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陶桃应一声,脚步轻快地跑了。
  “我再和面蒸一锅馒头,你明天带几个路上吃。”冬仙征询陶椿的意见。
  “行,麻烦大嫂了。”陶椿有些不好意思,“我回来三天,吃了三只鸡,一条猪腿,把家里的肉都吃空了。”
  “本来家里也没什么肉,去年熏的腊肉能吃到这个时候能剩多少?这可不是你吃空的。”冬仙弯腰舀面,起身说:“再有一个多月,进了十月天冷了,到时候又能做熏肉了,那时候你再回来,我跟你学做菜。”
  “大嫂你真好。”陶椿感慨,“又大气又大方,一点都不小心眼。”
  冬仙有点不好意思,她摆手说:“不说这个。”
  锅里的鸡汤煮沸了,陶桃才蹬蹬蹬地跑回来,她手上提坨肉,说:“拿来了,小婶说不用还了,送给我二姐和我二姐夫吃。”
  “我该去小叔和二叔家坐坐的,是我失礼了,下次回来再去赔不是。”陶椿有些不好意思。
  陶桃笑,“都晓得你一回来就去陵殿罚跪了,要不是怕伤你面子,二叔和小叔他们早来了。”
  陶椿装出一副难为情的模样,她低头烧火,不说话了。
  ……
  天色近晚,陶父陶母回来了,二人拔了半筐湿花生回来,陶母手上还提了一串淌血的肥田鼠,都是在花生地里砍杀的。
  “我去借腊肉,顺便把这串田鼠给他小叔家的猫送去。 ”陶母说。
  “肉拿回来了,小婶说不用还了。”陶桃跑来接过一串田鼠,说:“我给小花送去。”
  “我跟你一起。”陶椿出来,“小婶送我肉吃,我去道声谢。”
  陶母看着她,说:“到底是长大了,懂礼数了。”
  陶椿在她的目光下心里猛然一颤,她心神一紧,打补说:“我在侯府待了好几年可不是白待的,府里的人都是人精,看也看会了。”
  “去吧,从你小叔家出来再去你二叔家走一趟。”陶父说。
  陶母洗手进灶房,她坐灶下烧火,冷不丁说:“要不是她亲口说吞药坏了嗓子,我都要怀疑你姨母在哄骗我。冬仙你说说,你二妹回来这几天,你看她像是会吞药寻死的性子?”
  冬仙也曾有过这个念头,不过没有深想,这时也是不在意地说:“看我三妹也晓得,才八九岁就长了一副玲珑心,二妹有两幅面孔也不奇怪。”
  “也是。”陶母点头,她不敢再深想。
  过了会儿,陶青松和邬常安回来了,一个牵牛,一个背了一捆草。
  “饭做好了?我要饿死了。”陶青松还没进门就喊。
  “快好了,等两个丫头回来就能吃饭。”陶母说,“她俩去你二叔和小叔家了,你去迎一迎,天黑了。”
  陶青松屁股没落地,又扯着邬常安走了。
  *
  明月高悬,一家齐聚,鸡肉菌子汤、白菇炒肉、松树菇炒肉一一端上桌。
  “妹夫你尝尝,这是松树菇。”冬仙说。
  邬常安挟一筷子喂嘴里,菇肉爽口,嚼着脆生生的,他点头说:“我喜欢这个口感。”
  “那就多吃,他们都不吃这菇子。”冬仙笑。
  “我尝尝。”陶椿挟一朵菇头,菇子个头小,都是整个炒的,她吃着觉得味道不错,又嫩又脆,不等嚼烂就咽进去了,没什么木头渣子的味道。
  “咋样?你喜欢吃?”陶母问。
  陶椿挟坨鸡油菌吃,她顾不上回答,鸡油菌入口就淌汁,鸡汤混着蘑菇的汁液在挤压时一起淌出来,她甚至没品尝出鸡油菌的口感,嘴巴就空了。
  “我喜欢吃这个。”陶椿立马拿勺子舀,“鸡油菌好好吃,鲜得能吞下舌头。”
  陶母眉目舒展,“在山外没得吃吧?”
  “有也轮不到我们当值的吃,都是贵人吃的。”陶椿说。
  陶母道声可怜,她择一勺菌子倒她碗里,“多吃点。”
  冬仙蒸的馒头压根没端上桌,一家人光顾着吃菜去了,吃到最后,一个个撑得肚子溜圆。
  陶椿惬意地靠坐在椅背上,晶莹的月色下,树都有了影子,树影摇晃,风声沙沙作响。她抬头望天,满天繁星,星空似乎跟青山相接,离地面甚近。
  夜色真好啊。
  山里有嘹亮的狼嚎传来,圆月夜,人赏月,狼拜月。
  “你们陵里是不是常遇见狼群?”陶父问,“你跟人去巡山的时候可小心点,家里多养几只狗,有狗吗?要是没有狗,我在陵里给你寻摸几只。”
  “
  有。”邬常安点头,“爹你放心,我常练武,拳脚功夫和箭法都没漏下。”
  陶椿竖耳听着,之后没什么有用的信息,她帮忙收捡碗筷。
  “你嫂子做饭,你俩洗锅洗碗。”陶母安排。
  陶椿和陶桃都没意见。
  陶母端着刚出锅的馒头放外面吹风,之后坐在门口撕苞谷叶,把鸟啄的地方都给削了,花生也摘下来,打算睡前煮了,明天让二丫头带走路上吃。
  灶房收拾干净,陶椿把陶桃支走,她走到陶母旁边蹲下。
  “娘,你不好奇我是如何说服邬常安改的主意?”她问。
  陶母睨她一眼,“你说说。”
  “我跟他说我俩先试着磨合两年,若是性子实在合不来,到时候寻个由头和离。”陶椿压着声音说,“之前我让你跟我爹为我操心,现在我顺着你俩的安排跟着你们为我选的男人走,两年后我要是跟他合不来,我要回来你们不能阻拦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