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十五岁的小姑娘……
  “卫军,你要的啤酒我买到了!”
  与此同时,前几天同样也刚过完二十二岁生日的大女儿兴冲冲跑进院里,手里抱着瓶……进口啤酒。
  想要买进口啤酒,得去对外商场。
  以前爱人贺铭仁偶尔会喝一瓶那样的啤酒解馋,每瓶需要一张啤酒票加三元钱。
  蒋丽没记错的话,洛川市唯一对外商场坐公共汽车要一个小时才能到。
  简卫军是为了偷情把贺兰指使出门……
  “贺兰。”蒋丽不带任何情绪的目光直直看着贺兰跑近,而后似笑非笑地摇了摇头:“随便你吧!”
  贺兰进院里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先把啤酒递给简卫军。
  蒋丽不再看院里的几人,独自一人走进屋里关上了门。
  花再多精力劝说解释,换来的不过是一次次失望。
  特别是在如此刺眼的比较之下,更是让人绝望。
  对贺兰……也是对自己。
  ***
  落凤街。
  省检察院大门。
  黄抗美刚去单车棚里推上车,转身就瞧见后勤部的几个年轻女同志聚集在门口说着什么。
  “今晚去看电影?”
  年轻女同志聚到一起,不是看电影就是买衣裳。
  “黄姐。”
  刘瑶最先抬起头来打招呼,还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垂在耳边的辫子。
  “明天端午节,今天刚好发工资,是不是已经想好怎么花了?”
  黄抗美这个时候是真羡慕单位里的单身女同志们,发了工资想怎么花都行,反正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哪像是她,每一分工资都得精打细算,生怕到了月底不够花。
  “我们刚商量着一会去买点面包带回去,明天给外甥们送点去。”刘瑶羞涩笑笑。
  她不好意思说其实一半都要进自己肚子,怕黄抗美想这么大个人了嘴真馋。
  “那正好,我也给家里娃娃们买点。”黄抗美立刻道。
  几人推着自行车,穿过十字路口。
  那家嚣张了八年的落凤街食品经营部现如今大门紧闭,玻璃门上整改两个大红色油漆字萧瑟无比。
  至于要整改到何年何月,黄抗美觉得……应该再也没有出重开那天了。
  广播里宣布国家正式进入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
  连农村都开始包产到户,这城里各种私营店铺要不了多久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落后的配给制度也会很快消失在社会发展中。
  检察院投票通过今年将减少三分之二的生活用票发放,改为内购票。
  所谓内购票的意思,是指由本单位跟生产经营单位对接,由检察院自行选择指定购买单位。
  比如让职工们怨念颇深的煤炭票今年就转给了另一家公私合营的新煤矿厂。
  而糕点票暂定了一家国营经营部,另一家就是老姜家糕点铺。
  之所以没能如此迅速确定下来,其中又涉及到两方权利博弈,就看到底是哪方赢。
  不过看检察院职工们都愿意到马路对面买面包,谁赢谁输应该能一目了然了。
  “我听姜老板说,今天卖完他们要休息半个月。”刘瑶说。
  “休息那么久?”
  “店里做糕点的师傅要参加……中考?”刘瑶也有些不确定自己听得对不对,记得老板当时是说中考来着。
  “中考?”黄抗美同样震惊。
  “还有!”刘瑶又想起,当时旁边还有人插了句嘴:“老板说他们一家得忙活闺女结婚的事。”
  说说笑笑中,糕点铺近在眼前。
  “怎么这么多人?”
  糕点铺本来就不大,门也窄,此时两个男人并排往那一站就把门口堵得严严实实。
  黄抗美还以为是有人来找茬,忙把自行车停好探头去看。
  最近检察院不止一次接到百姓举报,城里相继出现拦车打人的“流氓土匪”行径。
  其中也听到少数几起眼红人生意收保护费的团伙犯罪。
  黄抗美以为糕点铺也被人盯上了,边往上凑心里边琢磨着要不要报上单位名称。
  “大姐,你也要买糕点?”
  门口的男同志忽然转过头来,身材虽然魁梧但长相憨厚,说话语气也很是和气。
  黄抗美步子一顿,踉跄两步之后抓着门框慌忙往里看。
  “咋这么多人?”
  “单位的同事约着一起来这买糕点带回家。”男人笑。
  “都是一个单位的?”
  “明天不是端午吗!再加上单位刚发了内购票,就约着一起来了。”
  黄抗美一听,整个人都惊住了。
  “内购票!你们单位已经开始实行内购票了?”
  内购票的设想绝对是省检察院最先提出来,上报批准就花了几个月。
  可检察院都还没开始实施,转身其他单位就已经开始了。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同志?”黄抗美忙问。
  “市建委。”男人笑,回头看铺子里的同事们都买得差不多,赶忙钻了进去。
  “黄姐,连市建委都比咱们快,咱们……”刘瑶满眼担忧。
  她早早听姜老板说过,铺子里就一个师傅忙活,每天的面包数量都是定数。
  说不定市建委一家单位成功跟糕点铺对接成功之后就没第二家了,人家根本忙活不过来,哪会再接第二个单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