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杜星咽下嘴里的话,说:“我再领你去另外几个屋看看……灶房还留着,两间仓房收拾出来准备存放油缸,余下的两间卧房腾出来存放花生和油饼,柴房还用来装柴。”
  转了一圈,陶椿去看大棚,大棚也修整过,去年大雪压塌了棚顶,李渠安排人换了新棚顶,里面还有烧火做饭的痕迹。
  陶椿又上山一趟,炭窑外面散乱地摆着一地剥掉树皮的木头,这是晾晒的湿木。她见缝插针地落脚,靠近炭窑感知到一股热意,她伸手摸一下,炭窑还是热的。
  “这一窑炭昨天早上才停火,火停了我们才回去。”杜星说。
  “烧几窑炭了?”陶椿问。
  “这是第三窑,陶坯入窑之前,还能再烧出两窑炭。”杜星推开存放木炭的土屋,里面黑漆漆的,只能看见摆在门口的炭条。
  陶椿走
  进去摸两根炭条出来,炭窑陶窑的事她不懂,但她晓得炭的好赖,手上的这两根木炭黑得发亮,木纹清晰可见,两者相击,声音清亮。再摔断来看,里面没木芯,木头烧透了,的确是好炭。
  陶椿捡起摔断的炭块儿,黄昏了,林子里光线转暗,她不敢再待下去,说:“下山吧。”
  走到半路,还没走到山脚先遇到邬常安找来,天要黑了,他不放心陶椿独自跟旁人在山里。女人在力量上比男人弱,她虽当过女鬼,却偏偏是个没本事傍身的,真要是有人包藏祸心害她,她还真打不过。
  “饭要好了,他们安排我来喊一声。”邬常安解释一句。
  杜星走在前面,问:“晚饭做了啥好吃的?我晌午都没吃饭,要饿死了。”
  “粉条汤,汤是鸡汤,还有肉片、鸡蛋、野葱、木耳、婆婆丁……咦!”邬常安看见花斑狗从山上下来。
  陶椿惊喜地“哇”一声,“它长胖了。”
  花斑狗认出救它狗命的恩人,它一改警惕,垂下耳朵迅速跑来,尾巴摇得可热情了,跟住在邬家时判若两狗。
  “看得出来,有救命之恩的就是不一样,我们之前在这里伐木盖房,它见我们一次咬一次,喂饭都贿赂不了,看着是条养不熟的狗。”杜星抱怨。
  邬常安伸手想摸一下狗头,花斑狗一扭身躲开,不肯让人碰。他“嘁”一声,收手说:“我还不稀罕摸你,我家的狗也来了。”
  陶椿捶他一下,“它还不够可怜的,说它做什么。走了,回去吃饭。”
  花斑狗颠颠送他们到谷口,刚靠近就被跟来的狗群撵走了,它跑回自己家门口,狗头朝西汪汪大叫。
  两个院落东西并列,共用一堵墙,大厨房盖在女院的门前,厨房不小,里面有三个灶口。但锅非铁锅,一个是齐膝高的陶缸,不足水缸大,之前是装米面用的,眼下用来煮汤蒸饭;另外两个是陶釜,主要用来炒菜。
  一百四五十张嘴,做饭的厨子煮了一缸两釜粉条汤还不够吃,陶椿和邬常安到的时候,姜红玉、邬小婶和杜瘸子在做第二波饭。
  陶椿找到陈青榆,问:“还有几天轮到虎狼队巡山?”
  “三天。”
  陶椿“噢”一声,“我记得咱们陵里跑来一群野鹿?在哪座山?”
  “双峰山东边的山谷里,那片山谷地方不大,跟牺牲所所在的山谷差不多。山的走势高,地势也高,树矮草深,鹿群在那个地方一直没走。”陈青榆说,“春天的时候有八只鹿,现在有十三只了,要不要捉来一只开开荤?”
  “打草惊蛇,鹿群跑了亏大了,入冬了再说。我就是想问问鹿群在的地方有没有野山羊活动,我想猎野山羊。”陶椿吐露目的。
  陈青榆摇头,“冬天的时候野山羊才会来树多的林子里,眼下快入夏了,它们在只有草没有树的山顶。这东西警惕的很,听见点动静就跑,还能在山壁上行走,可难逮了。”
  陶椿吁口气,心想改天去野猴岭看看,野猴岭猴子多,野山羊要是在这座山里活动,或许没那么容易惊动。要是实在找不到也就算了,再等几个月,等山里养的羊长大吧。
  “后天你带上虎狼队,我们一起去野猴岭探一探,打些猎物回来吃。”陶椿跟他说。
  陈青榆“哎”一声,“行,我明儿让人准备准备,听说野猴岭的猴子凶的很。”
  “陵长大人,饭好了,快来吃。”邬常安喊,“你还不饿啊?晌午都没吃饭。”
  陶椿跑过去,接过姜红玉递来的大陶碗,热气腾腾的粉条汤上铺着一层鲜嫩的婆婆丁,她搅了搅粉条,看见粉条下埋的鸡肉和黄灿灿的鸡蛋。
  “陵长大人,来这儿坐,你脚不沾地忙了一天,累了吧?”邬小婶从灶前走开,让陶椿坐木墩子上歇歇。
  陶椿不客气,她过去坐下,看灶房里人来人往,她喊姜红玉也坐下。
  “小婶,你盯着我大嫂,别让她逞强干重活儿,她肚子里还住着一个小的,受不得累。”陶椿嘱托。
  “我晓得,你二堂嫂回去跟我说了,我这趟跟过来就是为了盯着她。”
  陶椿咀嚼的动作一顿,姜红玉也僵了一下,妯娌俩都有些不可置信。
  “这哪是婶婆啊,这是我们第二个亲婆婆。”陶椿感动,“小婶,你可太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