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陶椿接过来试戴一下,妇人过去给她帮忙,换个系法,裹着脸还能像帽子一样缠着头。
陶椿想挑个毛病表示她不是很喜欢,一正一反各看一遍,唯一的缺点是颜色太亮,但在山里,这是优点。
“嫂子,你打算要什么价?”陶椿放弃了磨价的打算。
“这是我做给自己用的,没想过卖,不晓得要什么价,你看着给。”
“我拿两斤火锅料跟你换?”
“行。”妇人大喜,“我以为只能换一斤呢。”
真是实诚,这话都说出来了,陶椿笑着说:“绣这么多竹叶,你估计绣了好久,给便宜了我不好意思。”
“不久,就绣了五天,冬天没事做,我一天能绣十二片竹叶。”
陶椿:……
她露出一副亏大的表情,逗得其他人笑出声。
“我带来两只兔子,你要不要?”另一个妇人问,“两只兔子换你两斤火锅料。”
陶椿接过兔子掂一掂,两只风干的兔子估计有七斤重,她点头答应。
另外三个人分别带来十斤芋头、两双新棉鞋和两个扫地的大扫帚,头一笔上门的生意,陶椿都收下了,芋头换两斤火锅料,棉鞋换两斤,扫帚换一斤。
送走五人,陶椿继续做狼皮袄,她针线活儿不好,打算先用骨胶粘合,等邬常安回来了,再让他拿针线缝一圈。
粘合的地方剔掉狼毛,陶椿生炉子融骨胶,中途来了顾客,她让人等一等,等她忙完手上的活儿,又用十三斤火锅料换到十斤芋头、十斤萝卜、五十个鸡蛋和一顶狼皮帽子。
忙到晌午,陶椿去仓房加柴,顺手埋一个番薯和两个芋头。等她把前襟后背粘合在一起,再把袖子接上,番薯和芋头也烤熟了。
白瓤番薯烤的比煮的香,烤熟的番薯软了许多,瓤又糯又粉,吃着也不噎人。芋头炖熟是粘的,烤熟是面的,闻着有股甜香,可惜吃着没甜味,陶椿沾着椒盐把两个芋头吞下去。
门外响起一道狗的呜咽声,陶椿看了看干净的锅碗,她开食柜拿四只鸟扔出去。
骨胶还有剩的,陶椿把猪蹄擦干,用骨胶除去猪蹄上的毛,猪蹄进锅炖的时候,她把这两天射的鸟端出来,一一刷上骨胶除去绒毛。
猪蹄冷水下锅,用姜片、花椒和两勺苞谷酒去腥去臭,煮出浮沫了,挟出猪蹄用温水洗干净,锅里的水换一道,煮沸了再下猪蹄。陶椿想吃煮出浓稠白汤的猪蹄花,故而没放八角和酱油,只切了四片姜和十几粒花椒,之后就是开盖煮,她接着再揉面。
揉好面剁好羊肉,猪蹄汤里的异味都煮出来了,跟着水蒸气一起挥发了,陶椿盖上锅盖继续炖。
二十个包子包好,陶椿把泡发的黄豆倒锅里,锅里的汤已经发白了,她加点盐,接着摞上蒸笼把包子放进去。
屋外天光偏暗了,陶椿开门出去站路上看,路的尽头还没有人。
她又扒一坨狼肉出来,看仓房的门缝里没烟雾飘出来,她进去又用松木生火,再倒上松针。
一柱香后,包子蒸熟了,猪蹄也炖耙了,陶椿抽出两根柴,用小火继续煨着。
“弟妹,老三还没回来?”香杏来了。
陶椿走出去,说
:“还没有,姐,你吃饭了吗?晚上留我这儿吃饭。”
“没胃口。”香杏踮脚往西看。
陶椿看着在灶房外转悠的两只狗,忽然,黑狼和黑豹的耳朵竖了起来,远处隐约传来狗吠声。
“是不是他们回来了?”香杏要往西走。
陶椿喊住她,“天黑了,姐,你别乱走。”
香杏又拐回来,两人两狗站在寒风里遥遥西望,路的尽头出现团团黑影,沉重的蹄声一步步踏响,黑狼和黑豹摇着尾巴冲了过去。
第96章 夜话 早耕
人还未至,鱼腥味已经传来了,陶椿和香杏迎上去,最先入眼的是刀疤脸,它拖着雪橇,雪橇上摞着鼓囊囊的麻袋。
“回来了?人都是齐的吧?路上没遇到事吧?”陶椿一连声问。
“半下午的时候遇到两头瘦骨嶙峋的野狼,在离公主陵不远的地方,估计是上次逃走的。除了这个事,路上没遇到其他的事。”邬常安抖着嘴说,“先回家,太冷了,有话待会儿说。”
刀疤脸嘴巴一圈挂满了冰霜,它像是毫无所觉,摇着尾巴冲香杏和陶椿哞一声。
“辛苦了。”陶椿拍拍牛脸,“走,我们快回去。”
一行人只剩四个人了,其他人都在进陵时拐道回家了。陶椿留陈青云在家吃饭,他担心家里人会惦记,路过邬家门口丝毫没停留,直接骑牛走了。
“大堂哥,你留下吃饭,我已经做好饭了。”陶椿说,“蒸的包子,炖的猪蹄,你吃饱肚子再回去。”
大堂哥没多犹豫,他冲陈青云喊:“陈兄弟,你路过我家的时候跟我爹娘说一声,我在这儿吃饭。”
陈青云应一声好。
杜月和香杏自然也留下了,陶椿把灶房的油盏都点亮,舀一盆热水给他们,她端起蒸笼拿碗盛猪蹄汤。
四个猪蹄各斩两半,一共八个,她给自己和香杏各盛一个,三个男人各两个,再淋上浓稠的汤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