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好生机灵的丫头。”陶母惊叹。
  陶椿摸一下小核桃的发顶,这丫头去她姥娘家一趟后好似开窍了,如开春后的小草,在这不受约束的大山里野蛮生长,每日都有长进。
  “老三,开饭了。”姜红玉过来说,“叔跟婶子还有妹妹累了一天,我们先吃饭,吃饱了再聊。”
  “行,先吃饭。”陶椿起身去端菜。
  半里外,安王陵的陵户跟帝陵还有定远侯陵的陵户也吃上饭了,三个陵的陵户合一起煮了一锅酸笋粉条汤。没有肉没有蛋,帝陵和定远侯陵的陵户觉得缺了点味道,但安王陵的十个陵户是头一次吃这东西,他们毫不挑嘴,吃得喷香。
  第二天离开的时候,安王陵的陵户甚至把剩下没煮完的十来斤干粉条打包带走了,公主陵的陵户看见了也没有阻拦。
  “……那就这么说定了,若是不下连阴雨,半个月后,我们过来取粉条。”帝陵的陵户跟陶椿约定。
  陶椿点头,她转头跟安王陵的陵户说:“你们是满一个月了再过来取粉条。”
  “为什么?他们就是半个月。”安王陵的陵户不解。
  帝陵和定远侯陵是赶的巧,康陵大半个月前送来的番薯做的粉条有四千余斤,康陵取走两千余斤,剩下的再添补几百斤就够给帝陵和定远侯陵了。
  “要排队,他们在前。你们秋后要是送来洗干净的番薯,属于你们的粉条能提前十余天拿到手。若是时机赶得巧,当天送来洗干净并晒干水分的番薯,次天就能运粉条回去。”陶椿解释。
  “行,我们秋后送洗干净的番薯过来。”安王陵的陵户答应得痛快,他们陵里有河流经过,洗番薯很方便。
  第140章 热闹 人蛇抢鼠
  “大嫂,我去上工了啊。”香杏捋着头巾缠头,她边走边说:“小毛还在睡,等他醒了,你顺路把他给我送过去。”
  杜大嫂应一声,扭头继续搓洗衣裳。
  三月底的清早还有点寒意,一早一晚还要穿厚棉袄,出太阳后,晌午又会有点热,这个时节,大人孩子都容易着凉生病。但在作坊干活不用担心这一点,作坊有门有墙能挡风,灶烧起来了,屋里热得穿不住袄。洗番薯的妇人每日都是等到出太阳了,风里的寒气弱了,才会带孩子们出门,跟她们相比,下粉条的人出工就早多了。
  香杏绕路回娘家一趟,她热情地跟陶父陶母打个招呼,并出言邀客:“陶叔,婶子,你们二老不急着回去吧?过两天去我家坐坐。咱们好歹是亲戚,你们过来总不能不晓得我家的门朝哪边开。”
  “你们都忙,别客气,我们下次过来再上门坐一坐。”陶母拒绝了,她来闺女婆家,哪有叫闺女的姑姐请客吃饭的理。
  “再忙也是要吃饭的,过两天我歇半天不出工,在家多做几个菜,你们跟我嫂子还有弟妹她们都过去,我们热闹热闹。”香杏是诚心诚意要请客,她掏心窝子地说:“你们养了个好闺女,我弟妹来我家是我们邬家占便宜,她当上陵长了,我们这几家别提多高兴了。这是我爹娘都早早去了,家里没老人张罗,不然定要请亲家来庆贺一番。其实我早有这个想法,但我年纪轻了,真要随我的性子张罗着替我弟妹庆贺,恐怕陵里会有人觉得我狂妄。恰好你们过来了,借你们的名头,我置桌席在我家热闹热闹,到时候我把我二叔一家也喊上。”
  陶母暗暗咋舌,这姓邬的都长了一张巧嘴,她女婿那张嘴是会哄人的,到了香杏这儿,话也是说得滴水不漏。
  “行,那我们就后天过去,大后天你叔要回去。”陶母没法再拒绝。
  “咋走这么急?好不容易来一趟,多待几天。”香杏劝说。
  “家里还有活儿,我得回去犁地种麦。”陶父解释一句。
  “我兄弟不是在家?”
  “他还替陵里养牛,不得闲。”陶父说。
  闻言,香杏就不劝了,她挽上大嫂的胳膊,说:“那就这样说定了,陶叔,婶子,我们去上工了,你们在家就当是自己家,随意点。”
  陶父陶母俱笑着点头。
  香杏挽着姜红玉离家,远远看见老三两口子在邬二叔家门前站着,人还不少,说得挺热闹。
  “大嫂,我姜大伯跟我大娘啥时候来看你?老两口要是来了,我也置席请大伯和大娘,还叫二叔一家作陪。”香杏前脚恭维了弟妹的爹娘,这会儿也不漏下大嫂的爹娘,她笑着说:“虽说你没当上陵长,但我觉得我大哥能娶到你也是我邬家的福气。”
  姜红玉忍俊不禁,“得了,这不是你跟我吵架的时候了?少说哄人的话。我的性子你还不了解?我是喜欢争高低的人?没这个想法。我爹娘应当是不会来了,他们比弟妹的爹娘要年长十来岁,受不了路上奔波。”
  “骑牛过来嘛,又不用徒步走。”
  “你当骑牛是个享福的事?跨坐上去,时间久了,两边腿根又疼又胀,坐久了腰也疼,一整天下来,人都站不直了。”姜红玉摇头。
  说着话,二人到了作坊,另外五个人已经先到了,石青和胡家全挑水回来,正在往大陶缸里倒水,胡二嫂她们在抬粉条架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