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姜红玉给陶椿留了一碗炖羊肉一碗炒羊杂,她挪个木墩让她坐,说:“缸里还有羊肉,你看你喜欢吃啥,让小婶从缸里给你捞。”
“你俩吃了?”陶椿接过碗问。
“吃了,厨子先尝味,饿不着我们。”邬小婶说。
羊汤还烫,陶椿先挟一块儿辣炒羊心吃,入口火辣辣的,她嘶口气,挟一块儿炖羊排压一压辣味。
“羊杂有点味了,为了压下那个味,只得多放辣椒。”姜红玉说。
陶椿咽下羊排,这顿吃的羊肉的确比不上昨晚的羊肉,不咋鲜,膻味重。不过她吃的惯这个味,肥滋滋的羊排肉,一咬爆一口香。
邬常安探头进来,问:“里面有婆婆丁吗?”
“没了,给你媳妇留了一碗,余下的都端出去了。”邬小婶说,“莫不是吃完了?有羊肉还吃这么快?”
“没吃完,没几个人吃。”邬常安摆摆手,又走了。
“这是惦记他媳妇没菜吃。”姜红玉给小婶解惑。
陶椿嚼着羊肉笑一声。
花斑狗夹着尾巴路过灶房门口,见到陶椿,它摇着尾巴走进来。
陶椿把她啃的羊骨头都扔给它,不喜欢吃的羊肉也扔给它。
“侄媳妇,你吃不吃羊头?我还留了两个羊头,你跟你大嫂分吃一个。”邬小婶说,“我听李渠说他安排人明天送几只羊回去,你二叔喜欢吃羊头,我托人给他送个炖好的羊头。”
“一个够吗?两个都给他送回去。”陶椿说。
“够了够了,他吃一个就够了,吃多了积食。”邬小婶见陶椿不反对,她高兴地插起一个羊头放钵里递给她,说:“你跟你大嫂用手撕着吃。”
姜红玉怀着孩子不敢多吃,更何况先前也吃过半碗羊肉,这会儿一点都不饿,她吃一口羊头肉浅浅尝一下就不吃了。
陶椿抱着羊头啃,花斑狗卧她脚边仰头盯着。
羊脑有臭味了,陶椿闻一下吃不进去,她用勺子舀出来喂狗,狗吃得很香。
半个时辰后,夜天大聚餐结束,大的小的,各个吃得肚皮鼓鼓,腰带一松再松。
姜红玉出去找邬常顺,交代说:“你盯着小核桃,别让她睡早了,免得积食生病。你也别睡早了,带着孩子去和泥,过一个时辰再睡。”
其他人如是,吃得太撑,都不敢去睡觉,原本打算唠唠嗑的,还没说几句就被几个管事赶去和泥消食。
男人们都回来了,他们力气大,有他们加入进来,摔泥打泥的速度快了起来,泥团由稀变稠,由软转硬,在摔打和捶打的动作下,泥团变得硬实。
*
隔天,开始制陶。
制陶用的木板铺进木棚,泥团搬进去,妇人们带着半大不小的孩子走进去,各选个位置准备捏陶。
陶椿安排邬常安带个帮手切陶泥分发陶泥,她走在木板中央,高声说:“在制陶一事上,大家比我娴熟,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只叮嘱一点,咱们不求快,各位捏陶的时候细致点,尽量不要有瑕疵。要是烧出来的陶器坏的太多,我也不责怪大家,毕竟没有陶匠指导。只是要留大家在山谷里多住些日子,多烧几窑陶。”
大棚里安静下来,大伙儿都明白了她的意思,陶器做坏了她不追究,但数量不够,那就留在山谷里再烧炭再挖土再烧陶,直到把陶器的数量凑够才能回家。
“花大嫂,去年你给年婶子打下手,今年再劳累你帮我掌掌眼,待会儿你给大家分个组。比如胡二嫂、杜大嫂、雪
娘她们三个是一组,她们做出来的陶器要相互检查,三个人都没意见才能拿到这中间晾着。”陶椿说,“每一组最好安排个制陶经验丰富的人,由她费心指点经验少的。”
“好。”花大嫂痛快应下。
“这事说完了,我再说下一个事,今年不似去年,由着大家五花八门地想捏个什么就捏个什么,今年捏陶的陶器是固定的,由我安排。第一窑陶烧烤肉的陶盘,大小和厚薄要差不多,为了固定大小,大家先捏个火炉出来,之后捏烤盘比量着火炉的大小。”陶椿把话讲清楚,她看邬常安一眼,接着说:“先让邬常安给你们发陶泥,我待会儿给你们发根棍,火炉的炉盘比量着棍长捏。都听懂了吧?有没听懂的吗?”
“听懂了。”
“听懂了。”
“……”
陶椿确定大家都听明白了,她请花大嫂上来安排分组调位。
“陶陵长,我们走了啊。”陈青榆见陶椿走出木棚,他过来打招呼。
“好,巡山的时候注意安全。”陶椿挥下手。
虎狼队离开,陶椿去油坊拿准备好的木枝,再出来碰上阿胜他们扛着羊肉准备离开。
阿胜看见她眼神闪躲,想说话又不敢开口,只能撇过脸,眼睛盯着地上的草。
“你们也准备走了?路上辛苦点,可别歇,趁着肉新鲜赶紧送回去。”陶椿嘱咐。
第181章 捏陶 火炉和陶网
一阵挪步的踏脚声,一阵时大时小的笑骂声,陶椿站在油坊外挨过半柱香的功夫,等木棚里的动静歇下来,她才提步过去。