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邬常安可不敢过去,他心怀忐忑,战战兢兢跟着陶青松走了。
三人到家饭也好了,邬常安吓得没胃口,他魂不守舍地吃了一顿饭,吃了什么都不知道。
“这小子出什么事了?一副掉了魂的样子。”陶母坐在床上小声说话。
“不管他。”陶父掏出两封信又看一遍,“出了这事,后年桃丫头再出山,我们可没脸再托姨姐照顾她。”
“可不是嘛。”陶母叹气。
“椿丫头的事你怎么看?”陶父问,“我看邬家小子做事挺有分寸,还算靠谱,待椿丫头不像没情的意思,我们再压一压,两头都劝劝,把这两个人撮合在一起。”
陶母点头,“这门婚事要是黄了,椿丫头以后可找不到好亲事。好在桃丫头年纪还小……”
“走着看着吧,眼下要紧的是椿丫头的事。还有姨姐那里,我们得托人打听打听,椿丫头在府里吞药,不知道侯府的人会不会为难她。”陶父忧愁。
陶母气得喘粗气,她按着憋闷的胸口说:“我找人多换点山货,过年的时候托人捎给我姐,她拿着东西四处走动走动。”
事情商定,老两口倒头睡觉。
隔壁,邬常安瞪着俩眼靠坐在床上,他神色紧张地盯着木门,门外有点吱呀声他就吓得要蹦起来。
第8章 被赖上 一腔算计打水漂
雄鸡报晓,天光微亮,天际的边缘,朦胧的白光隐隐穿透夜色。
冬仙醒了,她赤脚下地,轻手轻脚穿上衣鞋开门出去,一转身看见一道模糊的人影,她吓得连连后退,没合拢的木门受不住力,“嗙”的一声撞在墙上。
“咋了?”陶青松惊得坐起身。
冬仙看看他,又瞪大眼朝外看,晦暗的天光下,模糊的身影轻飘飘地走来。
“什么?”陶青松赤脚下地,他扶着妻子往外看。
“大嫂,是我。”沙哑的嗓音响起,“大哥,你也醒了?”
“是妹夫啊,吓我一跳,你怎么一大早就在外面?”认出人,冬仙对她的反应很是不好意思,她语速飞快地说:“天还没亮,你快回屋再睡一会儿,我去做饭。”
“你这么早就醒了?在我家睡不好?”陶青松打着哈欠回身穿衣,他本来还想多睡会儿,眼下也睡不成了。
邬常安含糊地支吾两声,陶家的木屋年数久了,或许是生虫了,昨晚虫啃木头的声音时断时续,细微的木屑掉落声有时在屋顶,有时在墙上,他意识恍惚的时候,听到声音就在左右手边……最后吓得受不了了,他开门逃出去跟大青牛挤一起,一直挨到公鸡打鸣才倒在牛身上睡一会儿。
冬仙拿了火折子来,她进屋点亮油盏,说:“离天亮还有一会儿,青松你端上油盏领妹夫去堂屋坐坐,我给你俩炖两碗鸡蛋水先垫垫肚子,等你们接二妹回来了,早饭也就好了。”
陶青松笑两声,他接过油盏往外走,打趣说:“妹夫,你是担心小椿才睡不着吧?”
邬常安无法反驳,他瞅了瞅天色,说:“大哥,我们去陵殿看一看
。”看那女鬼死没死。
陶青松哈哈大笑,他吹灭油盏递给妻子,开怀道:“瞧你惦记的,行,我这就带你去接小椿。”
冬仙瞧着快步离开的二人,她暗叹一声折腾人,这小两口也不知道在闹什么气,昨日还一口一个婚事作罢,今日天不亮又眼巴巴地惦记。
“老大,天还没亮,你在嚷嚷啥?”陶母恼火地问。
“娘,是妹夫让青松带他去接二妹回来,俩人已经走了。”冬仙回话,“我瞧妹夫关心的紧,鸡还没叫他就起了,估计昨夜没睡好,声音都是哑的。”
“可真?”陶母坐起身。
“真真的,我起来做饭的时候,他已经在外面等着了。”冬仙没敢提被邬常安吓到的事。
“他俩在闹什么?”陶父想不通,“昨儿不是还闹着要退婚?”
“不管咋说,这是好事。”陶母高兴,“等椿丫头回来了,我问问她。”
“你也劝劝,邬家小子都服软了,让她也退一步,见好就收。”陶父叮嘱。
陶母应好。
另一边,邬常安脚步急切地往陵殿走,天色又亮了点,掩在粗大树木中的陵殿露出一星半点朱红的墙体。
“妹夫,你慢点。”陶青松小跑两步,“陵殿还没开门,你这会儿就是飞过去也还是蹲外面等着。”
邬常安敷衍地嗯嗯两声,腿脚越撂越快。
走近了,陵殿完整地进入视野中,两墩高大的石狮子静静地矗立在陵殿外,四周静悄悄的。
邬常安本就悬着的心越发紧绷,他迟疑地缓下步子,疑神疑鬼地四处打量。
“我就说陵殿还没开门吧,你还不信。”陶青松追上来,一大早的,还给他走出一身白毛汗。
“等着吧。”他吁一声,转眼看见石狮脚下落了星星点点的鸟屎,他交代说:“我去神厨打桶水来擦鸟屎,你去拿扫帚来扫地。”
陶青松大步走了,邬常安蹑手蹑脚地绕过石狮子,他双手合十拜了拜,念念有词地告了罪,小心翼翼靠近陵殿。
陵殿左侧的小门突然开了,邬常安吓了一跳,见是守夜的人,他脚步一拐去拿扫帚。
“谁这么早就来了?”值守的陵户问。
邬常安朝陵殿里指一下,说:“陶椿昨夜来受罚,我来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