林景元盛怒下当街砍杀了女子的丈夫,路人报官,官府来拿人时,林景闲嚣张地对着官差大放厥词:“抓啊!抓啊!尽管抓!我姐姐是后宫最受宠的德妃娘娘,你们今天抓了我,赶明儿让你们跪着把小爷送出来!”
  这件事激起了民愤,无数文人墨客写文章对林景元口诛笔伐,事情越闹越大,万民请愿要林景元血债血偿。
  皇帝派人一调查,发现林家为了掩埋真相,背着官府下了不少肮脏手段,这件事让他大为震怒,卸了德妃父亲的官,将林景元流放到千里之外的苦寒之地,就连去求情的德妃也被他打入冷宫,一待就是五年。
  第655章腹背受敌,内忧外患
  长乐十三年冬,太后薨逝,举国同哀。
  御林军侍卫发现一个宫人半夜偷偷摸摸去了冷宫,疑似是去见被废的林氏,便将这件事禀报给皇帝。
  皇帝心下起疑,夜里带着内侍跟过去,推开冷宫大门,林氏一身素缟,鬓簪白花,正在烧手抄的经文。
  密密麻麻四大箱经文,都是她这五年来为太后抄的祈福经。
  皇帝感念于林氏的孝心,恢复她的位分,林氏得以回到承乾宫。
  德妃复位后,性子沉淀得越发温和,皇帝也从她身上找回久违的温情,那段时间同她颇为温存,没过多久,林家被赦免,林景元也从流放之地回到长安城。
  五年流放,林景元被磨掉一身棱角,回到长安后没再入仕,而是在城中开了酒楼,老老实实做起生意。
  如今又是九年过去,林景元没再惹出乱子,德妃也一直很低调,皇帝倒是没有再关注过他,没想到他居然开了家青楼。
  “除了这家青楼,林家名下可还有别的营生?”皇帝问。
  “有,林景元还开了家镖局,做长途押运,时不时还会倒卖一些干货。”
  皇帝沉吟道:“看来这严飞果真和德妃有关系。”
  萧长丰问:“陛下,可要将林景元拘起来拷问?”
  “不,你且这样……”皇帝对萧长丰招手,示意他靠近,耳语了几句。
  萧长丰听完后,脸上露出讶色,他迟疑道:“陛下想调查七王爷,是怀疑他……”
  “嗯,若是德妃有问题,那老七必定无法置身事外。”
  “要想在不打草惊蛇的前提下调查七皇子,德妃娘娘那边是不是得先撤了禁足令?否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您怀疑到德妃娘娘和七王爷头上。”
  “那倒不必,严飞从德妃寝宫出来这件事有目共睹,朕这个时候撤了禁足令,反倒容易引起他们怀疑,给德妃安个罪名不是难事,拘着德妃,也好给老七一点威慑,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萧长丰稍稍一思索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他躬身抱拳:“陛下圣明!”
  很快,宫内有小道消息流传,说德妃疑似和侍卫通奸,陛下震怒,正在派人调查这件事,德妃目前被禁足在承乾宫。
  慕容恂当天下午便进了宫,跪在御书房外为德妃喊冤。
  但皇帝正在气头上,连见都没见他。
  这件事使得整个朝堂上的气氛都紧张起来。
  黎落人在安阳侯府,最直观的感受是萧长丰和萧垣这些日子都很忙,每天一早上值,通常要到半夜才能回来,而且表情一个赛一个的严肃。
  朝堂上的水已经被搅混了,黎落知道自己眼下旁的做不了,只能静观事态发展。
  和朝堂紧张气氛截然不同的是萧长卿,他最近颇为春风得意,脸上时时挂着笑,不说话都能让人感觉到他心情好。
  转眼过了冬至,天气越发寒冷。
  还没下雪,后院的梅花却先开了,黎落听到这个消息,兴冲冲地披了斗篷去赏梅。
  然而一进后院就发现梅树下有个人在辣手摧花——萧长卿把好几枝开得正盛的梅花折了下来。
  “二哥,你干嘛呢!”黎落问。
  萧长卿回过头:“这花不是开了嘛,我折几枝给桑澜送过去。”
  黎落:“……”
  萧长卿折够了梅花,抱了满怀转身就走。
  黎落连忙问:“去别苑?”
  “对。”
  “我也去,最近买了几支宝石簪子,一块拿给桑澜,我也正好看看她那边还差些什么,趁着你们还没走,一次性添置齐。”
  于是兄妹俩一块去了别苑。
  路上,黎落看着坐在马车里的萧长卿护着怀里的梅花那副小心翼翼的样子,不由得咋舌,什么叫百炼钢终成绕指柔?
  大概这就是了。
  到了别苑,桑澜不知从哪儿捡了只狸猫,让厨房煮了鱼,正在喂猫。
  那猫也不怕外人,吃完鱼爬到桑澜腿上踩了踩,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趴下,眯起眼睛小憩。
  在这个时代看到被当成宠物一样对待,还这么亲人的猫,黎落倒觉得挺稀奇的,她一边撸猫一边跟桑澜闲聊。
  桑澜说她打算把这只猫带回赤桑。
  “就是路途遥远舟车劳顿,也不知道它能不能受得住。”桑澜抚摸着猫油光水滑的皮毛,眼中满是怜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