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司若见过无数个在得知要开棺验尸时心情不振的家属,因此,他也只是抱歉地点了点头,淡淡道:“对不起,杨公子,若是想查出真凶,还杨老爷一个安宁,开棺是必须的事。”
  杨奉华想说什么,张张口又忍住了。
  司若看着那窄小的木棺材,想了想又问:“案发之后,贵府再也没有收到杨大人其他的肢体吗?”
  “司公子是什么意思!”杨奉华禁不住道,“难不成我们收到了还故意不上交不成?”
  苗泰威赶紧在其中周旋:“杨公子消消气,司公子也不是故意这么说的,今日聚集在此,都是为了平息杨府之事,就消消气,不要再生事端了。”
  苗泰威毕竟是地头蛇,杨奉华也不好忤逆他的意思,只能转过头去,不愿看司若接下来的举动。
  司若抬头望望日头,确定了时间,又带好手套,拿好用具,便与旁边的一个汉子点点头道:“劳烦打开罢。”
  旁边男子是苗泰威请来专门开棺的,虽然看着鲁莽,但手头功夫却相当地细,不但看好开棺的时辰,还用了精巧的工具,在撬开定在棺材板上固定的钉子时,都没叫半个钉子弯曲,完好无损地将面板与棺材分离。
  虽说这棺材窄小,但的确看得出来里头杨家是用了心的,木板连接处有许多的谷草,日渐已然干枯,轻轻一碰便粉碎;而谷草之下则是上好的绸缎裹成的布包,包住了代表下辈子金银无忧的几样陪葬品;再往下,则是因杨珈峻没有留下全尸,而放置的衣冠冢。
  只有最底下,方才是一年前,被寄往杨府的,属于杨珈峻的残肢。
  掀起几层代表着衣物的布,底下的残肢便裸露出来。
  它不过只有大拇指与小指,大拇指因为某种原因,骨节之处异样地微微弯曲着,形成一个弧度。
  而之所以能这样轻易地一眼看出,不是因为司若有多厉害,也不是因为在场的人都会些仵作的知识。
  而是因为,这两节手指,哪怕一年过去,也居然半点没有腐烂。
  宛若昨天刚被人从手上砍下来。
  作者有话说:
  想和大家说一件事很久了,那就是可能下周开始我大概没办法再保持日更的更新频率,真的很抱歉。
  这本文更新之前其实我就做过要日更的承诺,那个时候想着是把所有存稿写出来,这样压力会小一些。但是我没想到真正开始写正文的过程会比我想象中的要漫长和艰难得更多,长达一个月的卡文期也把我的存稿花光……目前我的存稿只堪堪够一个月的更新,但目前却面临开学变得更忙的问题,如果日更,我很可能在课业的压力之下无法做到质量上的保证。我不想对不起大家也对不起自己,所以做出了这个决定。
  我知道做出承诺没法完成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也非常对不起一直在追这个故事的读者朋友,是我不该承诺我无法保证的事,也是我对自己太有信心。对不起大家
  第64章
  饶是刚刚气势汹汹的杨奉华本人,看到这个场面也不由得愣住了:“这……这……”
  司若好看的眉头紧紧皱起,他拦住了杨奉华欲要上前的举动:“杨公子,请止步。”
  苗泰威也帮着司若拦住了杨奉华,叫司若与棺材面前留出一块空地来,让他能明了地看到那棺中景象。
  司若换了一双手套,拾起那一只大拇指和小手指,在在场众人不忍直视的目光之中面无表情地捏了捏,又稍微凑近去闻闻:“……残肢的皮肤甚至还保有着弹性,味道闻上去……也没有嗅到太大的异味,也没有被炮制过的痕迹。”他说话声音不大,却足够身边人都听得到,尤其是杨奉华,面上很明显变了颜色。
  “司公子这是什么意思……?”杨奉华声音有些发颤。
  “意思是。”司若自然不会错过杨奉华的脸色变化,他放下那两节指节,扭头面向杨奉华道,“这两节小指,仿佛是昨天刚刚被斩下来的一般。”司若语气平淡,却声若惊雷,“杨公子真的确定,这坟中是杨珈峻杨大人本人吗?”
  “自然是他!”杨奉华有些被吓到一般,指着棺材迅速退后一步,“我舅舅天生拇指比人短一截,哪里来人能随便冒充?况且,况且这棺材,是我们当日亲自盯着下的墓……”
  原本司若考虑到是否有被凶手替换了证物的可能,但杨奉华如此笃定,又说出残肢上无法改变的特征,这让司若有些疑惑。他知晓不少能防腐的药材,可那些都药材都有着相对刺激的气味,况且只要经过药材浸泡,这残肢必定会出现反应,可目前他眼前的这份证物,却恰恰相反。
  它们实在是太“新鲜”了,新鲜得让司若摸不清是自己错了还是杨奉华认错了。
  他只好重新端详起残肢的细节,指望能找到自己遗漏的方面。
  这指节切口处平滑,伤口接口微微卷翘,但两只手指都未有大规模卷曲的痕迹,反而由指尖看得出来,它们在“生前”被什么东西紧紧捆绑着,因而到如今也留下了淡而白的痕迹。伤口内外处均有血迹黏连,起刀处应为由外至内——这便排除了死者或是失踪者自己下苦肉计斩断手指的可能,加之能从手指蜷缩程度看出手指被剁下时受害者当下的反应……
  这一切都可以确定,残肢是在杨珈峻起码还活着的时候被剁下来的。
  但至于为什么一年过去了还保持如此鲜度,别的受害者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则需要另加确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