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曹彩英脸一下子红了,一时局促地不知该怎么说好。
  “你们尽管吃,我们屋里还有面条。”姜向南给两人摆上筷子,示意姐妹俩坐下来:“吃完这碗,再尝尝我妹做的面条。”
  姜向北知道老哥说的是什么。
  前几天的油泼面让姜向南念叨了好几回,姜向北忙着热窑一直没搭理。
  今天好不容易遇上下雨天没法烧,做饭前姜向北特意提前揉了面掉在水井里,打算明天做手拉面。
  “面还没发好,面条做不成。”姜向北想了想,又看向司文兰:“妈,我刚做刀削面,要不咱们做刀削面?”
  司文兰奇怪:“要做就做,看我干什么!”随后又想到个问题:“国外也吃刀削面?”
  姜向北这些天看的可全是外国书。
  “咱们学校图书馆。”姜向北打着哈哈,一说谎眼珠子乱转的毛病跟着就钻了出来,左看右看就是不敢看司文兰。
  好一会儿,才像是找到了方向,眼睛一亮赶忙说道:“刀削面,刀削面要鸡蛋。”
  “自己去拿。”司文兰笑骂。
  从小就不会说谎,心里半点都藏不住事。
  藏了个大秘密的姜向北赶忙溜走,跑回去数了五个鸡蛋回来,面团已经放在了桌上。
  曹彩英姐妹小口小口地吃着饭,动作很斯文,大的甚至只是往嘴里挑白米饭吃。
  “菜你们都吃了,我们一会儿吃面条。”
  司文兰看劝不动,干脆端起盘子直接把菜倒进两人碗里。
  “……”
  母子三人同时停下动作,不解地望着低头啜泣的曹彩英,大颗大颗眼泪砸进了饭菜里。
  难道被饭菜难吃哭了?
  姜向北一想,不应该呀!连她个吃货都觉着好吃的程度,怎么可能难吃。
  再稍微一联想,又想到刚才一片慌乱中只晓得抹眼泪的齐桃花。
  女儿像妈……好像也不无道理。
  “姐,你别在婶子家哭!”曹彩凤嘴角的笑意霎时没了,有些不满地推了下曹彩英:“咱们家日子会越过越好,你别着急。”
  曹彩英点头,很快收了眼泪,压低的嗓门更像是公鸭一样嘶哑。
  “婶子,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就是想到家里的情况心里苦。”
  “婶子知道!婶子也是那么苦过来的,在你们那个年纪,婶子从来就没吃过一顿饱饭。”司文兰笑,眼神里满满都是无法言喻的苦涩。
  回忆当年的苦当然不是目的,司文兰只是一语带过后,话锋一转安慰起姐妹俩。
  “好日子在后头,你们看婶子现在不也吃得饱穿得暖。”
  “就是!外婆说咱们以后就是城里人,咱们再也不会被人卖,以后还能读书工作呢!”
  与姐姐的悲观完全相反,曹彩凤对未来相当乐观。
  揉面的动作一顿,姜向北立刻抓住了曹彩凤话里那句:“被人卖,谁卖你们?”
  “我大伯呀……”曹彩凤满脸嫌恶,好像提起这个名字就觉得不高兴。
  自从曹建设回城之后,村里人都说他们孤儿寡母被抛弃了。
  齐桃花的大哥心思不正,前脚曹建设刚走后脚就把主意打到齐桃花母女几人身上。
  他放出话去,要替两个外甥女相看,两百元彩礼就能把人带走,就连亲妹妹齐桃花打算一并嫁出去。
  要不是外公外婆和大哥曹龙护着,她们恐怕早就被卖了。
  为此,外公外婆得罪了大伯一家,不仅长期打骂两位老人,还克扣队里发给他们的粮食。
  那几年里,一家老小活得提心吊胆,两个姑娘甚至两年都没出过家门。
  好在后来,曹建设回村去了。
  带走妻儿前,邻居让曹建设把二老也一起带走,否则留下只会被大伯一家磋磨死。
  齐桃花没嫁错人,就算再困难,曹建设还是把老两口一起带来了城里。
  “以后咱们也能跟婶子家一样,天天吃肉。”曹彩凤双眼亮晶晶的。
  少年就是少年,就算经历过苦难,也永远对未来充满希望。
  姜向北很喜欢曹彩凤的性格。
  大锅里的水在大火之下很快开始沸腾,袅袅雾气升腾而起,很快厨房里就变得雾气腾腾。
  姜向北先用菜刀在碗边磨了几下,随后拿起面团开始削皮。
  片片面片飞入锅里随着沸水翻滚,随之变得微微有些透明起来。
  蜂窝煤灶的盖子已经打开,番茄炒鸡蛋加点汤,最简单的做法味道却绝不简单。
  姜向北做菜舍得放油,鸡蛋一下油锅,那香味就腾地窜了出来。
  嘴里大肉再好吃都比不上锅里金黄色的煎鸡蛋香,曹彩凤都记不清多久没吃过炒鸡蛋了。
  城里真好!
  就是村长家生活都没有姜家开得好……
  曹彩凤使劲嗅着空气里的香味,往嘴里大口大口刨饭,心里不由想着。
  屋外,雨越下越大。
  姜爱国抖落身上雨水,身后姜半搀扶着胡奶奶,几人陆陆续续走了进来。
  人还没完全走进屋里,胡奶奶就连声说着:“厚脸皮”之类的话。
  “大姐放心,你看我孙女在煮面条呢,有得吃。”
  姜向北一回头,立刻看向司文兰。
  “我去拿鸡蛋。”司文兰哭笑不得,女儿那眼神就像是看地主老财一样,生怕她抠搜不舍得拿鸡蛋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