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炸了一盆肉丸子和芋头丸子,你们呢?”姜红玉问。
“我们蒸了四只整鸡,我婆婆说去年家里不太平,今儿要好好拜一拜。”翠柳说,“你们弄好了吗?可以出门了吗?”
“好了好了。”
邬二叔和邬小婶他们在半路等着,等陶椿她们赶上了,两家快步往陵殿赶。
太阳还没出来,陵里的陵户已经来大半了,青石路上站的都是人,压根不用小孩们驱鸟,鸟压根不敢落下来。
“三畜赶来了。”有人欢呼。
胡家文和他堂兄弟们赶来九头牲畜,三猪三羊三牛,都是半大的羔子。行至陵殿外,胡家人把牲畜抓住抬了进去,青石路上站的陵户纷纷要跟进去。
“能进去吗?”
“没人拦就能进去吧?”
然而话音未落,值守的人出来拦住陵户,说:“端供菜上供桌。”
此话一出,想要跟去宰牲亭的陵户止步,家家户户排着队,领着孩子端着供菜走进殿门。
陵殿里新添了三张供桌,菜摆上去,上供的陵户跪下再磕三个响头,就换下一家。
菜还没摆完,用红布盖的祭品抬了出来,鼓乐声响起,爆竹也跟着炸了起来,乐声和爆竹声响透陵里的半边天,鸟雀吓得盘旋而起。在响亮的乐声和爆竹声里,殿门内外进出的人络绎不绝,陵户们迎着大鼎里冒出的浓烟,个个努力睁大眼看二
猪二羊二牛送进大鼎里,接着往里面添柴,熊熊大火飙出大鼎。
烟熏雾绕中,另有三畜摆上供桌。
不用人引导,陵户们携老带小,纷纷跪在供桌前叩首,大人们有祈愿,一个个拜得真诚,小孩们则是眯着眼左右四望,瞅着供桌上香气扑鼻的肉菜流口水,望着飘出肉香的大鼎出神。
祭天结束,陵户们纷纷退出大殿,大伙儿齐聚在青石路上笑着小声谈论。
大鼎里的火熄灭了,太阳也升到半空了,胡家人踩着梯子把祭天的祭品叉出来,他们不情不愿地抬着祭肉去神厨库分割,在陶椿的盯视下,一块儿不落地装在盆里抬了出去。
供桌上的菜也端出去了,连桌带菜放在演武场上,姜红玉和香杏带人把冷菜装蒸笼里,抬去石碾子旁的大灶上烧两把火热一热。
“分福喽——”邬常安举着勺子大喊,“感谢我们的陵长大人让我们吃到祭肉。”
“分福啦,感谢我们的陵长大人。”小孩们叽叽喳喳地学舌。
其他人纷纷扭着脖子寻找陶椿的身影,陶椿唰的一下红了脸,从脸到脖子都染上色。
“陵长大人,你来分祭肉。”邬常安举着勺子继续高声喊,“快来快来,你再不来,我们就开始抢了啊。”
“快去快去。”胡二嫂推陶椿,她也玩笑道:“陵长大人有福气,由你去分福最合适了。”
第136章 新生意上门 忙忙碌碌的陵户
陵里四十六家陵户,供桌上摆了四十六道菜,但装菜的盆、钵、罐、盘合起来有六十四个,有的陵户虔诚,像邬二叔家,蒸了四只鸡装了两大盘,有的陵户家里人多,担心自家端来的不够自家吃的,故而做了两三盆。
三张供桌拼在一起,回笼重热的菜肴又摆回桌上,桌旁挤满小孩,一道道目光在桌上逡巡,攥在一起的手蠢蠢欲动。
“不准动手啊。”香杏端着最后一道菜上桌,她高声说:“各看好各家的娃,可别抢起来把桌子掀了。”
“分福肉了啊,都坐好。”陶椿吆喝一声,“陵里人多,一人两块儿福肉,有碗的拿碗,没碗的拿好筷子。”
“忘记带碗了,下一次可不能再忘了。”邬小婶抱着大孙子跟儿媳妇说。
翠柳胡乱应一声,她探着头往盆里瞅。
邬常安端着装祭肉的盆,陶椿拿着勺子,挨个分发祭肉,年纪大的,她道一声长命百岁,年幼的,她道一声茁壮成长,二三十岁的陵户是陵里的顶梁柱,她道一声无病无灾,轮到少男少女,她道一声一日比一日俊俏,一日比一日貌美,把老少陵户们哄得笑呵呵的。
往年,胡家族人吃福肉吃到撑,眼下他们只能跟陵里的陵户们坐在一起盼着两块儿福肉,见先拿到福肉的人已经吃上了,一个个吃得珍惜,他们心里不由升起一股失落,属于他们的东西就这么被分走了。好在也有值得欣慰的地方,陶椿在人群里风头无两的势头,将在二三十年后落在他们胡家人头上。
翠柳拿到福肉了,她戳一坨子香喷喷的猪肉递到青果嘴边,青果一直吃奶,还没添补饭食,更没开过荤尝过肉,但他早已馋饭,这会儿肉递到嘴边,他猛地扑上去,两只胖手抱着肉坨子啃。
“好壮的嘴,这小子会吃。”邬二叔骄傲。
陶椿闻声回头看一眼,祭肉只有八成熟,骨头上的肉甚至还有浅浅的血丝,她担心奶娃娃吃坏肚子,委婉地说:“猪皮上带的祭火最旺盛,给他切一条猪皮拿回去磨牙,剩下的你们替他吃了。”
反正以青果的小奶牙啃不断烧得硬梆梆的猪皮,他就是含一天也不会有事。
“行,听他婶娘的。”邬小婶把孙子口中的福肉夺下来,起身说:“你们先吃,我去老陵长家借把刀割猪皮。”
“青果奶,你走一趟干脆把刀拿来,我们也使一使。”另有妇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