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在中间升旗谈话这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他一定是经历了什么别的事情,才改变了主意。比如,有人怂恿他,挑拨他,然后趁这个机会接近他,把物证放到了他身边。
  他是完美的替罪羊,有动机,有具体的闹事行为,没有人会不相信他要杀你。这么一个角色送到我面前,我是真凶,我也会想利用他的。
  周宿微笑:您现在的样子,真的好像探案剧里面那些行为分析学专家。
  他崇拜的眼神真切而诚恳,陆百宁被他看得先是一愣,然后才揉揉他的脑袋。
  --------------------
  效禹的态度到现在完全变了,他已经彻底地相信了宿宿。
  第26章 就因为他告诉她了真相
  陆效禹想起来:可以去查学校附近的监控。孟肇元在我们升旗谈话的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学校附近徘徊,真凶这时接近了他,和他说话,然后把钥匙放在了他的钥匙扣上。
  周宿明白了为什么陆百宁不放保安走:那个保安!保安一直盯着他,不让他靠近学校,所以保安有可能会看见他当时接触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
  陆百宁点头:是,所以我把他留在这里,让他回忆细节。
  监控录像她也已经派人去调了,只是看监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没那么快有结果。
  她总结道:其实,从我的角度看,幕后真凶这次行动仓促了一些。他应该是之前不知道有孟肇元这个人,昨天早上校门口那么一闹,才知道。于是临时想出来的这个栽赃计划。
  陆效禹插嘴:对,是我的话会做得更精细一些,不要那么心急,和孟肇元多接触一段时间,打好关系,至少让钥匙和鞋子都悄无声息地沾上孟的毛发或者指纹,使物证更有力。
  他也可以和孟共同策划一次更周全的刺杀计划,周宿补充:最好是能一举成功。这样真凶既能达到杀死我的目的,也能金蝉脱壳。现在我却没死成。
  陆百宁眯起眼睛分析:恐怕他是没时间了。所以才这么急。
  没时间了?
  有什么原因让他迫切地希望你死,并且逃脱这一切。我猜是一股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也压得他逐渐乱了手脚和节奏。所以看到孟肇元,才像是看到了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能在仓促之下做到这个程度,也已经很令人胆寒。
  短短四十分钟里,要构思栽赃计划、接触孟肇元、挑拨行凶、转移物证,还要确保自己不被发现,哪个环节出一点疏漏都可能坏事,缺乏任何一点胆识、城府和手段都很难做到。
  孟肇元毫无为自己辩护的能力,也没有经济条件请好的律师,精神状态还特别糟糕,容易钻进别人的套子里。如果没有陆百宁心细冷静,还不知道他要背多少黑锅。
  这位真凶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杀周宿?什么原因让他处心积虑地刻不容缓地要置周宿于死地?
  晚上还要上晚自习,两个孩子是抽了晚餐的空来警局做指认的,完了就可以回学校了。
  陆百宁把他们送下楼,周宿走到电梯口又停住,回望陆百宁:阿姨,如果案子合并,对您来说,是不是压力会更小一点?
  陆百宁怔忪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你不用担心,我会处......
  我毕竟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但这几次三番,刑侦科在我身上花费的精力和成本已经太大了。您不可能没有压力的。周宿淡淡地说:领导应该也会希望到孟肇元这里就打住吧?
  他向来很懂事,很少这样当面揭穿长辈。
  但是这种揭穿,让陆百宁心疼。她努力让自己脸上的笑容更自然一点:宿宿,在考上警察的时候,我在国旗下宣誓过: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恪尽职守,不怕牺牲。如果今天,我为了压力,把不属于孟肇元的刑责加在了他身上,明天,我就可能让一个完全无辜的人顶罪。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周宿一向知道她心志坚毅:我不是让您不查。我是想,也许我们可以表面上先同意案子合并。
  陆百宁明白他的意图了:你想放松对方的防范,引蛇出洞?
  敌暗我明,他们一直都太被动了。但固守被动不是周宿的行事作风:只有让真凶相信,这次冒进的栽赃计划成功了,他才会自信心进一步膨胀,下次才可能采取更大胆的作案手法。他越是疯狂,留下的蛛丝马迹就会越多,才越有可能抓到他。
  而且,暂时的妥协也会减小陆百宁的压力。压力减小也能让她更自由地查案。
  陆百宁却担心他:也不是不行,我可以先让宣传科把消息放出去,同时,撤掉一部分学校附近的警力安排,营造出案子已经了结的轻松氛围。但是,这样你会很危险。
  对方的最终目的是要杀了周宿。周宿不死,对方会一直不停地尝试。
  缺乏警方的保护会让周宿暴露在更加不确定的环境中。
  我会保护好自己的。您相信我,我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周宿不怕危险。
  陆效禹揽了一把他的肩膀:我也不会让他有事。
  陆百宁和两个孩子拥抱,分别给了他们一人一个额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